资料图。
今世缘:“黑马”减速
王琳
近十年来营收逐年上涨、两年前突破百亿的白酒“黑马”今世缘,突然减速。
近日,今世缘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9.5亿元,同比下降4.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3亿元,同比下降9.5%。
具体来看,第一季度营收和净利润仍然呈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但第二季度业绩滑坡显著:单季度营收18.5亿元,同比大幅下滑29.7%,归母净利润5.9亿元,同比下滑37.1%。这既有白酒行业季节性波动影响,又叠加政策性影响,但这样的下滑幅度仍远超市场预期。
这是今世缘自2015年以来,除2020年外第二次出现中期营收与净利润下滑,根据多家券商的预测,2025年也将是十年来今世缘首次出现全年业绩下滑。
华安证券在研报中表示,考虑到行业景气度恢复程度,调整公司盈利预测,预计今世缘2025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05.36亿元,同比减少8.7%,实现归母净利润29.48亿元,同比减少13.6%。
国信证券也预计,下半年消费场景及需求复苏仍具有不确定性,公司整体销售和产品结构或仍有压力,略下调此前收入及净利润预测,预计2025年公司收入106.1亿元,同比减少8.1%,归母净利润30.1亿元,同比减少11.7%。
“5月下旬以来,消费环境有了较大变化,消费场景减少,高端产品扫码率降幅较大,价格带越高受影响越显著。”公司管理层在9月4日召开的2025年中期业绩说明会以及日前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
为了应对环境变化,今世缘将在坚持既定战略方向的同时也会在市场策略上做适度调整,加大促销力度,更加重视升学宴等受政策影响较小的消费场景,同时未来存在推出更低度白酒产品的可能性。
01.
高端产品承压
根据公司官网,2014年今世缘成为IPO重启后的白酒第一股、江苏省淮安市首家上市企业,2015年销售额突破20亿元,自此进入发展快车道。
据Wind统计,从2015年开始,今世缘营收和净利润逐年提升,2018年突破30亿元、2019年突破40亿元、2020年突破50亿元、2021年突破60亿元、2022年突破70亿元,2023年首次实现百亿营收,2024年再进一步增至115亿元。2023-2024两年,归母净利润也首次突破30亿元,分别达到31亿元和34亿元历史新高。
从中期业绩来看,2015年以来,仅有2020年中期出现营收和净利润同比下滑。
今世缘上半年尤其是二季度的业绩下滑,与其高端白酒产品增长承压有关。
目前,今世缘旗下拥有国缘、今世缘、高沟三大品牌,产品结构按照价位带划分档次,特A+类为出厂指导价300元(含税,下同)以上的产品,特A类为100-300元价位带产品,A类为50-100元价位带产品,B类为20-50元价位带产品,C类、D类为20元以下价位带产品,其他为非白酒产品。
数据今世缘上半年经营数据公告
根据近日今世缘发布的上半年经营数据公告,上半年特A+类产品营收约为43.1亿元,营收占比高达62%;特A类产品营收为22.3亿元,营收占比为32%;A类、B类、C类、D类百元以内的产品以及其它产品合计实现营收仅约3.3亿元,占比4.7%。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今世缘酒业产品结构的高端化战略取得了一定成绩,高端化特征愈发凸显,但同时也暴露出产品结构的问题。
今年5月禁酒令的严格执行重创政务与高端商务消费场景,使今世缘主打300元以上价格带的特A+类产品收入同比下滑7.37%,除了100-300元价格带特A类产品收入微增外,其他价格带产品也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但特A类产品的微增并不能够填补营收的缺口。
一直以来,今世缘特A+类产品在江苏省内作为政务、商务招待用酒有着较高的市场地位,不过也正因如此,其对特定接待场景的依赖度较高。在市场环境变化之下,高端酒需求受到影响,特A+类产品的销售压力也随之增大。
今年7月今世缘在接受机构投资者调研时表示,公司仍将坚定不移地投入高端市场,但也会根据自身产品结构的特点平衡好多个价格带的资源配置。
02.
省外拓展
从区域市场布局来看,今世缘呈现出典型的“强省内、弱省外”特征。经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今世缘在江苏省内实现营收62.5亿元,同比下降6.07%,营收占比约90%;省外营收6.3亿元,同比增长4.78%,占总收入的比重提升至9%。
数据今世缘上半年经营数据公告(单位:元)
公司管理层表示,目前省外市场也受政策影响,但影响比省内稍好一些。省外战略聚焦于江苏周边核心市场(如安徽、山东、上海、浙江),上海、浙江市场民间消费占比较高,国缘V系产品表现较好。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半年报,今年上半年,今世缘省外经销商数量(653个)已超过省内(646个),对应仅6.3亿元的省外营收,平均单店营收约96万元,远低于省内的968万元。
面对投资者的提问,今世缘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顾祥悦在业绩会上表示,省内外市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省外市场仍处于导入成长期,单个经销商销售较少属于正常现象。
在他看来,省内品牌势能持续提升的大背景下,省外市场经过近年来持续优化营销战略、推广战术及组织绩效,呈现明显向好的发展态势,发展空间很大。当前正处于行业深度调整期,坚持“省内精耕攀顶、省外攻城拔寨”是今世缘既定的区域战略,省外市场会配置充足资源,保障市场发展需求。
今世缘管理层今年5月在接受机构投资者调研时表示,省外市场致力于周边化、长三角一体化的区域策略已越来越清晰,核心策略是聚焦长三角一体化,将省内四开大单品、国缘品牌力和次高端优势向省外延伸。重点把握400-500元价格带在华东、华北的结构性机会,既承接300元价格带升级需求,也吸引600-700元价格带的理性消费转移。
03.
财务指标现状
早在2021年,今世缘就定下了150亿元的目标,称“到2025年努力实现营收过百亿,争取150亿元。”在2023年实现百亿营收后,公司进一步明确2025年挑战营收150亿的既定目标。
不过面对行业变化,今年4月今世缘主动调整经营节奏,将全年目标设定为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12%,净利润增幅略低于收入增幅,释放出降速求稳的信号。
如今看来,无论是150亿元的营收目标,还是5%-12%的增长目标,今世缘今年恐怕都很难完成。
在9月4日举行的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对于投资者提问的全年是否有新的经营目标,今世缘董事长、总经理顾祥悦表示,今年初提出的增速目标仅为经营计划,是根据当时市场作出的预测,并非业绩承诺,公司会尊重市场环境的变化,致力于提升市场份额,努力做最好自己,而不是纠结于营收和盈利的绝对增长。长期来看,整个行业会新常态下实现稳健增长。
除了业绩增长隐忧外,上半年今世缘的部分财务指标也明显承压。
据半年报,今年上半年,今世缘的合同负债合计5.99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5.9亿元减少62.35%。今世缘称合同负债降低主要系季节性因素导致预收款项的减少,但从更深层次来看,这或许也暗示着经销商打款意愿减弱,拿货趋于谨慎。这也预示着,除非三季度开始行情迅速好转,否则下半年不大可能有超预期增长。
存货周转情况也不容乐观,今年上半年,今世缘的存货周转天数为549.8天,去年同期为451.1天,同比增长21.9%,反映出存货积压、销售不畅的问题。与此同时,上半年今世缘的经营现金流净额为10.75亿元,同比下降13.75%,显示终端销售放缓对资金回笼的影响。
04.
应对之策
目前,白酒上市公司半年报已全部出炉,上半年仅6家白酒上市公司营收和净利润保持正向增长,大部分企业的半年财报不容乐观。
面对困境,白酒企业积极探索转型之路,寻求新的发展方向。
比如,贵州茅台董事长张德芹近日公开表示,茅台将围绕“卖酒向卖生活方式转变”,从“渠道为王”转向“消费者为王”。五粮液则表示将抓住年轻消费群体作为未来发展的核心战略,理解年轻一代需求,低度白酒是切入点。
为了应对当前政策环境,今世缘也表示将坚定既定的战略方向,但会在市场策略上做适度调整。例如对于省外市场,原计划待“四开”和“对开”发展成熟后再投放淡雅国缘,鉴于当前的市场压力,消费结构可能下行,考虑到该价格带可能成为消费主力之一,或将提前投放“淡雅”,以缓解压力。其他措施还包括:为应对竞争适度加大促销力度,可能导致实际成交价略有下行,高端产品持续投入资源,培育消费者信任,同时适度调整价格,提升产品性价比。
与此同时,升学宴用酒覆盖全价格带,今世缘表示对此类消费场景的支持力度较大,且受禁酒令影响较小,今年对此类场景的重视程度或将进一步提升。
面对更多低度酒的问世,今世缘在接受机构投资者调研时表示未来存在推出更低度白酒产品的可能性,受健康饮酒观念及消费群体代际变化影响,白酒整体降度应是大势所趋。
今世缘前身江苏高沟酒厂曾于上世纪90年代尝试推出28度高沟特曲,但彼时被认为该度数导致口感过于寡淡未获成功。今世缘表示,公司一直在寻求能够保证产品口感和质量稳定的降度措施,40-42度为主的酒度已经体现了在降度方面的成就,将来更低的酒度需要新的技术突破作为支撑。
从十年高速增长的“行业黑马”到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减速,今世缘的发展轨迹,正是白酒行业深度调整期的一个典型缩影。在政策变化与消费变局的双重背景下,今世缘如何平衡产品结构、打破区域壁垒、顺应消费趋势,如何在行业调整期找到新的增长机遇,将为更多区域酒企提供生存与转型的借鉴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