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蓝鲨消费 杨硕
近日,西贝预制菜纷争沸沸扬扬,引发业内人士和消费者极大关注。
9月13日,即便罗永浩PK西贝事件告一段落,西贝创始人贾国龙承认我应对方式有错,改。做饭的围着吃饭的转,你说咋好就咋办。并表示要做一个透明的西贝,彻底向胖东来学习。
随后,有网友指出这段话还有后半段:罗永浩是网络黑嘴,是网络黑社会,太坏了。但他打醒了我,算变相的帮西贝进步。
预制菜,不可逆的餐饮行业潮流
早在数十年前,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就提出一个预言烹饪工业化将引发一场人类历史上的又一次产业革命。他认为,中餐的标准化与产业化或将如18世纪末的西欧工业革命一般,用机械和机械动力取代手工人力操作,甚至预言第六次产业革命将首先出现在21世纪的中国。
但中餐的标准化与产业化,最早是从西方学来的。上世纪80年代末,麦当劳、肯德基等西式快餐巨头进入中国,带来的不仅是汉堡和炸鸡,更是扮演了中国餐饮标准化和工业化的启蒙老师。
在它们进入中国之前,中餐的经营模式普遍是:1、高度依赖厨师,菜品口味由厨师个人技术决定;2、标准化程度低,比如没有精确的计量标准,盐少许、油适量全凭厨师经验;3、供应链原始,食材采购分散,品质不稳定,成本波动大;4、管理粗放,缺乏系统性的运营、服务和清洁标准。
而麦当劳、肯德基等西式快餐巨头,已经实现了极致的产品标准化设备可以傻瓜式操作,员工经过短期培训即可上岗,并且其规模化的采购,不仅有效控制了成本,也在中国扶持和培育了一大批本土供应商(如圣农等)。它们对供应商按照国际标准进行改造的过程中,带来了先进的种植、养殖、加工、冷链物流技术,也为中餐的标准化奠定了根基。
随后,一大批麦当劳、肯德基的学徒们开始出现,它们基于中餐的特性进行了一些标准化探索。1997年,真功夫率先模仿麦当劳模式,创立了中式快餐标准化体系:1、研发电脑程控蒸汽柜,解决了中式蒸制菜品标准化和去厨师化的难题;2、在产品方面,摒弃了复杂的炒菜,聚焦于米饭、蒸汤、蒸菜等更易于标准化的品类。
但实际上,火锅是中餐里最早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的品类,这是因为其品类的特性锅底统一配送、食材中央厨房预处理因此,小肥羊、海底捞在学习西式快餐供应链和运营管理的基础上,将中餐标准化推向了新高度,率先成为餐饮行业巨头。
西贝,败在预制菜?
作为此次事件的主角,西贝之所以在舆论方面一败涂地,并非败在预制菜产品,而是败在了错误的公关。回顾此次西贝预制菜事件,大致有以下几个关键节点:
1、2025年9月10日,罗永浩在个人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帖称:好久没吃西贝了,今天下飞机跟同事吃了一顿,发现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实在是太恶心了。
此言一出,立即引发网络热议。
罗永浩指控西贝:第一使用了大量预制菜,第二这种做法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对于一个消费者而言,在用餐后写下评论并转发朋友圈,吐槽一下饭店的体验,这是一个再寻常不过的事情。
但面对罗永浩的质疑,西贝创始人贾国龙迅速下场回应,他表示按照国家的规定,我们没有一道菜是预制菜。并强调,西贝遵循中央厨房预处理+门店现做的模式,并非简单的预制菜经营。自此,西贝预制菜事件迅速升级,贾国龙还表示将起诉罗永浩,并宣布西贝全国门店将开放后厨参观。
2、面对贾老板的硬刚,原本仅仅是开启日常吐槽模式的罗永浩来劲了,9月12日晚8:30,罗永浩在三个平台(微博,抖音,B站,账号名都叫罗永浩的十字路口)直播,同时在线人数迅速突破10万+,俨然成为预制菜行业的315。
而在贾老板宣布西贝全国门店将开放后厨参观后,多家媒体也纷纷实地探访西贝线下门店并进行直播。直播当中,后厨曾出现袋装冷冻鱼、袋装鸡汤等,网友看后纷纷表示质疑。贾国龙表示,我现在陷入自证清白循环。
3、9月13日晚,罗永浩发文宣布西贝预制菜事件告一段落。他期待预制菜相关的国家法规尽快出台,并表示要忙正事了。
随后(9月14日),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在某个行业群内的表态截图流出。贾国龙表示:我应对方式有错,改。做饭的围着吃饭的转,你说咋好就咋办。除了宣称西贝从今以后打明牌、向胖东来学习外。
但有网友指出这段话还有后半段:罗永浩是网络黑嘴,是网络黑社会,太坏了。但他打醒了我,算变相的帮西贝进步。
对此,罗永浩在直播中表示,我本来都想算了,结果他还没完了。从现在开始,我和贾老板的共同朋友,谁不要再来劝我,谁再劝我,我直接拉黑。这人完全不可救药。
9月15日0时20分罗永浩下播后,在社交平台发文并@西贝创始人贾国龙,称两人总是我说几句,你说几句,容易各说各话,希望两人当面来一次公平公正冷静理性的对话。
9月15日中午,西贝就预制菜事件发布致歉信。
至此,事情似乎终于告一段落,但西贝预制菜风波之所以引发大众关注,不在于预制菜本身,即便是罗永浩也在直播中表示我并不反对预制菜,而是因为西贝贾老板亲自下场,致使原本与消费者沟通的一件小事,演变成一场严重的公关危机。
然而,陷入预制菜风波后,在罗永浩和广大网友的连番攻势下,西贝在舆论场上还没看到获胜的希望,却已经在生意场上实实在在有了营业额下降,客流断崖式减少的影响。
在《中国企业家》发布的专访中,贾国龙透露,昨天(11日)和前天(10日)所有门店加起来,日营业额分别掉了100万元,今天(12日)我估计会掉200万元到300万元。
对于贾老板而言,纠结预制菜对错的争论并没有意义,并且营造舆论也并非自己擅长的事情。在30多年的餐饮创业生涯中,西贝和贾国龙积累的最大财富在于做事如何将一家现代化餐饮企业做大做强?
长期以来,作为中餐头部品牌,西贝一直探索餐饮行业的细分赛道和多元需求适配,形成从西北菜正餐到快餐市场,再到火锅、酒馆、宴会等多场景布局,旗下品牌如西贝莜面村、九十九顶毡房等,各具特色,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
然而,此次预制菜风波,也充分暴露出西贝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不畅,从而闹出了好大一场纠纷。许多消费者认可罗永浩的观点,认为餐厅使用预制菜本身无可厚非,但应明确告知消费者认为,也有网友吐槽西贝,根本没有现做的锅气,主要是还很贵。
而西贝学习的对象胖东来,却成功在商品和消费者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比如,胖东来也销售临期食品,但它会把熟食品、速冻食品、鸡蛋、酸奶、点心、豆制品等信息公示出来,接受顾客对于自己的监督,也增加了顾客对商家的信任。
在信息高度透明、消费者日益觉醒的数字时代,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早已不再仅仅是冷冰冰的交易,而是一种基于信任的共生。在此次预制菜风波中,西贝在致歉信中重点提到:西贝的生产工艺与顾客的期望有较大的差异,没有满足广大顾客的需求和期待,并提出了几项改进措施。
我们相信,以贾老板在餐饮行业的长期实践经验,以及西贝打明牌策略的实施,将会推动其在餐品、供应链、工艺技术等方面的提升,让消费者无须纠结是否预制菜都能吃得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