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追觅汽车又传了新消息:距官宣刚两周,追觅汽车已完成首轮融资,或许将成为最快实现首轮融资的造车企业。
而就在本周,9月8日,追觅科技创始人兼CEO俞浩携团队赴德国,为追觅汽车进行工厂选址。目前追觅汽车正在毗邻特斯拉德国工厂所在地进行建厂选址,新工厂面积预计是特斯拉柏林工厂的1.2倍。据了解,这是中国科技企业首次在欧洲高端制造腹地落地综合性工厂,追觅汽车将与法国巴黎银行进行合作共同建造德国工厂。
而追觅汽车近期的连续动作,也被海内外媒体广泛报道。
8月28日,追觅科技正式对外官宣造车计划,引发行业广泛关注。此次追觅科技并非试水普通新能源车型,而是将首款产品定位为对标布加迪威龙的超豪华纯电车型,计划于2027年正式亮相。该车型将搭载追觅自主研发的超级马达,旨在为用户带来极致的动力体验。
目前,追觅造车项目已组建近千人团队,且规模仍在持续扩张。追觅汽车“中国研发、德国制造、全球销售”路径获资本与国际的双重认可。作为世界级科技企业,追觅科技的品牌、技术、全球化渠道,为追觅汽车的落地提供了强大支撑。
那么,追觅汽车如何走出一条全新的全球化道路?
追觅造车:多重动因下的战略抉择
跨界造车并非追觅科技一时冲动的“跟风”之举,在官宣发布的内部信中,追觅汽车团队表示,早在2013年就有造车计划书,对造车很敬畏并且非常坚定,强调这不是一时的风口追逐,而是经过十二年的等待和准备。
事实上,追觅造车也是基于市场机遇判断以及行业趋势洞察的综合战略决策,背后蕴含着多重深层动因。首先,汽车产业作为全球规模最大、产业链最长的产业之一,尤其是新能源汽车赛道正处于快速增长期,无疑为追觅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而传统超豪华品牌如布加迪、法拉利等虽有相关产品布局,但在智能化、电动化转型上步伐相对缓慢,未能充分满足新一代高净值用户对“极致性能+智能体验”的双重需求。
这也给了追觅科技机会。
一方面,超豪华市场竞争相对缓和,且用户对价格敏感度较低,更注重技术、性能与品牌价值,这为追觅凭借技术溢价打开市场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全球高净值人群对新能源车接受度不断提升,超豪华纯电汽车市场需求正逐步释放,追觅此时入局,有望抢占优势,成为中国超豪华新能源汽车格局的“重塑者”。
宣布在德国建厂既表明了追觅造车是认真的,也体现了追觅科技的前瞻布局。
追觅汽车德国工厂选址在特斯拉德国柏林超级工厂附近,该地区拥有上千家零部件供应商,形成覆盖精密制造、电子电气、材料科学的完整产业链。追觅汽车未来将有机会直接与当地品牌共享汽车核心零部件的本地化供应网络,大幅缩短研发周期并降低物流成本,并将网络高效覆盖整个欧洲。德国工厂也将成为其冲击全球超豪华汽车市场的桥头堡。
此外,追觅汽车选址德国,将追觅科技全球化策略、科技创新能力与德国制造业的精密基因深度耦合,形成“中国研发、德国制造、全球销售”的战略格局。
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完整、最成熟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从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零部件,到整车设计、制造、测试等环节,均有一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如宁德时代、斯达半导体、均胜电子等。追觅可通过高效整合供应链资源,快速推进整车研发和技术创新。
追觅造车的底气:四大优势构筑竞争壁垒
跨界造车门槛极高,涉及技术、资金、供应链、用户等多方面挑战。追觅科技敢于进军超豪华汽车赛道,也是因为其本身具有诸多优势。
首先,追觅造车具有技术积累迁移的可行性。在智能化领域,追觅多年深耕AI算法与传感控制技术。这些技术可迁移至智能汽车的高级别辅助驾驶系统与智能座舱交互中,例如通过多传感器融合实现车辆的环境感知,通过AI算法优化座舱交互体验,让汽车从“冰冷的机器”转变为“有生命力的智能终端”。截至2025年6月,追觅科技全球累计申请专利6379件、获得授权专利3155件。
追觅还具有高净值客群的天然契合的优势,与戴森等国际品牌同台竞技,且凭借技术优势实现了市占率领先。这意味着追觅的核心用户群体以注重生活品质、对新科技接受度高、消费能力强的中产及以上人群为主,与超豪华汽车的目标用户高度重合。
这种用户群体的重叠性,还为追觅汽车的市场推广降低了“用户教育”成本。一方面,现有用户对追觅的品牌认可度较高,更容易接受其跨界推出的汽车产品;同时,追觅通过多年运营,已深入洞察高端用户的需求偏好,例如对产品性能、设计美学、智能体验的追求,这些洞察可用于汽车产品的研发与设计中,提升产品的市场适配度。
追觅科技造车前期以海外市场为主,而其现有的全球化网络就具体了先发优势。目前,追觅产品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海外拥有超过6000家线下门店,这些门店并非简单的“销售网点”,而是经过多年运营沉淀的“高端品牌触点”。在欧洲、北美等超豪华汽车的核心市场,追觅已建立起成熟的品牌认知和用户服务体系,拥有超过1100万会员,在部分地区的高端清洁电器市场占据领先地位。
追觅造车的核心团队汇聚了“制造业+科技业”的双重基因,为项目成功提供了人才保障,对复杂工业产品的研发、设计与制造有着深刻理解,这一经历让追觅在造车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把控整车性能与品质。
在团队配置上,追觅采取“内部培养+外部引进”的策略:一方面,从内部选拔一批在智能硬件领域拥有丰富经验的核心骨干,他们熟悉高端科技产品的研发逻辑与市场打法,能够将追觅在清洁电器领域的成功经验迁移至汽车业务;另一方面,从传统汽车行业吸纳了大量资深人士,涵盖整车研发、生产制造、质量控制、营销渠道等各条线。目前,追觅造车团队已达近千人规模,且仍在持续扩张,形成了兼具科技创新能力与汽车行业经验的复合型团队。
当前,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处于爆发期。市场研究公司Rho Motion数据显示,2025 年前7个月,全球电动汽车销量飙升至1070万辆,同比大幅增长27%,且超豪华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正逐步释放。
追觅汽车本质上是要把握住中国汽车产业的“苹果机会”。在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变革的关键节点,依托中国成熟的产业链、领先的技术储备和庞大的高端用户市场,打造一个能够在全球超豪华汽车领域占据一席之地的中国品牌。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供参考、交流,不构成任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