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Y星人大会
每一粒米的背后,都蕴藏着一场基因层面的进化历程。生物育种的核心不仅在于对物种的改良,更在于对遗传多样性的科学守护与高效利用——这既是育种研究的宝贵资源,也是需要攻克的重要课题。
为何部分作物具备抗虫抗旱特性,而另一些却对环境变化表现得较为脆弱?为何优良品种的选育往往需要长达十几年甚至更久的周期?
复旦大学希德书院院长卢宝荣教授,长期从事农作物及其野生近缘种的系统与进化生物学、种群遗传学、保护遗传学和进化生态学研究。节目中卢教授不仅分享了自己的“野生科学家”探索之路,还与 WHY 星人们共同探讨遗传多样性对人类未来的重要意义。大约一万年前,人类祖先通过驯化将野生植物转变为栽培植物。这一过程不仅极大丰富了食物来源,也积累了多样的基因资源。基因多样性是科学家培育优良品种的根基,保护和利用这些资源,不断提升生物育种技术,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所在。
WHY星人大会
节目现场卢教授还专门准备了大米品鉴环节,带来白色稻米与红色糙米两种品种,邀请WHY星人们试吃,在感受不同品种口感差异的同时,解读其背后的科学原理。从舌尖出发,让我们理解科技如何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WHY星人大会
科普开学第一课《WHY星人大会》,东方卫视9月12日周五22:00,新闻综合频道9月13日周六20:30播出。
这里是上海,这里是东方卫视。
更多精彩 强势关注
即兴共创音乐采风节目
听,谁在唱歌
东方卫视正在热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