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21独家|浦发信用卡被集中盗刷,人均约2万,部分账单已清零

IP属地 中国·北京 21金融圈 时间:2025-09-16 00:52:11


“人在家中坐,钱往卡外飞。”

作者 | 吴霜

编辑 | 方海平

近日,多位浦发银行信用卡用户在社交媒体上发文,吐槽其信用卡被盗刷。


(被盗刷者社交平台截图)

奇怪的是,这些用户钱被盗刷的地点惊人的一致——巴西;而他们本人和卡有的在国内,有的在日本,有的在加拿大,有的在新西兰,有的在美国……就是不在巴西。

不知道自己的钱花在了哪,他们试图从消费信息上获取一些线索。

由于发布的被盗刷经历高度重合,受害者自发在社交媒体组建了交流群,在群里,大家纷纷晒出了自己的交易账单,发现商户类别一栏每个人各不相同,五花八门,涵盖了:木材和各类建材市场、拖车服务、煤气清洁、汽车维修、纺织品和玩具、通讯设备销售、休闲饮品场所、酒吧、咖啡厅、茶馆等等。

“我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在巴西盖了套房?”多位用户调侃道,“先是买了木材,再托运到家,盖好了房,修了煤气、安装了网络,打扫干净后,又去外面吃了顿饭,喝了点酒。”

目前,被盗刷的人数还在持续扩大,9月11日上述交流群里还只有11个人,截至9月15日发稿,群内人数已经超过340人。

此次被盗刷的信用卡为浦发银行的“浦发万事达无价世界卡”,目前,浦发银行信用卡中心和万事网联均发布声明表示,已经监测到该卡发生未经授权的交易,并启动应急响应。

与此同时,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浦发银行和万事达处均获悉,经及时与客户沟通处理,目前绝大部分被盗刷者的账单都已经清零。记者亦从部分被盗刷者处印证了这一点。

对于出现这种信用卡集中被盗刷的行为,据记者了解,一种较大的可能性是相关技术系统遭遇黑客攻击。“网络攻击引起的信用卡盗刷现象层出不穷,确实需要各方提高警惕,多做防范,银行、发卡机构和持卡人都是受害者。”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相似的刷卡消费

除了消费地点一致以外,这次浦发银行信用卡在海外被集中盗刷的事件中,还有多个相似之处。

首先,时间接近。

记者发现,大批用户开始投诉出现在9月9日前后,交易时间大多在9月9日至9月11日之间,甚至连具体时间都一样,比如,有至少四个用户的入账时间都是9月11日13时26分。

其次,金额类似。

大部分被盗刷的金额是四笔,其中,第一笔为小额支出,在人民币2到5元左右;后三笔为大额支出,金额不超过5000巴西雷亚尔(BRL),按照汇率1BRL=1.3RMB来计算,大约是人民币6500元,因此大多数人的受损金额在2万左右。

一位银行信用卡业务部门人士告诉记者,第一笔支出多为尝试,用来确认此卡可以正常使用消费。

此外,在金额方面,也有受害人表示,被盗刷的额度已经大幅超出其信用卡授信额度。“平时我一般有10%的超授额度,但这次超授额度达到了30%到40%。我信用卡额度4万,自己购物已经花了3.8万,剩下2000,结果昨天被刷走三笔6500,”一位受害者表示。

最后,流程相同。

大部分人发现被盗刷时,已经是信用卡入账之时,而消费的时候完全没有通知。一般而言,信用卡在消费使用时,会即刻发送短信通知,或者通过微信服务号通知,而入账时间则是在消费的第二天。

而在此次集体盗刷事件中,用户均未收到过消费通知,仅收到了入账通知。并且,有用户在发现第一笔交易之后立刻锁卡挂失,后续依旧收到了入账通知,银行客服反馈称,锁卡前的消费在锁卡挂失之后,只是不会产生新的消费,但不会影响此前账单的入账。

“浦发万事达无价世界卡”,由于其暗红色的卡面也被称作“红沙宣”。该卡在浦发信用卡里属于首年免年费,消费6笔免次年年费的小白金卡,但其属于万事达“世界卡”等级,参加绝大多数的万事达卡组织活动和优惠,因此被评“性价比超高”。此外,还有境外消费笔笔1%返现,教育类交易金额10%返现等权益。




芯片卡不等于绝对的安全

信用卡安全是发卡机构最关注的事项之一,并且,多位受害者表示,浦发银行信用卡客服向其透露是通过芯片卡交易的。

而芯片卡一直被认为是更为安全的选择。

传统的磁条卡很容易被复制、克隆,然后进行正常消费盗刷,因其内部的数据是静态的,而芯片卡每次进行交易的时候,都会动态的创造一个独特的交易码。因此2014年以后,国内的芯片卡就开始被大力推广,2015年1月1日起,新发的银行卡必须为芯片卡。

记者了解到,芯片卡的相对安全主要基于线下消费,与线上交易的安全性无关,上述信用卡人士告诉记者,此次盗刷很可能是通过线上的方式,突破授信的额度也可能是因为线上消费的原因。

“在这一事件中,被海外盗刷的用户需要直接报警,同时打银行客服电话及时告知,一般有报警证明的话,银行很快就会处理完,用户无需承担损失。一般这种情况,把钱追回来是不太可能了,只能银行自行承担”,一家银行信用卡中心负责人表示。

在此次事件中,不少受害者本身也身处海外,在陌生的地方报警面临着语言、文化、制度等重重困难。面对信用卡在海外被盗刷,北京市高朋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郭金辉建议,首先,无论在哪里发现被盗刷信用卡的,第一时间都应进行挂失或冻结操作;第二,要收集证据,固定“非本人交易”的关键证据与时间链,同步报警,保留回执。以上步骤完成以后,还要及时跟进银行方面的进展。

他表示,防范信用卡被盗刷,需要采用更高级别的防护措施。

首先,在用卡习惯上,关闭不必要通道与设置支付提醒。比如在非必要时关闭境外支付、磁条交易、免密免签、单笔和单日高额交易功能,启用境外、夜间、异地安全锁功能,根据自身需要设定交易限额或者信用额度,事前控制风险;同时,实时开启多渠道交易提醒,以便于第一时间发现盗刷情况。

其次,在用卡场景上,绝对不要在公共Wi-Fi环境下进行信用卡在线支付或登录手机银行,以防信息被窃取,可以使用移动数据或可信赖的VPN。并且,尽量在信誉度较高的商铺使用信用卡,在小商铺或者街边流动摊点使用信用卡时保持高度警惕。

再次,在用卡方式上,可以选择无线支付,关闭信用卡的磁条交易功能,磁条卡极易被侧录复制。同时,持卡人应当避免为了方便,让店员将实体卡拿到自己视线以外的地方去代刷,谨防卡片信息被窃取。

另外,在个人信息保护上,使用实体卡时,也要注意遮挡实体卡信息,比如卡号、有效期、CVV2码等。

最后,如果担心自己的信用卡信息被窃取,可以回国后到发卡行更换一张卡片。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