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商业评论
作者:李惠琳
图源:视觉中国
阿里巴巴,拉开一条新战线。
9月10日,旗下高德地图宣布,推出榜单“扫街榜”,构建全新的线下服务信用体系。接下来,其准备采取超10亿补贴等举措,鼓励用户到店消费。
这是阿里加注本地生活的又一动作,外界多解读为,意在对标大众点评。
自5月入局外卖以来,淘宝闪购已将日均订单量做到8000万单,如今,阿里扩大战局,启用高德主攻“到店市场”。
网络
一场新的较量,即将上演。这不仅是资源投入的比拼,也是用户心智的争夺。
“地图产品的心智主要是寻址和出行,而不是消费决策,特别是可选的消费。”业内人士向李青《21CBR》记者评论称。
梦想照进现实,尚需时间证明。
1
预谋数月
这是一场有预谋的进攻。
在8月的业绩会上,阿里电商事业群CEO蒋凡提到,淘宝闪购的1.5亿活跃用户中,也有到店自提、到店团购的需求。
视觉中国
“从满足用户需求、尤其是与到家业务协同的角度出发, 考虑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务。”他表示,已在部分城市测试到店业务。
在阿里体系内,到店业务,主要集中在饿了么和高德地图。
饿了么主打餐饮领域,高德商家资源更为丰富,其合并了口碑的到店团购业务,覆盖面更广,况且,其用户基础庞大,也有流量活水。
据官方数据,高德在中国地图类应用中居前,日活跃用户1.7亿,每天有1.2亿次生活服务相关搜索,导航前往1300万个生活服务目的地。
阿里最高管理层,安排高德打前战,在场景上也有其合理性。
图虫
用户在地图上搜索“餐厅”“洗车”,高德顺手向用户推荐团购,导航到店,再合适不过。
据悉,3个月前,内部已秘密立项 “扫街榜” 项目。
高德CEO郭宁直接领导,联合数十人的项目组,进驻阿里杭州西溪园区C区四号楼,项目之外的其他员工,无法进入。
“扫街榜的核心目标就是真实反映用户的选择。” 郭宁在发布会上表示。
高德CEO郭宁
目前,高德扫街榜已在APP首页最重要的位置呈现,打开榜单,可看到不同类型的排榜,如美食、景点、酒店,每一个分类每日动态更新,引导用户线下消费。
高德同步启动“烟火好店支持计划”,以发放补贴、流量曝光等措施,提升交易。官方称,希望每天能为线下商家,多带去1000万客流。
这一整体打法,与淘宝闪购类似,以高频餐饮,带动低频洗浴、电玩、KTV等场景需求。
同一日,大众点评宣布,将正式“重启”品质外卖服务,首批已集合超百万家高分堂食店。
2
争夺心智
高德作为一个导航工具,做到店业务也有其局限性,这在此前探索中已有体现。
2023年,高德地图吞并口碑,将所有到店业务整合到其自身入口,后推出“请客”功能,发展一直不温不火。去年底,高德转而与抖音合作,为其商家店铺导流。
“用户做消费决策,更看重商户的内容和服务。”李青提到,这是地图做到店的短板。
打开高德,用户直接目的是导航地图,行为习惯一时难以转变。比如,在找餐厅这件事上,多数用户会在其他平台看好餐厅,再用地图导航前往。
在社区内容方面,高德尽管纳入了口碑,与对手也有明显差距。
以北京扫街榜为例,《21CBR》记者注意到,排名第一的胡大饭馆总店,在高德上,有866个评价;在大众点评上,则有9.2万个。
这次以榜单为切口,重新投注到店业务,阿里高层希望以真实评价,打出差异化。
据称,扫街榜的的综合评分,由用户的“行为+信用”组成,其纳入用户的真实出行行为,如导航数、搜索数等,同时引入支付宝的芝麻信用体系,信用分高的人评价权重更高。
“真实是榜单的核心生命力。”郭宁放话,高德扫街榜永不商业化。
平台也在激励用户做出评价,丰富社区内容。
《21CBR》记者留意到,打开高德餐馆的评论区,系统会自动提示用户“写真评抽现金”活动,并强调评价会计入榜单计算。
用户规模及商家内容不足,早期数据向的分析,短期未必能提供较好体验。一位深圳的用户吐槽,当地进入“扫街榜”的餐馆,客群是“对吃没啥讲究”的司机。
李青提到,地图做到店业务,必须补齐商户服务供给、履约等配套能力,非一日之功可成。
3
合兵作战
高德做榜单,可能只是阿里拓展“到店”的开端。
据《晚点》报道,阿里已在招募商家筹备“淘宝团购”业务。在高德榜单项目中,饿了么和淘宝闪购没有直接参与,至于未来怎么做到店,可能会参考高德的进展,也牵涉组织架构的调整。
对于阿里而言,加大到店业务投入,确有其战略意义——这是完善本地生活布局的关键举措。
阿里电商事业群CEO蒋凡
相比外卖,到店业务的客群相对少,消费场景更多元,客户粘性和客单价也更高。
同时,其利润也更高,由消费者在线上买券、线下核销,平台从中收取佣金以及广告营销费用,无需承担物流成本。
到店和闪购的商家大量重合,淘宝闪购积累的资源,高德也能进行复用,线下招商更容易。
从集团层面看,高德的新动作,也是阿里从“单兵突进”转向“集团军作战”又一落子。
高德并不归属于蒋凡统管的电商事业群,其已与淘宝会员大体系打通,扫街榜又引入支付宝芝麻信用分。这些协同,显露出阿里最高层在资源调配上的统合力度。
合力作战的效益,已在淘宝闪购上体现,淘宝体系与饿了么的聚合,确实产生了化学反应。
“只看外卖到家订单份额,我们已经行业领先。”
蒋凡在8月声称,淘宝闪购日订单峰值达到1.2亿单,月度交易买家数达到3亿,闪购流量上涨,又带来电商广告效益、用户活跃度提升。
他乐观预计,未来三年,闪购和即时零售,将为淘宝平台带来1万亿的交易增量。这一次,用高德地图加注本地生活,阿里应该也希望,合兵作战的魔法,再上演一次。
只是,成功常常不能复制,“扫街榜”连带阿里本地生活的宏图,任重道远。
(文中“李青”为化名,记者杨松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