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李楠
邮箱 | linan@pingwest.com
很多人以为送外卖、做团购没什么科技含量,但阿里和美团都不会同意。
9月10日,阿里巴巴迎来26周年生日。高德地图成了这个重要时刻的主角,并通过一张“高德扫街榜”四处刷屏。
据称这是全球首个基于用户行为产生的榜单,“真实”是它最大的筹码。高德地图要借此重构线下服务的信用体系,同时高德地图CEO郭宁承诺,这一榜单永不商业化。
从这个承诺可以看到高德要做好本地生活服务的决心,也让人联想到阿里旗下的口碑网。“高德扫街榜”明显针对大众点评而来,而口碑网曾是跟大众点评打擂的先锋。
可惜口碑的App早已经停止更新,口碑的名字也逐渐被人遗忘。眼下高德出手,倒是有机会给阿里扳回一局。
值得注意的是,AI正成为两大巨头之争最重要的变量。吃喝玩乐上的竞争,没有成为例外。高德扫街榜的底气是AI,而美团紧随其后,也拿出了AI上的新成果,通过名为“小美”Agent应用,给生活服务提供了新的选项。
1
高德要用AI造个真实榜单
之前有消息称,口碑网要被阿里第三次“复活”。虽然眼下口碑本身没显露什么变化,但高德实实在在把本地生活服务向前推了一大截。
之所以这么说,首先要弄清“榜单”这种产品的价值。只要在跟朋友约饭时稍加注意,你肯定看到过餐饮店挂出类似“大众点评XX年必吃榜”的牌匾。
榜单意味着荣誉,也意味着流量和生意。事实上,作为本地生活服务的核心工具,榜单对商家、消费者和平台都有重要意义。
对商家来说,它可以提升曝光和获客效率。对消费者来说,它可以辅助决策,改善消费体验。而在紧密连接上面这两个群体后,榜单便可以帮平台构建闭环生态,提升面对整体的竞争力。
当然这里有个前提,就是榜单要足够靠谱,能赢得多数人的信任。从这个角度看,大众点评的榜单虽然已经拿到了用户信任的最大公约数,成为美团的一道护城河,但也很早就出现了榜单和评分失真的问题。
而高德扫街榜主打的卖点,就是“真实”。
据高德方面披露,高德地图目前覆盖全国超700万个餐厅点位,每天有1.2亿次生活服务相关搜索,导航前往1300万个生活服务目的地。在这个基础上,高德扫街榜构建了一套“行为+信用”的双重校验机制。
首先是基于平台的搜索、导航、到达、点评等真实行为数据,通过AI算法呈现用户的真实选择;再就是通过AI能力识别和过滤虚假信息,并引入芝麻信用体系,进一步增强榜单的可信任度。两相结合,最终得出可靠的综合评分。
评论可以造假,但人的行为难以伪装。一个人去过哪家店、是不是回头客、是否愿意专程前往,这些被高德默默记录下的足迹,成了评价商家的新依据。
北京地区的高德扫街榜。图源:高德截图
举例来说,“轮胎磨损榜”反映用户愿意为一家店长途跋涉、专程前往的程度,“多次前往榜”则依托回头客数据,反映商户的持续吸引力。一家店无论在哪个榜单榜上有名,都显然比普通店铺更为靠谱。
而这一切都建立在AI之上。
就在一个月前,高德发布了全面AI化的“高德地图2025”,孵化出具备自主推理能力的出行生活智能体“小高老师”。从导航工具,摇身一变为全球首个基于地图的AI原生应用。扫街榜的推出,成为高德AI化的自然延伸。
总的来看,高德不再满足于只做路径导航的向导,还试图成为消费决策的指南。这让它有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也增加了阿里与美团竞争的变数。
高德扫街榜评分体系。图源:高德截图
1
外卖大战开始变成AI大战
从“外卖大战”到“到店大战”,阿里与美团的战线越拉越长,比拼的内容也越来越全面。除了浮在水面上的产品之争、业务创新之争,底层的AI实力正成为更重要的竞争维度。
几乎在高德扫街榜亮相的同一时间,美团的针对性反击就来了。同在9月10日,美团宣布,大众点评将正式“重启”品质外卖服务,并通过B端自研大模型,结合真实评价数据分析用户需求,以“AI+真实高分”为用户提供可靠决策。
一样是强调“真实”,一样是借力“AI”。不止于此,美团还提到,其C端AI智能体服务将于一周内发布,目前正在“封楼测试”阶段。
这话听着耳熟。在高德扫街榜项目揭晓之前,有消息称,这一项目是在阿里总部还没正式启用的楼里展开的。而正是这种传闻营造的神秘感,让外界对高德榜单充满期待。美团设置悬念,让人好奇它会拿出一张怎样的牌。
实际上,答案很快就揭晓了。就在高德扫街榜亮相第二天,名为“小美”的AI生活小秘书上线,开启公测。这是美团首个生活类Agent应用,“小”指简单、“美”指美好生活。它可以让用户一句话点外卖,之后还能一句话打车,订酒店、机票,提供各类本地生活服务。
小美下单界面。图源:App Store
美团不断释放自己的AI能力,来证明自己的科技实力。6月推出的AI编程工具NoCode,9月发布并开源了自研模LongCat-Flash-Chat模型,都引起了行业关注。小美的技术底座,便是LongCat-Flash-Chat 。
他们想做一个足够聪明且实用的AI产品。据小美产品负责人介绍,在小美的大脑里,训练了一个聪明的“总调度”和一群各有所长的“执行专家”。前者能理解用户的高度个性化表达,结合后者反馈的店铺打烊、库存变化等现实状态,便可以给用户规划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在我的试用中,通过语音点一杯瑞幸拿铁外卖,小美可以自动搜索就近门店下单,之后手动确认订单并付款。整个过程耗时大概十几秒,体验比较流畅。
其实在美团看来,AI将改变几乎所有事情。王兴很早就明确表态,美团在AI上的策略始终是“主动进攻”而非“被动防守”。这就注定了,美团与阿里的竞争最终将是一场AI大战。
美团NoCode平台
再回到围绕榜单与评分体系的战场。阿里既用一张榜单冲击了美团的根基,也用这张榜单磨练了AI能力。
从商业逻辑来看,高德扫街榜从行为维度重构到店服务评价体系,倘若它成功引导用户在应用内完成“发现-决策-导航-支付”的全流程,那么美团的到店业务将面临流量分流的风险。更进一步,一旦高德建立出“难以刷单”的信用机制,并且真正做到“永不商业化”,美团的商业化还会受到更大影响。
而从技术角度来看,高德已经是大模型技术落地C端场景的重要试炼场,通过复杂的本地生活场景和海量的用户数据锤炼,AI模型有机会实现更多技术突破,从根系上壮大阿里的竞争力。
可以明确的是,阿里与美团的竞争会继续升级。最初他们比拼外卖价格、送餐速度,现在比拼评价体系的靠谱程度和谁更能发现吃喝玩乐的好去处,但未来的决胜点,很可能是谁能更好地发展AI、利用AI。
相比简单粗暴地砸钱打价格战,这更顺应生产力变革的历史进程,也更符合外界对互联网巨头的期待。
点个“爱心”,再走 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