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权威访谈|中国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应用实践——访欧亚专利局局长戈利高里·伊夫利耶夫

IP属地 中国·北京 新华社 时间:2025-09-13 02:10:35

  新华社北京9月12日电 题:中国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应用实践——访欧亚专利局局长戈利高里·伊夫利耶夫
  新华社记者宋晨
  9月11日至12日,以“数字时代的知识产权”为主题的第十四届中国知识产权年会在京举行。高速发展的人工智能给知识产权领域带来了哪些挑战?中国在这些方面做出了哪些努力?新华社记者采访了欧亚专利局局长戈利高里·伊夫利耶夫。
  欧亚专利局是一个政府间组织,主要负责受理、审查和授权在其全部成员国领土范围内有效的单一欧亚专利。

      每个人工智能相关案例都成为衡量专利价值标准的“分水岭”

  问: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给知识产权领域带来了哪些挑战?
  答:最大挑战在于专利审查中如何处理人工智能相关申请——当我们收到包含人工智能技术的高科技设备专利申请时,必须具备相应的评估能力。每件涉及人工智能的专利申请都是全新挑战:是否批准授予专利?是否具备创新性?是否符合专利活动的新要求?当前每个人工智能相关案例都成为衡量专利价值标准的“分水岭”。
  人工智能技术放大了专利数据规模,这使得人工智能专利审查变得异常复杂。
  我们认为人工智能不应成为知识产权的主体,而是作为工具、方法、手段或成果存在。全球专利机构在经过审慎考量后共同采纳这一原则,我们已不再“恐惧”人工智能,它是复杂而高效的工具,关键在于如何“驾驭”它。当人类共同掌握人工智能技术,并以合乎伦理、法律规范的方式运用它时,这一工具将愈发高效。

      中国正积极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应用实践

  问:中国在数字时代的知识产权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答:近年来,我们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始终保持紧密合作。中国在当前数字时代的知识产权议题中展现前瞻性——不仅精准把握时代特征,更积极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应用实践,包括人工智能专利审查及办公智能化建设,这些举措都已取得成效。
  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通过专业分工实现了审查质量的提升,其精细化审查标准为全球专利机构提供借鉴。同时,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成功吸引许多人才参与专利审查工作。欧亚专利局的八个成员国通过多层级体系与中国积极开展知识产权合作,并愿将合作提升至更高水平。

      不断深化合作体系推行“专利审查高速路”机制

  问:未来,欧亚专利局还将与中国推进哪些合作?
  答:首先,我们将继续推进现有的合作项目,特别是中方举办的学术会议与实践培训活动,这对我们的专家团队非常重要。今年我们成功访问了中国东北三省,也希望未来与其他地区开展相关合作。
  当前专利机构面临的挑战主要源于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因此我们希望通过不断深化合作体系,使审查结论能在其他部门决策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我们积极倡导在国际知识产权合作框架内,推行“专利审查高速路”机制,这样就能有效利用首次申请的审查成果。这种专业知识的共享对知识产权体系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我们期待更多中国制造商和发明人提交专利申请,例如在超薄显示屏和计算机领域的技术突破,当发明达到显著的创造性高度时,其创新价值就尤为突出。同时,我们在外观设计领域的合作成果显著:中国申请人带来的产品设计已具备全球保护价值,中国设计正逐渐成为世界级品牌,这也是合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完)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