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盒马应战硬折扣「三国杀」:停运邻里,托举超盒算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王婷 鞭牛士 时间:2025-09-12 18:40:35

缓过一口气后,盒马又走在了证道新业态的路上,只不过这次从遍地撒网,变成了重点捞“鱼”。

8 月 31 日,最后一家盒马 X 会员店上海森兰商都店结束运营。9 月 4 日,部分上海盒马邻里用户收到公告,盒马邻里业务将于 10 月 4 日停止运营,盒马表示,邻里自提业务的用户需求将由盒马鲜生和“超盒算 NB”承接。

结合 CEO 严筱磊此前内部信的表述,成熟店型盒马鲜生和孵化业态超合算 NB (由原盒马 NB 更名)将成为未来的两大核心。

这基于两个背景。

其一是此前两年盒马经历过一段动荡期。2023 年初阿里执行 1+6+N 改革时,盒马一度被视为最有可能率先上市的业务公司之一,但当年 5 月透露出的上市计划于 11 月宣布暂缓。同期盒马推出“移山价”显化了与山姆的竞争。进入 2024 年先有被传出售的留言,后是创始人侯毅卸任 CEO,由 CFO 严筱磊接任。

但经过一年的业务结构优化后,阿里年报显示,2025 财年盒马 GMV 超 750 亿元,首次实现全年经调整EBITA盈利。找回了一些场子,又有了“折腾”的本钱。

其二,阿里今年卷入了规模空前的外卖大战与即时零售之争,盒马亦是军械库里的弹药储备。零售竞争的深水区都会涉及到供应链竞争,结合月初有媒体报道,超盒算也将全线接入淘宝闪购,自身和集团的发展需求,都在催促盒马去更高频、更低价的竞争场域里证明自己。

新零售的宏大叙事已然退潮,留下的是必须精打细算的算盘。

01、从遍地撒网,到重点捞“鱼”

盒马的定位经历过一个随消费环境迭代而失焦的过程。

应该有很多人记得盒马诞生之初和“新中产”这个标签深度绑定,当时整个新零售构想都离不开对“消费升级”的信心。于是我们看到了马云在盒马门店手举帝王蟹的照片广泛传播,“盒区房”(门店 3 公里配送圈)概念出现,并时刻提醒盒马已成为中产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但构想中的“消费升级”,实际上更多是消费分层,这个过程在那几年拼多多崛起,及其与淘天的周旋中已经被阐释得很完整。中产在国内本就不是一个指向特别明确的概念,其内部亦有消费特征分化,部分愿意为品质和生活方式溢价的“典型中产”流向了山姆、开市客;性价比要求更高的更青睐硬折扣和奥莱模式。

总体而言,需求没能撑起规模。

盒马前任 CEO 侯毅曾在 2019 年的联商网大会上表示,“大家都在做新零售,但新零售也出现了一些坑,具体有哪些坑要去填?是我们要正视的问题。”

细数各大“坑”的同时,侯毅还透露即将拓展的几大新业态会是一个全系列,覆盖不同消费群体。这本身也是一种“填坑”的尝试,但却不小心挖了新的“坑”——业态过于庞杂。

盒马历年业态尝试;数据盒马、晚点 LatePost 等公开资料

可以说,盒马那些年持续的、对多种业态的探索,都源于最初的定位失落,继而给自己多寻找一些落脚之处。但广撒网战略的收效不算令人满意。

以盒马邻里为例,2021 年推出时被侯毅称为“未来十年盒马最重要的业务”。据《晚点 LatePos》报道,2021 年盒马邻里定下了年底开 5000 家店的目标,有近 10 亿元的预算,但实际上当年只开了 2000 家店左右,不到目标的一半。

2023 年初,盒马邻里与盒马奥莱被合并为“盒马 NB 事业部”,由侯毅直管,从软折扣转型硬折扣超市,也即现在“超盒算 NB”的前身。

遍地撒网是为了探索多种可能性,尽可能覆盖各类消费场景,但就像生鲜易腐,必须用一条精密的前后端供需体系去跑通盈利模型,摇摆不定则极易削弱消费者信任,样样通样样松——不足以证道新零售。

在状况频出的前两年,消费者都能直观感受到这种摇摆。比如 2024 年春节前盒马将部分城市免运费门槛提升到了 99 元,实际实施不到两个月便回调。

好在新任 CEO 拉住了“泛泛而谈的缰绳”,就像严筱磊在去年底的全员信中将盒马的工作总结为,回归用户价值、聚焦发展方向、推进组织建设。精力收束回盒马鲜生和盒马 NB 后整体经营状况好转,对于成熟业态盒马鲜生,稳步推进大概是今后主线,官方近期也公布了财年内计划开出近 100 家门店,新增进入城市超过 50 个的目标。

而硬折扣是盒马还没吃透的一块蛋糕,也背负着新业态多番收缩整合后,再度尝试的压力。

02、超盒算,给自己上强度

新立场在此前的文章中有分析过,硬折扣与普通零售(传统商超)的区别,在于用“低毛利、高周转、少 SKU”实现极致性价比,所以该模式在理论上具备效率优势,实际运营的门槛却是更高的。

以综合品类硬折扣商超奥乐齐为例。首先它的自有品牌占比极高,官网显示奥乐齐销售的商品有 90% 以上为自有品牌,且严控质量。公司在全球范围寻找供应商,按一流标准做贴牌。其次精简 SKU,基于中国市场,奥乐齐的 SKU 基本控制在 2000 个 以内,其中约 1500 个为生活必需品类,其余则根据时令、节庆等时效条件灵活调整。

这一业态在海外发展相对成熟,且已经被验证过其模式价值。根据美国零售联合会发布的 2024 年度“全球零售 50 强”榜,前 5 名中有 3 家折扣企业,分别是施瓦茨、奥乐齐、开市客。前 50 名中折扣业态占比 12.3%,是排名第三的零售业态。

超盒算 NB 的前身业态本身有过从软折扣向硬折扣的转型经历,本质上也是因为都强调性价比的前提下,硬折扣商品鲜有临期、瑕疵等质量问题。简言之,硬折扣是未来行业发展趋势,且国内还没有企业做到绝对优势。

按照如上标准,盒马的每一张手牌几乎都存在“正反面”。

比如自有品牌占比问题上,盒马鲜生包括此前的盒马 NB 已有充分积累,直采和定制供应链都比较成熟。目前超盒算 NB 的宣传也提到,其品牌商品占比近 60%。不过与之相伴的是,硬折扣模式下自有品牌要承接大部分销售指标,对品牌力和规模采购执行要求更高。

这意味着,超盒算 NB 不仅要让消费者买得起,更要让他们信得过。举个例子,一款自有品牌洗衣液想要撼动蓝月亮、汰渍等国民品牌的地位,光靠价格低几块钱是不够的,它必须在去污能力、香味、安全性等维度建立起堪比甚至超越后者的口碑。这需要时间沉淀口碑积累,也是最难跨越的护城河。

再说精简 SKU,超盒算 NB 明确主打“宽类窄品”覆盖刚需,SKU 在 1500 款这个量级。在“被孵化”这层关系上,超盒算完全可以依托盒马的数字化选品能力去动态优化 SKU。而在差异化的层面上,主业态盒马鲜生其实更强调体验感、商品丰富和场景化,不止 SKU 要精简,新业态在综合定位上也得做切分。

这是“进可攻,退有险”的微妙之处,因为硬折扣对零售企业的要求,几乎是把所有环节都拉到极限。虽然放弃了四面出击,盒马的“专攻”选择还是给自己上了不小的强度。

这种强度同样来源于外部压力。在盒马宣布盒马 NB 正式更名为“超盒算 NB”差不多的时间段内,美团先前筹备的自营超市“快乐猴”首店落地杭州,同样聚焦硬折扣,几乎直接对标现在的超盒算 NB。媒体报道快乐猴年内计划开设 10 家门店,未来目标 1000 家。

同期,京东折扣超市也动作不断,8 月在江苏、河北共开出 5 家线下门店。京东目前主打大店型、多SKU、亲民价,定位与典型的硬折扣商超略有区别,但本质上依托京东自营体系与供应链积累,三方抢夺的是同一块地盘。

外卖三国杀的背景下,外界几乎默认这是即时零售第二战场开辟的信号:从餐饮补贴打到了即时零售商品供给。只不过硬折扣不是捷径,而更近似于“裸泳”,将所有的成本结构、供应链效率、运营冗余依次铺开做比较,跑不赢效率立马会有出局危机。

03、写在最后

另有一个观察的视角是,阿里需要盒马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

随着两年前的“1+6+N”架构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在电商和云计算双轨之外的业务各有前程,但按当下的情势来看,一切都要围绕着“大淘宝”战略做部署。

在最新的财报里,饿了么、飞猪合并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原本的本地生活业务群基本融入了电商的阵列。盒马当下被划归为其他类别,不单独公布业绩。

为加固电商和即时零售的壁垒,同属其他业务的高德也站上了前线去打配合。9 月 10 日,高德地图宣布推出“高德扫街榜”,标志着阿里重返到店业务。

而与即时零售业务的磨合中,盒马先是在闪购频道获得独立入口,后又接入88VIP体系,允许用户免费领 90 天盒马 X 会员卡。但此举在社交平台上引发过一些小范围争议,老会员质疑这种引流方式可能会让自己的权益受损。

基于此,我们可以大致勾勒出盒马当前的处境。一方面,集团需要它作为即时零售的供应补充;另一方面,也要求它继续自证造血能力、显化业务独特价值。否则,盒马的参考对象是现在的饿了么,即时零售的“燃料”。(新立场Pro)

标签: 盒马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