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印媒:印度应与中国携手向前

IP属地 中国·北京 环球网资讯 时间:2025-09-16 08:14:06

环球时报

印度《经济时报》9月14日文章,原题:为何印度应该与中国携手向前 我最近看到了一张令我深感震惊的图表。该图表显示,中国的发电量不但达到美国发电量的2.5倍,而且计划每年新增相当于整个德国的发电量。随着技术塑造未来,包括能源、交通和人工智能在内的多个领域的技术将决定谁能赢得未来。

能源:“主变量”。中国正以非同寻常的规模建设能源产能。关键是,中国不仅赢得电力竞赛,而且是通过清洁电力做到这一点。从电池生产来看,中国在彭博新能源财经编制的全球供应链排名中重新夺回第一的位置,这得益于中国较低的商业电价和压倒性的雄厚制造实力。

交通:行遍世界。在电动汽车领域,中国已经占据主导地位。2024年,中国占全球电动汽车销量的近2/3,如今电动汽车占据中国国内汽车月销量的半壁江山,全球最畅销的10个电动汽车品牌中有6个为中国品牌。

智能:渴望更多。美国虽然仍在尖端前沿模型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但随着人工智能从创新转向大规模应用,天平的倾斜将取决于计算所需的能源、源源不断的可用数据、与时俱进的监管和需求,并非仅取决于模型基准。

对美国来说,能源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难题,但中国已经解决了该问题。中国并未止步于此,在人工智能发展的下一个重大阶段——机器人技术——也处于全面领先地位。现实情况是,当美国庆祝拥有更好的人工智能模型时,中国已经解决怎样真正为它们的运行提供能源的问题。

印度的增长策略依赖于三个要素:大规模能源、庞大国内市场之外的出口市场以及获得前沿技术的机会。有趣的是,中国在这三项领域处于主导地位。

首先是能源领域。印度应该继续大力发展国内太阳能发电和储能产业,在可预见的未来,整个供应链都与中国息息相关。与中国资本支出合作以实现上游产品生产本地化,将缩短印度走向大规模生产的时间。

在交通和制造业领域,中国的电动汽车和电池巨头纷纷在海外建厂。印度要么通过本地化和知识产权护栏来参与承接这些中国产能的竞争,要么眼睁睁地看着它们落户其他地区。

人工智能应用将在计算成本低、数据充足且监管机构支持快速部署的地方流行开来。中国的人工智能发展路径是符合逻辑的战略选择,即通过清洁能源为开源人工智能提供动力并聚焦于各种应用场景。

长期以来,印度的战略一直以“多边结盟”为特色。这仍是明智之举。但综合考虑当前的形势,印度应该做出更为明确的选择:在推进印度实现自身目标的领域与中国携手前行。(作者贾斯普里特·宾德拉,王会聪译)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