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行业是大模型落地的先行者,AI如何进一步打开财富管理的想象力? 9月12日举行的外滩大会“AI+财富管理服务新生态”见解论坛上,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张晓燕带来最新行业研究成果,数据显示,2024年1月至2025年2月,金融行业大模型落地案例占比达37.25%。“AI财富管理正在经历一场从‘工具’到‘伙伴’的本质性转变,未来将朝着更专业、更拟人化、更深度融合的方向发展。”她表示。
近年来,面向C端理财用户的AI应用逐渐成熟,“理财不懂问AI”已成为个人投资者的日常。B端机构虽普遍看好AI+金融带来的价值,但目前使用深度还不够。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的最新调研显示,7成机构投资用户在使用AI工具,其中近64%为偶尔使用,深度使用AI工具的比例仅为7%,表明AI在专业场景中仍有巨大潜力待挖掘。
“个人投资者期待AI工具化身全能理财官,兼具市场分析、理财规划、行为纠偏,以及金融导师、情绪陪伴的‘五边形战士’,机构用户更关注AI对非结构化数据处理、研报生成、交易信号挖掘等方面的效率提升,期待AI成为真正的‘智能研究助理’。”张晓燕分析表示,生成式AI不仅重塑财富管理的技术边界,更在数据智能、情绪共鸣和多体协同中展现出“拟人化”的陪伴能力。同时,AI将更广泛应用于投研自动化、风险预警、合规监管等领域,推动财富管理行业向更高效、透明、普惠发展。而在政策与场景双轮驱动下,中国有望形成全球领先的AI财富管理生态,实现从“模型驱动”到“场景落地”的全面领先。
随着AI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国内财富管理行业也从产品和服务线上化正式进入服务智能化新阶段。论坛现场,多家机构代表分享了AI落地实践的前沿案例。易方达基金首席信息官刘硕凌介绍,易方达将AI应用到了主被动投资的部分环节,如提升投研人员的研究效率和能力边界,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投资信号,并在量化策略产品中探索AI智能决策。他认为,进入大模型与生成式AI阶段,智能投资已从“试验”变为“必选”,资管机构未来的核心竞争力是用AI实现“投得更好”。
AI带来的“人机协作”新模式也为投资顾问服务提升效率和专业深度带来契机。中信建投证券执委会委员王广学表示,传统财富管理服务受限于人力,在个性化、科学性、投后跟踪方面都存在不足。基于大模型的“人机协作”能实现优势互补,既保证投资建议有理有数,又能兼顾人工经验与情感信任。中信建投证券于上个月上线“信谛听(Deeptiming)AI智数平台”,投资者以自然语言描述需求,回测引擎根据用户策略生成可视化回测报告,实现“所思即所得”。
开放共建AI+财富管理服务新生态,蚂蚁财富当日宣布开放平台3.0升级,首次面向金融机构、内容创作者等合作伙伴全面开放“三大专业AI助手”,包括AI投研助手、AI运营助手和AI内容创作助手,并向机构开放全场景联合运营。来自蚂蚁财富平台的数据显示,“AI运营助手”自3月试运行以来,帮助首批接入机构的服务平均生产时长缩短90%”;“AI投研助手”已有352家金融机构率先注册体验,辅助快速汇集市场数据和观点,洞察市场机会和风险;借助“AI内容创作助手”,金融机构、内容创作者等提供的优质短视频数增长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