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市场监管总局:探索零信任、区块链和隐私计算等可信数字化认证

IP属地 中国·北京 红星新闻 时间:2025-09-12 16:20:55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联合有关部门共同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质量认证数字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9月12日,市场监管总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


▲创意配图 据图虫创意

姚雷介绍,市场监管总局以制定《指导意见》为抓手,持续推进质量认证全面深化改革,从制度设计、技术规范、应用场景、监管模式、标准体系、国际互认等方面系统推进数字化转型,利用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应用重构质量认证全流程,推动实现传统质量认证方式从人工判断向数据驱动、从事后验证向全周期在线监控、从静态证书输出向动态质量服务的“三大转变”,着力将质量认证行业数字化打造为数字中国、质量强国建设的“支撑底座”。

姚雷提到,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是数字经济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此,《指导意见》都进行了专门的部署和安排。

在赋能产业数字化升级方面,部署了三项重点工作,主要目标是实现质量认证质量赋能、效率赋能、信任赋能的作用:一是服务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围绕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绿色低碳、工业软件等方向支持开展质量认证工作,推动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精准制造跃升,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更高水平融合;二是促进智慧农业和水利建设,鼓励将质量认证嵌入智慧农场、渔场、牧场等具体场景,推动农业生产的智能感知、精准控制和全链条追溯管理,实施节水产品绿色认证、节水管理体系认证,助推水利高质量发展;三是推动服务业有效转型,聚焦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重点打造涵盖数字技术创新、数据要素赋能、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建设的系统化服务认证支撑体系,全面支持教育、医疗、养老、智慧城市、数字社区和金融科技建设。

在支撑数字产业化发展方面,部署了三项重点工作,主要目标是实现质量认证质量保障、管理保障、安全保障的作用:一是加强关键领域认证技术研究,通过实施认证遴选出一批高质量工业机器人、智能计算设备等数字化关键设备和网联汽车、智慧养老等智能化产品,在推动提升国内数字制造核心装备质量保障水平的同时,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消费需求。

二是完善数字基础设施质量认证体系,在操作系统、云计算、数据中心、物联网、数字平台、北斗卫星导航等领域提升认证供给水平,研究建立数据流通利用等领域认证制度体系,提升我国在“数字底座”方面的质量管理能力。

三是强化网络和数据安全保护,进一步加大网络关键设备和网络安全专用产品、网络安全服务、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商用密码等领域质量认证实施力度,筑牢网络安全、数据安全防护屏障,探索零信任、区块链和隐私计算等可信数字化认证,不断提升企业信用和市场竞争力。

红星新闻首席记者 吴阳 北京报道

编辑 郭庄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