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兄弟分家!平安健康险“单飞”,平安人寿跨界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钟景轩 达摩财经 时间:2025-09-12 00:11:19


出品达摩财经

平安人寿和平安健康险分家的消息在保险界引起一阵躁动,作为中国保险市场的巨头,平安人寿和平安健康险一直是平安集团业务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看似突然调整的背后,却隐藏着深层次的战略意图和行业逻辑。

9月8日,保险市场被一则重磅消息刷屏,平安健康险的产品将全面退出平安人寿的销售渠道,平安人寿的“e行销”平台也将下架所有平安健康险的医疗险产品。

具体来看,平安健康险的核心百万医疗险产品,如“e生保”、“双子星”等正式退出平安人寿销售渠道。与此同时,平安人寿推出自有健康险产品,如“e万家”医疗险、“智盈倍护”护理险等。

中国平安(601318.SH)对此回应表示,一直以来,平安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积极进行多渠道布局,搭建多元化产品矩阵。未来,平安将持续深化“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战略,升级医疗健康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全周期全旅程的健康管理服务。对于已经销售的产品,平安健康险将做好寿险渠道在保客户保单的服务及续保。

平安人寿随后亦发布通知,禁止代理人使用平安健康险的“随身易”平台,严控“飞单”行为。

从表面上看,平安人寿和平安健康险“分手”短时间内势必会对平安健康险带来一定的冲击。但从长远来看,在险企陆续寻求转型的当下,平安人寿可以把更多的精力和资源腾出来,深化“综合金融+医疗养老”的战略,甚至改写国内个人医疗险市场竞争格局。

平安的“巧思”

个人医疗险所在的短期健康险市场,已经成为当前保险行业的“增量蓝海”。

在需求侧方面,随着居民收入增长和风险意识提升,商业健康险产品成为市场需求的重要增长点。供给侧方面,保险公司加速探索面向慢病患者、老年人、儿童及新市民等特定群体的普惠保险产品。无论从任何角度来看,健康险领域未来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2024年保险业经营数据显示,全年健康险保费收入达到了977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2%。其中,人身险公司健康险保费收入7731亿元,增长6.15%;财产险公司健康险保费收入2043亿元,增长16.6%。

对比来看,寿险目前则面对多方面的压力。人口红利优势不在、利率下行导致利差空间持续收窄、渠道产能下降等问题都制约着寿险行业的发展。

平安人寿自然也注意到了市场的变化,并且在去年就开始有所布局,打造更加匹配集团战略的健康险产品线。2024年,平安人寿就推出了税优医疗险和税优护理险的新产品“e万家”医疗险和“智盈倍护”护理险,以丰富自己的产品结构。

平安集团此次业务调整,无疑是其“大医疗健康”生态布局的关键落子,标志着集团在医疗与养老深度融合赛道上的战略升维。

今年上半年,平安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新业务价值达成223.35亿元,同比增长39.8%。其中,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权益的客户覆盖人寿新业务价值占比近七成,其中医疗健康权益客户新业务价值占比约27%,养老权益客户新业务价值占比约42%。

这也意味着,平安人寿如果增大涵盖医疗养老生态圈各类服务权益的自营医疗险产品的力度,将助力平安保险新业务价值持续增长,还能带来更高的客均保单数与客均AUM。

从平安健康险方面来看,医疗险为其目前最为核心业务,2024年该业务占比超80%。而平安人寿的数十万规模代理人为其提供了一定的业务支撑,因此与平安人寿的切割势必要经历短暂的阵痛期。

不过,平安健康险也在加速渠道多元化。2024年第四季度,仅通过其官方APP投保的比例,就从25%涨到了38%。同时,第三方保险平台、互联网流量平台合作的持续加深,使得其也能减少对平安人寿代理人的过度依赖。

简单来说,平安健康险通过平安人寿长期的扶持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从长期看,“分手”后也能激发各自的潜力,通过“分兵作战”共同分享健康险市场蛋糕,提升整体竞争力,抢占市场。

引领行业变局

平安集团本次业务上的重大调整,其实更利于两家公司更专注各自领域,提升专业化、精细化的经营管理。而且有助于平安健康险构建自身渠道能力,减少内部成本和资源分配。

值得一提的是,监管近年来屡次强调保险机构应明确业务边界,规范销售行为。此举可使平安集团内部业务划分更清晰,管理更规范。

更为重要的是,平安集团此次业务调整,不仅引发内部业务体系的重构,更对个人医疗险市场格局及行业发展轨迹产生深远影响。

纵观保险行业目前的格局,医疗险市场长期由两类主体主导,即专业健康险公司和财险公司。寿险公司则多次代销的角色参与其中,较少自主开展医疗险业务。而平安人寿作为头部险企,此次切入个人医疗险赛道,将带动更多寿险公司跟进,推动市场从“专业主体主导”逐步转向“全主体竞争”,头部险企间的竞争维度也将进一步升级。

与此同时,依托平安集团“大医疗健康”战略支撑,平安人寿势必会推动医疗险与医疗服务、健康管理的深度融合,促使产品形态从“单一风险保障”向“保障+服务”综合解决方案升级,进而带动整个行业的产品创新方向。

国内个人健康险领域的增长潜力仍处于待充分释放的状态,不过行业发展的底层逻辑已发生关键转变。从以往依赖渠道铺设拉动增长的模式,转向以客户深度运营为核心的发展路径。

参考美国联合健康模式,这种模式既能有效增强客户粘性,让服务与客户需求形成长期绑定,又能基于对客户健康状况的深度了解,实现保障需求的二次挖掘与精准匹配。当前,这类以医疗服务为纽带的客户经营模式,正逐渐成为国内健康险行业突破创新壁垒、开辟利润新增量的核心方向。

•END•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