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李德林
张齐春现在可以长舒一口气了,他创办的上市公司东方通走到了死亡边缘,造假者黄永军被证监会抓了个现行,而他可以一家三口一起在家数钱,11.79亿现金,一家三口不眠不休,要数几十天。东方通5年间,通过重组换庄、财务造假,上演了现实版“K线修罗场”。
中纪委国家监委驻证监会纪检监察组与北交所共同出品的金融反腐微短剧《K线成长记》正在热播,而曾经的“通信安全龙头”上市公司东方通正将《K线成长记》照进现实。2014年上市的东方通因连续4年财务造假,被证监会处以2.29亿的天价罚单,实控人被处以10年禁入市场,公司可能被深交所强制退市。从财务造假到欺诈发行,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
东方通2014年上市后,其实际控制人张齐春一家三口限售期36个月,期间,最高涨到141.2元,到了2016年1月,股价开始暴跌,单月跌幅超过34%。2016年2月,股价再跌将近20%。距离解禁期还有一年时间,眼见着股价一跌绵绵无绝期,张齐春决定拯救股价。他看上了大数据信息安全产品及解决方案公司微智信业,以5.51亿收购微智信业100%股权。
微智信业的收购以定增方式进行的,其实控人黄永军获得了东方通928.64万股。后经转增及少量增持,黄永军持东方通6.72%的股权。并购重组往往能获得市场的追捧,东方通在收购后股价最高拉升到83元以上,可是2017年老股东解禁的预期,令股价从2016年12月开始稀里哗啦地下跌,当月跌幅超过19%,2017年1月跌幅超过14%,4月跌幅超27%。
张齐春作为东方通的实控人在股价大跌的过程中没有进行增持,相反通过微智信业收购进入的黄永军在小幅的增持,市场对张齐春一家三口的减持持悲观态度。这种悲观在2017年5月蔓延,当月股价下跌超过57%,跌破2016年的定增价17.96元,更跌破了2014年的22元上市发行价。2017年10月31日,黄永军决定在未来六个月内增持不低于1000万股。
黄永军昭告天下要增持总股本的3.61%股权时,东方通当天的收盘价为14.29元,以2016年的定增定价看,黄永军账面出现了亏损。黄永军在2017年11月进行了两笔增持,合计增持2.02%。同期,张齐春与其子通过6笔大宗交易卖出了2%的东方通股份。到了12月公告还要在未来六个月内减持不超过3%的东方通股份。彼时,张齐春一家还持有12.21%的东方通股份。
好戏终于要开始了。
2018年1月16日,张齐春与黄永军签署《表决权委托协议》,张齐春将持有的东方通12.21%的表决权与提案权授权给黄永军,作为其唯一与排他代理人。如此一来,黄永军接受张齐春的表决权委托后,将拥有东方通21.09%股份的表决权,取得东方通的实际控制权黄永军开始谋划在东方通搞个大动作,当年12月收购了泰策科技100%的股权,成为其造假的工具。
2019年至2022年期间,东方通通过泰策科技虚构业务、提前确认收入等方式虚增收入4.32亿,虚增利润3.14亿。黄永军作为造假总指挥还是很有艺术的,虚增收入占当期营收保持在12%以上,最高不超过18%,而虚增利润的幅度前三年占当期利润总额35%以下,2022年不知道是最后一搏,还是之前给自己挖的坑实在填不平了,虚增利润占当期利润总额的219%以上。
黄永军为啥要不断造假呢?想圈钱啊。
2022年6月开始,东方通就多次说要定增募资,到了2022年11月15日终于获得了定增注册批复。到了2023年6月7日,发行1.06亿股,募集了21.99亿。而定增的财务数据从2019年至2021年的,被证监会认定为用造假数据进行欺诈发行。而在造假的过程中,黄永军还在不断增持东方通的股票,到2021年4月,正式成为东方通的实控人,而张齐春则在跑路。
东方通从2019年开始造假,对于黄永军来说是想搞一大笔钱。而对于张齐春一家三口来说,股价上涨,他们才能套现更多。2019年造假开始,东方通的股价果然开始上涨。当年1月涨幅超过4%,2月涨幅超过36%,3月再涨22%。到了2019年9月,经过三个季度的造假,整体业绩预期已经非常明确了,东方通的庄家们开始大幅拉升,当月涨幅超过70%。
张齐春一家三口从2018年4月到2020年7月期间,不断通过集中竞价、大宗交易合计减持东方通1887万股,占总股本的6.71%。按照上市公司监管规则,投资者及一致行动人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比例达到5%时,权益变动应该公告的,可是张氏家族打枪的不要,悄悄地套现。不公告,也不停止套现行为。他们甚至还超额套现。深交所不得不发函监管。
东方通从2014年上市以来,股东们累计套现超过29.5亿,其中张氏家族套现11.79亿,违规减持期间套现9.59亿。黄永军造假拉升股价,就是想在高位募集一大笔资金,而张齐春之所以把表决权委托给黄永军,也就是方便黄永军操控公司,反正造假的业绩能刺激股价的上涨,自己正好可以在股价上涨期间套现走人,唯一受害者就是可怜的投资者们。
微短剧《K线成长记》中,主角儿海工高科董事长高穹光,为了在高位融资套现,除了找人拉股价,其业绩造假到审计机构都害怕了。东方通的修罗场里,有没有人配合着黄永军、张齐春他们拉股价?这个问题需要监管进一步调查。倒是审计机构大华会计师事务所没有坚守底线,相反成了东方通造假的帮凶,连续多年出具的审计报告都是标准无保留的审计意见。
财务报表是上市公司的体检报告,审计报告就是体检报告的诊断意见,如果说体检报告事关人的健康安全,那么审计报告则事关上市公司的财务健康安全,会影响到投资者的决策。尤其是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突然从行业平均的6.8次骤降至2.1次,经营活动现金流连续三年与净利润严重背离,大华的审计师对审计报告还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师娘教的审计课?
假的真不了。东方通造假后遗症就是2023年巨亏6.73亿,到了2024年再亏5.76亿。2025年上半年亏损5500万元。审计机构终于给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原因是无法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判断公司持续经营能力相关的重大不确定性是否得到充分披露。说白了,就是审计机构已经举手了,说,这家公司的业绩咱没法保真啊,你们小心为妙。
东方通的修罗场里,K线早已暴露出各方的野心与阴谋。
张齐春作为东方通的创始人,上市后股价一飞冲天,那个时候的K线犹如一枚荣誉勋章,市场的认可不仅仅是财富的增长,更是对其创业多年对产业贡献的肯定。可在解禁期到来之前,股价不断下挫,甚至腰斩,K线犹如一把刀,让纸面财富灰飞烟灭,更让创始人在股东面前颜面扫地。这样的现实总是让不少创始人开始焦躁不安,拉升股价成为他们的主要目标。
张齐春选择了跟黄永军合作,收购了黄永军的资产,引入成为东方通的股东、管理者,还将表决权等决定公司命运的股东权利托付给黄永军,在黄永军连续大规模造假期间,张齐春不仅没有阻止,相反在造假营造的虚幻繁荣中趁着高股价进行套现。殊不知,他们的一切表演都在K线的翻滚中进入监管的视线,结果是巨额的罚没、禁入,上市公司将强行退市。
正如《K线成长记》中所言:K线是操纵者利益至上、结果为王的基准线,却也是交易监管者最关注的主线。同时K线是合法投资和违规牟利之间的分界线。K线犹如天使,红的让人心动;K线又犹如魔鬼,绿的让人心惊。让人心动时,魔鬼往往藏在天使的面具下,东方通的实控人通过长达数年的造假,在有“看门人”之誉的中介机构的襄助下,上演了一场夺命的戏。
现在好了,尘埃还未落定,股价已经开始灰飞烟灭,数万人的财富和梦想破灭了。东方通的财务造假、欺诈发行不是唯一,更不是终结。监管者将真实案例改编成《K线成长记》这样的微短剧,就是要让历史照进现实,照进市场的每一位参与者的心中,才能共同推动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才能避免东方通这样的悲剧不断上演。面对东方通的悲剧,也许,老百姓会说,他们那些造假真是阎王爷拉二胡,鬼扯的很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