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比亚迪又到商用车乱杀,客车用上千伏架构,还有云辇A加持

IP属地 中国·北京 超电实验室 时间:2025-09-16 18:38:04



掀商用车市场桌子

作者|王磊

编辑|秦章勇

在乘用车市场大杀特杀的比亚迪,开始到商用车掀桌子了。

9月15日,比亚迪在杭州发布了其第三代纯电动客车技术平台——e-Bus平台3.0,同步亮相的还有基于该平台打造的全新电动客车C11。

其实从2008年开始,比亚迪就开始研究新能源客车,e-Bus平台从1.0迭代到3.0,历经了17年。

和平台1.0需要解决“从无到有”的问题不同,e-Bus平台3.0开始思考如何做到“电比油强”。



比亚迪e-bus 平台3.0,也因此而诞生。

昨天的发布会上,比亚迪给出了的答案——把乘用车技术放在客车上。

在e-Bus平台3.0上,首次出现了“客车云辇A”车身控制系统,除此之外,还有全球首个客车全域1000V高压架构,能支持600kw快充。

这下纯电客车市场有的看了。

01

用“乘用车”技术降维打击

客车如何能做到“电比油强”,在发布会的现场,比亚迪商用车事业部总经理田春龙,用了多个维度来标定,主要从安全、舒适、经济、智慧等方面超越燃油客车。

首先就是在经济性上,e-Bus平台3.0搭载了电动客车中首个千伏平台,实现了高压架构革新,这也是全球首个量产的客车全域1000V高压架构。



这一架构将驱动、充配电、空调等全链路统统升级到了1000V,配备的1500V碳化硅功率芯片,同样也是全球量产最高车规级碳化硅功率芯片,效率高达99.84%,可以实现最高1000A的峰值电流。

除此之外,首创的客车1000V电驱桥,有两个峰值功率为150kW的电机,峰值扭矩高达21300Nm,而且通过拓扑优化、高性能材料等技术,电驱桥总成减重4.5%。

我们都知道,越是超高压的平台对于能源利用效率和在特殊环境下的续航表现提升越明显,再配合上七合一多热源耦合式热管理系统,效果就是整车综合能耗最大可降低18%,在-15°C低温环境下续航可提升50 - 80km。



在安全方面,相比于乘用车,因为客车的使用场景,动辄就是承载着数十人的人身安全,因此客车的安全性更是重中之重。

e-Bus平台3.0上,搭载了全球首创的客车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CTC),将刀片电池与底盘骨架深度集成,降重10%,整车质心降低19%,行驶更平稳,扭转刚度提升18%,而且这种设计使得电池包具备十层防护,能承受50吨重卡的碾压,超四倍国标挤压。



而且,其搭载的刀片电池,是行业同电量中最薄的客车电池包,厚度仅135mm,更薄的电池,也意味着整车可布置电池空间更大,续航更长。这也让率先搭载这一平台的全新客车C11,最高续航里程达到了730km,要知道这可是一台客车,这一成绩即便是放在乘用车中也毫不逊色。

而且,得益于一体式的CTC技术,不仅提升整车安全性,还优化了空间利用率,行李舱空间更大更平整,让比亚迪喊出了“油电同方”的口号,有着和燃油车比肩的7m³行李舱。

另外,在主动安全方面,e-bus 平台3.0更是搭载了两项首创的主动安全技术,其中一个还号称攻克了客车行业的“百年难题”。

其一,就是客车高速爆胎稳定系统(TBC),因为客车庞大的车身结构以及重量,在行驶中一旦遇到爆胎事件的发生,很难维持稳定的行驶路线,安全风险直线上升,这样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不在少数。



而TBC高速爆胎稳行系统响应时间达到毫秒级,在高速爆胎时,通过补偿横摆力矩,能做到智能降速不失控,爆胎稳定最高车速可达100km/h ,为行车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其二就是,驾驶员失能辅助系统2.0版本,在驾驶员突发紧急情况时,乘客可利用仪表台中的一键停车按键,一键触发12个安全配置,让车辆自动安全停车,自动触发远程报警和后台救援等。

最后则是舒适性,对于客车,大家的普遍印象就是“颠”,过个坑洼路面像过山车,而比亚迪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将乘用车上的云辇A技术,下放到了客车上。



首次搭载了新能源客车专属车身控制系统客车云辇A系统以及客车iTAC智能扭矩控制系统,让底盘、驱动、车身控制实现高效协同和智能控制,悬架高度调节范围达到±70mm,有效抑制车辆在加减速过程中的仰头和点头动作,在弯道中提供更好的支撑性,让乘客在连续颠簸路面也能感受到如履平地的舒适。

而且还支持“侧跪”功能,在停车时,降低单侧的车身,让乘客上下车更方便。

02

一辆怎样的客车

比亚迪全新客车C11就是基于这一平台的产物。

全新客车C11从充电安全、电磁安全、功能安全、高压安全、电池安全、消防安全六个方向,完成共32项安全认证试验,获得了行业首张六维安全认证证书。不久前,还在吐鲁番通过了-20℃~55℃环境温度的测试。



整车尺寸为10990×2550×3450mm,轴距5750mm,属于近两年市场火爆的11米级客车,能满足通勤、公交、旅游应用场景下的各种需求。

虽然是客车,但在设计层面上同样是由品牌全球设计总监沃尔夫冈·约瑟夫·艾格团队打造的,拥有行业最低的客车风阻系数,仅为0.329,前脸设计有两种样式,主要区别在前大灯上,有圆灯、和C形组合灯两种。



车内同样是两种内饰风格,中控台采用了悬浮贯穿式面板+三阶分层式设计,中控台设有功能按键、触控大屏、一键启动、换挡按键、车门开关和话筒槽等实用按键。

还搭载了 12 向司机调节座椅、手机无线充电、灯具一键智能巡检、手机远程开关空调车门、锁车空调不停的待机模式等多项功能,有意思的是,还引入了隐藏式氛围灯,让客车也有精致的感觉。

在客车尤为重要的底层行李舱容积上,得于电池一体化CTC技术,将电池与车架集成到一起,既节省车内空间,还能提升车身结构强度。

电池布置在行李舱下方,直接充当“底盘地板”角色,没有占用行李舱空间,舱内容积达到了7立方米,可以容纳105个20寸行李箱,实用性相当高了。



而且,搭载了行业里超宽的应急门,逃生宽度1000mm,超国标40%,推力为20N。

核心的动力方面,C11在电池规格上配备了五种容量,分别为184kWh、257kWh、311kWh、425kWh、593kWh,续航里程覆盖220km-730km。而且得益于千伏架构,全系标配两档集成桥,可实现25%最大爬坡度,最大起步坡度提升到了22%。

智能辅助层面,全新客车C11配备了重点信息系统(BSIS)、行政区域信息系统(MOIS)以及城市混合道路AEB等实用功能,此外还配有满电辅助制动功能,减少摩擦片磨损,长下坡避免刹车片过热。

自2010年第一台比亚迪新能源客车在长沙下线,再到现在基于e-bus 平台3.0打造的比亚迪全新纯电动客车C11,每款客车产品的发布,并非简单的产品线扩充和技术参数堆砌。

从1.0时代解决从无到有的问题,2.0平台发力客车安全领域,再到现在的超越燃油客车的体验,不难看出,比亚迪商用车藏着有意引领客车行业变革的意图。



比亚迪能这么做,自有其底气所在,自2008年投身新能源商用车研发以来,累计投入超过140亿,研发人员逾7000人。而且作为唯一掌握“三电一芯”新能源核心技术的企业,足迹遍及全球6大洲、7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400个城市,是首个成功进入欧、美、日、韩等汽车发达地区的中国汽车品牌。

或许是得益于集团的规模化效应以及垂直整合的优势,比亚迪才能将历经市场验证的成熟“三电”技术,给客车市场带来些颠覆性的技术体验。

比亚迪的技术,真是越来越有搞头了。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