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剑指美芯片巨头!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启动调查 “组合拳”

IP属地 中国·北京 证券时报 时间:2025-09-16 00:36:40

继中国商务部对美国模拟芯片等启动反倾销调查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9月15日公告显示,因违反反垄断法等,依法决定对英伟达实施进一步调查。9月15日,英伟达盘前股价下跌2.46%,德州仪器等企业盘前下跌,而A股模拟芯片企业股价则迎来密集上涨。

英伟达被进一步调查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9月15日公告,经初步调查,英伟达公司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和《市场监管总局关于附加限制性条件批准英伟达公司收购迈络思科技有限公司股权案反垄断审查决定的公告》,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决定对其实施进一步调查。

追溯来看,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2024年12月9日公告,因英伟达公司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及《市场监管总局关于附加限制性条件批准英伟达公司收购迈络思科技有限公司股权案反垄断审查决定的公告》(市场监管总局公告〔2020〕第16号),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英伟达公司开展立案调查。

记者注意到,就英伟达收购迈络思科技股权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曾在2020年4月16日批复中列出了五条附加限制性条件承诺方案,其中就包括向中国市场销售英伟达GPU加速器与迈络思高速网络互联设备时,不得以任何方式强制进行搭售,或者附加任何其他不合理的交易条件;不得阻碍或限制客户单独购买或使用上述产品;不得在服务水平、价格、软件功能等方面歧视单独购买上述产品的客户。

7月15日,英伟达宣布对华特供版H20算力芯片恢复供应,并将面向中国市场上新完全兼容的GPU产品。但后续进展波折,美国议员呼吁要求美出口的先进芯片必须配备“追踪定位”功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在7月31日约谈了英伟达,要求就对华销售的H20算力芯片漏洞后门安全风险问题进行说明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根据英伟达2026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公司数据中心计算的营收同比增长50%至338亿美元,但环比下降1%,这源于H20销售的收入减少了40亿美元。英伟达高管当时透露,公司准备出货价值20亿至50亿美元的H20芯片,但仍在等待政府和企业进行讨论,来确定后续采购和规划。

时至8月下旬,有报道称英伟达已要求部分零部件供应商暂停生产H20芯片。

多个行业协会支持采取必要措施

除了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中国商务部9月13日发布公告,对自美国进口的相关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调查,另外,就美国对华集成电路领域相关措施发起反歧视调查。

消息显示,本次商务部启动调查的背景是2025年7月23日收到江苏省半导体行业协会代表国内相关模拟芯片产业正式提交的反倾销调查申请。据江苏省半导体行业协会提交的申请文件,涉及对象为德州仪器、ADI、博通、安森美。

江苏省半导体行业协会提交的初步证据显示,申请调查期内,原产于美国的申请调查产品的价格持续大幅下降,对华出口的倾销幅度高达300%以上,申请调查产品占中国市场份额年均高达41%。从绝对进口量来看,申请调查产品的合计进口数量呈持续大幅上升趋势,2022年至2024年,合计进口数量分别为11.59亿颗、12.99亿颗和15.9亿颗。

对于商务部启动的调查,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表示支持;并表示半导体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一个公平的环境。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赞成并鼓励企业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平等互利的国际合作,按照市场规则良性竞争,共同推动半导体产业进步。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将积极支持和配合调查机关的调查,坚定维护公平贸易和产业合法权益。

另外,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表示,高度关注并支持中国商务部依法捍卫中国产业企业正当权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通信企业协会等也发文支持,坚决拥护中国政府依法采取必要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月中国商务部就宣布对美国成熟制程芯片展开反补贴调查。当时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国内有关芯片产业反映,一段时间以来,拜登政府对芯片行业给予了大量补贴,美企业因此获得了不公平竞争优势,并对华低价出口相关成熟制程芯片产品,损害了中国国内产业的合法权益。

当时商务部并未点名具体调查对象。芯谋研究总监王笑龙当时接受记者采访指出,中国商务部启动的调查的背景应该与此前美国德州仪器公司在中国低价出货中低端芯片有关。据市场反馈,2023年德州仪器为了减少库存,抢占市场份额,大幅下调通用模拟芯片价格。

国产模拟芯片企业股价走高

在上述消息背景下,9月15日,美股上述芯片股盘前下跌,德州仪器股价下跌2.63%,ADI下跌2.58%;A股模拟芯片板块指数上涨4.12%,圣邦股份,上海贝岭均涨停、纳芯微上涨近11%,思瑞浦接近涨停。

作为半导体的重要分支,模拟芯片是处理模拟信号的集成电路,广泛应用于声音、光线、温度等物理量的处理。今年,在汽车电子、泛能源、人工智能等相关新兴产业的带动下,本土模拟芯片厂商通过持续技术升级和产品结构升级,提升运营效率,取得了亮眼的成绩,模拟芯片板块盈利增速显著提升。

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今年上半年A股(申万)半导体行业营业收入实现3212亿元,归母净利润近245亿元,同比增长约三成。其中,第二季度半导体行业盈利环比增长近六成,尤其是模拟芯片行业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环比增长约4倍,增速超过其他细分行业;34家模拟芯片上市公司中,约六成上市公司第二季度盈利同比上涨。个股中,臻镭科技今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增速居首,同比增长10倍,其次是思瑞浦和芯动联科。第二季度中,敏芯股份盈利环比增速居前,达到6.84倍;晶丰明源、思瑞浦等实现2倍以上。

必易微指出,中国为全球最主要的消费市场,且增速高于全球模拟芯片市场整体增速。但是,相较于巨大的市场需求,国产模拟集成电路仍然处于销售规模较小、自给率较低的状况;越来越多的本土厂商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和产品、技术升级,在汽车、工业、通讯等相关的新兴产业不断寻求更大的市场空间。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也提高了对电源管理芯片等模拟芯片的需求。

作为本土电源管理芯片厂商,南芯科技指出,随着AI产业的快速发展,数据中心对高效、稳定的电力供应和热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电源管理芯片在确保系统稳定运行、提高能效和降低功耗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推动工业电源管理芯片向高效化和集成化方向发展。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在高压、高频场景的应用加速,提升芯片能效。随着全球供应链的重组和国产化替代的推进,本土模拟芯片制造商有机会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差异化来抓住市场机遇。

根据Frost&Sullivan数据,2016年至2025年,中国模拟芯片市场规模将从1994.9亿元增长至3339.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89%。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