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知远
智谷趋势出品 | ID:zgtrend
“年轻人不爱看足球了,足球到2024年就死了”,几年前,西甲豪门皇家马德里俱乐部主席弗洛伦蒂诺曾对媒体说出了这句话。
然而时间来到2025年,弗洛伦蒂诺或许不会想到,足球,依旧活着。
只是点燃它的,不是西甲的豪门恩怨,而是听起来平平无奇的“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简称“苏超”)。
不止是弗洛伦蒂诺,大多数人都想不到苏超会如此爆火。
从5月第一轮比赛打响,到9月6日晚,时间过去4个多月,南京奥体中心居然还在刷新单场上座纪录:观赛人数达60817人。《三联生活周刊》写道,一些上了年纪的市民如此形容这般火热:
“我们只有年轻时经历过两次这种场景:一次是2002年看中国男足踢世界杯,另一次就是1984年看中国女排奥运会夺冠。”
9月6日晚苏超第11轮南京队对阵徐州队的焦点战中,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第3次刷新全国业余足球赛事的上座纪录
人们为何如此踊跃?——不止为比赛,更为一场久违的情绪释放与身份认同。
从中超“夺冠即解散”的唏嘘,到苏超“比赛第一,友谊第十四”的幽默自嘲,再到“预约+摇号”的购票方式,江苏人用了五年时间,终于等来这样一个出口:它热烈、真挚、贴近大地,也映照出一个常常被忽略的事实——
中国人从不缺消费热情,缺的是适配的消费场景与可信的供给。
这句话,在西部显得更为真切。
建设西部,时代在“召唤”
“打开购物网站,我第一件事不是挑选商品,而是筛选包邮服务。动辄十块的邮费,对我月薪5000来说太奢侈。”
这是“表外表里”中,一位单枪匹马在藏闯荡的年轻人甜甜发出的心声。对于她的西藏生活来说,工作的困难可以克服,但是生活上的不便利,才是压垮打工人的稻草。
这也是过去西藏给人的印象——仿佛只有诗和远方,难以扎根生活。
但现状,正肉眼可见地发生变化。
“过去四十年,发展看沿海,未来四十年,该看西藏了”,这是今年夏天,互联网上热议的话题。一个新的时代,正在开启。
超级工程接踵而至:相当于三个三峡发电能力的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正式开工,川藏铁路不断向高原挺进。
为什么超级工程的横空出世,节点会如此的密集?为什么国家不惜耗费巨资,不计经济回报,一定要建造这些超级工程?为什么这些史无前例的工程,全部落子西部?
这绝非简单的基建投入,更是国家重塑经济地理的雄心:西藏不再是边藏,而是联通南亚、辐射亚欧大陆的“关键枢纽”。
而国家的西进,不仅是道路与电站,还是人与生活。
那曲市人民医院从当年的“土坯房,四面漏风,要用毛毯剪了后塞住缝隙”发展为全国海拔最高的三甲医院,能实现426种疾病治疗不出市……
国家砸下万亿重金完善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铺就了发展的“地基”。要让人“留得下、活得好”,更需要依托硬件给生活添彩——便捷的生活服务、丰富的消费选择、畅通的物流网络等“软件”,是当地人生活焕发光彩的关键。
比如青年教师林可在西藏工作还能分到住房,互联网上,到处流传着“每天工作6小时月薪9000元”、“去西藏收割一个时代”的传说。
图源:小红书
在生活细微处,电商正倾斜平台资源,帮助更多人留下。
你可能想象不到,在寓意为“被遗忘的村庄”的西藏林芝结巴村,每周居然都有快递小哥骑着摩托车送货进村庄。
9.9元的菜籽、28元的星空灯、重庆的辣椒酱、河南的电钻头——这些看似微小的包裹,正通过拼多多悄然改变高原居民的生活品质。
让那些愿意来到西部、留在西部的人,生活不失色、不降级,将西部的“吸引力”真正转化为“留住力”。
电商西进:数字时代的“新驼铃”
曾经,丝路驼铃悠扬,串联起东西物资与文明;如今,拼多多以“包邮”为铃,奏响数字西进的新乐章。
长期以来,“不包邮”“不发货”是西部消费者面对的网购常态。
已上大学的赵祎宁记得,初中的时候,家乡格尔木市已经可以网购,正准备通过网购换下家里年久失修的电器时,发现这个坐落于青海省海西州的老家,买东西原来需要支付昂贵的运费。当她终于选好商品,并愿意支付邮费时,却发现商品下面还有一行小字被自己忽视了:
该商品暂不支持配送至青海。
那种隐形的鸿沟,直接把网购自主选择权,从消费者手中剥夺。
“物流时间长”,同样是西部消费者在过去难以避免的鸿沟。
2015年,东部快递平均时限56.39小时,西部为63.38小时;五年后,因特殊原因,东西部时效差反而拉大到15小时。青海、西藏等偏远地区,送达时间仍需4-10天。
转变,始于2022年。
这一年,国家建成通车的15条主要线路,有6条就在西部:中卫至兰州高铁、成昆复线峨眉至冕宁段、重庆东环铁路……西部城市与其他中心城市间的连接,自此更加紧密。
也是这一年,拼多多首创中转集运包邮模式,通过分段运输、二段集运,让内蒙古、西藏、甘肃、宁夏、青海等西部地区,自此告别了“不包邮”。
曾经运费高昂甚至不支持配送的“大件”商品,终于有机会走进西部的高原山间。
2024年9月,拼多多又推出偏远地区物流中转费减免新政。同在这一年,被吉林大学录取的赵祎宁发现拼多多已对西部全面包邮,曾经她需要额外支付15元邮费购买的手工材料,已能包邮到家。她网购衣服、裤子、鞋子、饰品,再也无需留意是否包邮。
图源:视频号拼多多-一个零五后女孩的乡愁
2025年4月,拼多多推出“千亿扶持”计划,将“电商西进”作为重点支持项目。
今年辞去律所的工作,来到林芝结巴村“隐居”的兰小芳发现,这个寓意为“被遗忘的村庄”,好像并未被遗忘——“通路、通网、还包邮”。
随着文旅基础设施的改善,徒步的、散心的、GAP的,村里越来越热闹,兰小芳甚至还在当地民宿找到了新工作。每天,她吃自己种的瓜果蔬菜,睁眼看到的就是雪山、蓝天、白云、狗、猫,拼多多上一包9.9元的菜籽,就能种出一季的葱郁,一盏28元的灯,便能照亮整个院落的星空夜话。
兰小芳逐渐明白:拼多多的实惠不是“将就”,而是回到消费的“初心”——正如她剥离虚荣后的人生,只需最朴素的真诚。
那些经由拼多多送进来的菜种、锄头,也不仅仅是商品,更给予了她重新扎根生活、认真生活的勇气。
图源:视频号拼多多-去林芝
为什么拼多多要加入这场西部的服务建设中呢?
人们总是天然地将企业行为从趋利性进行解读,却忘了经济学家科斯曾说过的一句经典名言:
“商业表面是以自利为目的,其实,是最大的公益”。
商业的核心逻辑,是让生活变得更美好。商业之所以得以永续,是因为人们追求生活意义的愿望永远都在。
喜欢一个企业,不是因为这个企业,而是喜欢它为我们提供的生活;我们使用这个产品,不是因为产品本身,而是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拼多多的电商西进,为这句话添加了新的注脚。
这不是简单的补贴游戏,而是一场商业模式的根本重构。拼多多通过规模效应和技术手段,重新设计了西部物流的经济模型,使其从“不经济”变为“可持续”,用服务升级的方式,让消费者获得了“及时满足”与品质升级。
根据拼多多最近发布的二季报,过去一年,西部地区的订单量同比增长超过四成。其中,日用百货的订单量实现翻倍增长,潮玩周边、宠物用品等商品的订单量增长了六成以上,家电、家居、母婴、服饰、绿植等商品也加快涌入西部地区。
数字背后,是成千上万西部家庭生活品质的提升。
从甘肃、青海、宁夏等偏远地区不包邮、不发货,到与东部消费者享受同等体验,这场变革的意义远超商业本身。
那些遥远之地的少数人群,他们的渴望、尊严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样被看见、被回应。
当快递车翻过最后一座雪山,中国经济的“末梢神经”被逐渐点亮。
价值重构:从地理阻隔到数字联通
今天,中国正在通过软硬件开发重新布局西部这盘棋,而电商,则如毛细血管一般,链接着每一个普通人,完善着区域经济的底层网络。
拼多多的西进,一面是“货通西部”带来的“市场扩容”。
甘肃白银的“90后”魏煜轩,第一次给父亲网购生日蛋糕和大闸蟹,老人嘴上训斥“乱花钱”,却在乡亲面前掩不住自豪。
在魏煜轩一次次拼来的“新花样”感染下,这位常年只顾着包地种菜给儿子“赚老婆本”的父亲,也慢慢学会了用拼多多,一些原本不包邮便不存在的需求,也被慢慢激发了出来:袜子、锄头、小水桶、种地戴的手套、浇地的水管,都是他自己拼单而来。
连平均海拔超过3500米的青海河南县,都有牧民家庭借助拼多多的货源,开起了小超市兼快递驿站的“乡村CBD”。原本要外出进货的拖鞋、雨伞、牙膏、牙刷等生活日用品,如今通过拼多多,直接包邮到门口,成本更低、货品也更潮。
图源:视频号拼多多-父亲的小目标
平台数据见证着这份需求侧的“扩容”:
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快递业务量增速超过30%的省份有10个,其中9个位于中西部地区。
另一方面,“产自西部”的双向经济循环也被加速运转。
宁夏海原县的买元花,曾是一名全职妈妈。那些“钱总不够花”的日子、每次向丈夫伸手要生活费时的局促,都让她深感压抑。于是,“不想看人脸色”的她,拾起了从小耳濡目染的家族手艺——剪纸。
她自称是“海原县网购第一人”。当她决定在这个西北小城开剪纸店时,很多原材料在当地根本买不到,网购,成了她破局的唯一途径。
精打细算、货比三家,买元花很快成为拼多多的深度用户。她回忆,创业至今,已通过拼多多购入超过十万元的原材料。去年,她更进一步,在拼多多上开设了自己的第一家线上店铺,坐在家里,订单就从全国涌来。
从拼多多寄来的宣纸和刻刀,经买元花的巧手蜕变为一件件精美剪纸,又变成拼多多的订单,飞往全国。
她说,“剪纸改变了我的生活,我也希望更多姐妹能成为西北小县城里的独立女性。”截至2024年,她带过的剪纸学员已达4973人。越来越多的西部女性,像买元花一样,正凭借一技之长,赢得“靠自己”的底气和尊严。
图源:视频号拼多多-我带西北女人们去搞钱
他们的故事,拼出了一幅西部振兴的微缩图景:物流畅通之后,资源流入,产品流出,地区振兴了,人,就不会走。
西进,是一种价值选择
雪山再高,高不过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路途再远,远不过互联网抵达的决心。
国家的西进,是战略是布局;拼多多的西进,是响应是共振。二者在同一条时间轴上交汇,西部面貌,一天天变得更好。
这不再只是一家企业的商业行为,更多行业伙伴也纷纷响应,合力向西。
当苏超的欢呼响彻场馆,当拼多多的包裹抵达雪域,我们看到的是同一件事:
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渴望,从未因地域而减弱,只是一直在等待被看见、被回应。
而如今,回应已经到来。
原创不易,感谢有你!
一起转发出去,让更多人看到。
☞智谷趋势为中产阶级的资本觉醒服务,帮助更多人获得财富。宏观经济、商业逻辑、企业兴衰、产业转型……这里有最真实的中国,有许多人难以察觉到的趋势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