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绵竹国资成剑南春二股东:为发展提供稳定性背书,但强化控制意图明显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周伟 蓝鲸新闻 时间:2025-09-16 14:00:10
绵竹国资此次以新晋股东身份成为剑南春第二大股东,其强化对剑南春控制的意图十分明显。

9月16日讯(记者朱欣悦)近日,四川剑南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剑南春集团)的工商变更信息引发行业关注。

天眼查数据显示,此次变更中,绵竹市国有资产事务中心通过认缴1.37亿元出资额的方式,获得剑南春集团14.51%股权,新晋成为二股东。剑南春集团注册资本也从约8亿元增至9.46亿元。

绵竹国资跻身二股东

四川同盛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盛投资)依旧为剑南春集团第一大股东。通过股权结构穿透后,同盛投资由乔天明等19名自然人共同持股,其中乔天明个人持股比例达 41%,即乔天明是剑南春集团的实际控制人。

白酒行业分析师肖竹青对记者表示,依据《公司法》相关约定,股东持股比例超过10%,便具备主张公司清算的权利。绵竹国资此次以新晋股东身份成为剑南春第二大股东,其强化对剑南春控制的意图十分明显。

他认为:一方面,四川绵竹国资的入股,将为剑南春的发展提供稳定性背书。国资背景的加入意味着企业在经营持续性、履约能力等方面的风险降低,有助于增强供应商、经销商等合作方对剑南春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信心。但同时,市场同时也滋生出对体制内高管参与经营管理的顾虑。白酒行业竞争激烈且市场变化迅速,对经营管理者的市场敏感度要求极高。长期在体制内工作的干部,虽具备丰富的行政管理经验,但缺乏充分的市场竞争洗礼,若进入剑南春参与实际经营,可能需要较长时间适应市场化的决策逻辑与运营节奏。这一 适应期或将导致企业对市场动态的反应速度放缓,进而对酒厂快速应对消费需求变化、调整产品策略与市场打法的效率产生不利影响。

作为 川酒六朵金花 之一,剑南春曾风光无限,与茅台、五粮液并称为 茅五剑,在高端白酒市场占据重要一席之地。然而,近年来剑南春却逐渐从一线酒企阵营中掉队,背后的原因错综复杂,一系列历史问题与突发事件成为其发展道路上的重重阻碍。

2003年的改制,成为剑南春发展的重要转折点。据当时的工商登记资料显示,乔天明个人实际出资3280万元,持有同盛投资41%的股份。

此次改制为后续的争议埋下伏笔。在资产审计过程中,有声音指出剑南春可能涉及偷漏税及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相关质疑从未停歇。

2012年8月,剑南春集团提出将员工在改制时获得的出资证明更换为信托持股受益权证明,这一计划直接将员工所持有的股权转化为收益权,员工也随之失去了股东身份。此举引发员工强烈不满,部分员工甚至前往成都街头维权,事件在当时引发广泛关注,至今余波未平。

股权争议尚未平息,乔天明的个人法律问题又给剑南春带来沉重打击。2015年起,乔天明被相关部门调查,期间一度失联,其在人社局的个人档案以及与2003年剑南春整体改制相关的资料均被调走。

2017 年初,乔天明因身体原因被取保候审,同年年底,取保候审措施被取消。

直到2023年,乔天明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并处罚金4亿元,这柄悬在剑南春头顶多年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才终于落地。

乔天明之子乔愚掌舵

除了改制引发的一系列问题,2008 年的汶川地震也给剑南春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据悉,地震中,剑南春的老窖被损毁,优质基酒损失达三四成,预估经济损失超过10亿元。

对于白酒企业而言,优质基酒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基酒的损毁直接打乱了剑南春的生产计划与产品布局,对其后续发展造成了长期且深远的影响,成为其逐渐掉队的又一关键因素。

如今,剑南春的实际掌控权已移交至乔天明之子乔愚手中。2022年4月,在被称为顾命大臣的蔡发富的助力下,乔愚正式走到台前,出任剑南春集团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全面主持企业日常工作。或许是受此前历史包袱的影响,乔愚行事极为低调,很少在公开场合露面或发表讲话。

2022 年 5 月,《四川日报》刊发的一篇关于剑南春的报道中提及了剑南春的十四五发展目标,力求在 2025 年末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

据南方都市报此前报道,剑南春集团2023年营收总额为169.41亿元,同比增长13.55%;2023年集团全年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2.49%,纳税同比增长22.66%。

据名酒观察报道,2024年,剑南春股份公司实现营收106.6亿元,同比增长14.87%,净利润30.57亿。剑南春集团未有新的数据披露。

白酒行业分析师蔡学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剑南春此前遗留的历史问题,在白酒行业黄金十年期间严重干扰了企业的正常发展,对战略制定产生了深刻影响。错失这一关键发展机遇期,不仅拖慢了剑南春的高端化进程,也使其错过了进入高端市场的最佳时机。

不过,蔡学飞也指出,近两年剑南春的发展态势相对稳健,凭借扎实的品牌影响力与市场基础,若能妥善处理与当地政策等相关利益方的协同问题,在二线酒企中仍具备较强的竞争力,有望在行业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