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从AI眼镜到盲文阅读器,科技为视障人士开启“第三只眼”|聚焦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

IP属地 中国·北京 华夏时报 时间:2025-09-13 00:03:40


(石飞月 摄影)

本报记者石飞月 北京报道

眼睛是人类感知世界最重要的窗口,它不仅仅代表着一种生理功能,更是个人与外界沟通、独立生活乃至情感表达的方式,在这样的背景下,科技助残显得尤为重要。9月12日,2025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暨中国国际康复博览会(下称“2025福祉博览会”)开幕,《华夏时报》记者在现场体验无障碍AI眼镜、盲文打字机、电子助视器等产品后发现,科技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弥合感官的鸿沟,为视障人士开辟新的可能性。

在技术创新与人本关怀的双重驱动下,我们正在走向一个更加包容的世界,不仅仅是面向视障群体,还有其他类型的残障群体。然而,这一美好愿景在大众中实现,仍面临着诸多现实挑战: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对本报记者强调,如价格是否亲民、设备是否可靠耐用、培训和服务是否跟得上等,除了补贴政策外,还需要社会各界一起努力,才能让更多高科技工具变得“买得起、用得上”。

听见世界

“乐奇,我手里拿的是什么饮料?”

“你手里的是一瓶红色瓶身的可口可乐。”

这是在2025福祉博览会现场,本报记者与一款AI眼镜的对话,它精准地识别出记者手中的饮品并通过语音告知。

这款AI眼镜名为Rokid Glasses,是一款AR与AI相结合的智能眼镜,它十分轻巧,针对视障人士,能够通过摄像头识别并语音播报帮助读书看报、分析环境和出行视野,提升安全和便利度,针对听障人士,能识别对话人的声音并以字幕呈现眼前,使沟通更顺畅。

本报记者还在现场体验了这款眼镜的导航功能和阅读功能,只要叫它的名字并告知导航地点,它会很快通过对用户的定位以及手机这个运算中心确定路线,并进行语音导航,导航方式与国内广泛使用的导航App相同,在每一个需要改变路线的地方告诉用户方向。

“视障人士在行走过程中很容易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这款眼镜可以实时分辨路况,比如还有多长的距离,前面是不是有个石墩子,它会提醒人应该怎么绕开走,用户也可以实时问它周围有没有电梯门。”Rokid现场的一位工作人员说。

Rokid Glasses的阅读功能也十分适配视障人士,本报记者戴上这款眼镜后,在面前打开一本书,只要下达阅读的命令,它就会开始阅读书上的文字,十分流畅。

目前,Rokid Glasses的售价为3299元,这是带有两片光波导贴片(显示)的价格,而针对视障人士,这位工作人员透露,Rokid还会尽快出一款不带光波导贴片的版本,价格会更加优惠。

除了面向视障人士的Rokid Glasses,Rokid还带来了另外两款AR眼镜,其中一款是面向弱视儿童的Rokid AR护眼套装,另外一款是面向低视力人群的Rokid Air Pro。

Rokid AR护眼套装可用于视力训练和弱视治疗,通过视疲劳环节应用,为青少年快速有效消除视疲劳,守护青少年视力,通过视觉功能训练治疗应用,可帮助儿童在游戏式场景中治疗弱视,提升视知觉能力。

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款眼镜正在等二类医疗器械证的下发,售价在1万元左右。

据悉,Rokid Air Pro配备AI+AR低视力全景代偿系统,通过视野补偿和画面调制,可帮助部分视野缺失、分辨力下降、黄斑病变导致的低视力人群通过残余视力看到更清晰的世界。

“Rokid始终秉承着Leave nobody Behind的使命和愿景,希望通过科技普惠到每一位用户,让弱势群体也能享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Rokid相关负责人对《华夏时报》记者说。

触摸世界

除了Rokid,2025福祉博览会还有多家参展商为视障人士提供科技助力。

汇邦集团带来了旗下的高清智能电子助视器,这款机器具有多种变色模式,放大倍数为无极变倍,可以方便低视力人士听书、听音乐、听电影,触屏读屏、扫描阅读、在线学习等。

据了解,汇邦集团旗下的视力辅具种类繁多,如AI智能助视眼镜、语音带盲文电饭煲、网络智能听书机、低视力验配箱、盲人手机、多功能声光电子盲杖、盲文显形器、盲文打字机、盲文刻印机、盲用电脑等。

而杭州度康科技有限公司也带着旗下的电子助视器参展2025福祉博览会,工作人员为记者演示了产品的用法:将报纸放在电子助视器下方,机器上会直接出现报纸上的文字,用户可以用手指将文字拉到很大,方便低视力人群阅读。

此外,还有一家名为福州昕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昕霖智能”)的企业,带着一款盲文阅读器参加了2025福祉博览会。

盲文阅读器并不罕见,但市面上的盲文阅读器一般来说体积会相对偏大一些,昕霖智能采用了形状记忆合金技术,将盲文阅读器的尺寸做到手机大小,十分方便携带,视障人士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不同的配置,最简单的一款只有一行模块,还可以将模块叠加,一次阅读多行。

昕霖智能技术总监张雪山对本报记者表示,形状记忆合金这项技术有天然优势,功耗低,还可以将产品做到更小的体积,以往都是用在摄像头上,几乎没有人将其运用在盲文阅读器上。

本报记者在现场体验了这款盲文阅读器,只要按一下右边的按钮,模块上的盲文就会出现变化,这代表着文字换行,用户可以通过相关软件将电子书转换为盲文版,继而用盲文阅读器阅读。

“这款产品预计将定价在2000元-3000元之间,这次来参加福祉博览会就是想要看一下用户的反响。”张雪山说。

据中国盲人协会数据,我国现有超过1700万名视障人士,而科技助残的意义,不仅在于为视障人士提供实用工具,更在于推动社会的包容与进步。

“麦克卢汉说,媒介即人的延伸,从现阶段来看,这些智能硬件和科技其实才是现实意义上人的延伸。无论是视障人士、听障人士又或者其他类型的残障人士,他们失去的视力、听力等功能,现在很多都在通过智能设备和技术延展,这才是科技真正的本质,科技的真谛就是向善、改变人的生活。”文渊智库创始人王超对本报记者说。

张孝荣也表示,科技有了“温度”和“人情味”。“这些产品让人们觉得,科技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新概念,它正在‘看见’人、‘理解’人、‘帮助’人。技术的进步最终回归到了对人的关怀,这是科技文明带来的社会进步。”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