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当奥迪率先放下身段,这一刻BBA已没有退路

IP属地 中国·北京 钛媒体APP 时间:2025-09-17 14:23:15


上汽奥迪E5 Sportback

9月16日,奥迪E5 Sportback正式上市,23.59万元起,叠加万元保险现金权益后,定价直接下探至22万级区间。短短30分钟,大定突破一万台。

对奥迪而言,这不仅是一台新车的发布,更像是一场“自我革命”。在豪华品牌历史上,这是头一回有车型带着最激进的价格和最彻底的本土化,以这样的姿态“下场厮杀”。

要知道,在过去的十几年里,BBA的电动车普遍保持在30万元以上的高位定价,仿佛价格标签本身就是豪华的门票。奔驰、宝马、奥迪无一例外地在新能源转型中选择了保守——车是有的,但定价高企,体验未必领先。

E5 Sportback直接打破这一铁律:它不仅比肩甚至压低了特斯拉Model 3和小鹏P7的定价,而且以本土化供应链和全套智能化体验,展现出前所未有的诚意。

一句话总结,奥迪不再把“豪华”当成价格护城河,而是试图用诚意换取市场信任,传统豪华在新能源赛道开始真正意义上的放下身段 。

上汽+奥迪的加速试验场

奥迪和上汽的合作节奏堪称“德系豪华的中国速度”。在E5 Sportback上,研发、生产和供应链几乎实现了全面本土化,这在BBA当中是最彻底的案例。


上汽奥迪

首先是智能座舱。E5 Sportback搭载全新AUDI OS操作系统,由中国团队主导研发,基于高通8295芯片,交互逻辑几乎完全照搬智能手机的“所见即所得”。中央的“奥迪助手”则依托火山引擎大模型豆包,功能堪比车载版Siri,支持语音克隆与多轮对话,能在车控、导航、娱乐之间无缝切换。再加上类似苹果Touch Bar的奥迪智慧岛,坐进车里,几乎产生一种错觉:这仿佛不是一台德系车。

再看智能驾驶。奥迪是第一个与中国顶尖公司Momenta合作的豪华品牌,双方共同开发了行业首个“德系Driving DNA+端到端飞轮大模型”方案,而宝马据悉也已经和Momenta合作,这背后意味着德系豪华品牌已经开始彻底承认自己在智驾领域的自研失败。

更有意思的是,它创造性地提出了“辅助驾驭”的概念。柔和、敏捷、标准三种模式,让辅助驾驶不仅仅是解放双手的功能堆叠,而是尽量保留奥迪一贯的驾控质感。

如果说奔驰还在犹豫、宝马还在平衡,奥迪已经彻底把智能化的筹码押在了中国市场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把中国供应链与本土创新放在了核心。它承认了一个事实:中国市场不仅是全球最大的电动车市场,更是最苛刻、最挑剔的智能化试验场,E5 Sportback就是最新的尝试。

告别“电动车模板化”

随着技术的普及,接下来的新能源车在智舱和智驾方面的差异会逐渐减小,以智驾为例,奥迪不是与Momenta合作的第一个品牌,上汽的高端品牌智己与Momenta的合作只会比奥迪更深入,所以仅就智能辅助驾驶方面而言,它还无法形成独有的核心竞争力。

相比之下,设计似乎更能产生差异化的价值。E5 Sportback的设计语言源自五轮用户调研,融合了RS6的瓦罐比例与TT的轿跑线条,车身比例达到1.32的宽高比,整体视觉张力极强。

最吸睛的当属全球首创的星钻光幕:942颗LED灯珠通过微孔镭雕工艺镶嵌在车身前后,点亮时宛如一块会呼吸的数字水晶屏。有人调侃说,奥迪终于把自己“灯厂”的名号玩出了新高度。

性能层面,E5 Sportback搭载前后双电机,787匹马力、800Nm峰值扭矩,零百加速3.4秒。但奥迪并没有掉进新势力的零百竞赛陷阱。它真正想守住的,是百年积淀下来的quattro灵魂。

奥迪坚持把E5 Sportback的核心卖点放在电动版quattro身上,这当然是品牌基因的延续。但问题是,在电动时代,quattro是否还像燃油时代那样“独一无二”?如今双电机、四驱系统已经成为电动车的标配,从比亚迪到特斯拉,再到蔚来,几乎每个品牌都能在数据层面提供这些配置。

如果四驱只是等同于零百加速更快、雨雪更稳,那quattro的差异化价值就被稀释了。换句话说,奥迪需要解释清楚:quattro不只是一个历史符号,而是能在电动时代继续给用户带来无法替代的操控体验,否则就容易沦为营销话术。

中国速度之后,豪华的底线还在吗?

新能源产业有一个“速度定律”:谁跑得快,谁先赢市场。

但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安全与品质的妥协。过去几年,行业里已经不乏教训——某些新势力为了追求交付,缩短测试周期,导致电池事故频发,也有厂商为了赶工,用口碑换速度。

在这样的背景下,奥迪选择了一条看似矛盾的道路:既要中国速度,又要德系品质。E5 Sportback 诞生于上汽奥迪的AUDI智造基地,这是一座融合德国精工与中国智能制造的现代化工厂,自动化率超过70%,还引入了机器学习进行质量监控。

官方强调,这里和奥迪英戈尔施塔特总部一样,严格执行全球统一标准。从“两冬两夏”的极端环境测试,到德国总部实验室的灯光、空气动力学等关键性能验证,E5 Sportback被要求经历与传统燃油旗舰相同的苛刻考核。

这背后的逻辑是:豪华的根本不在于加速数据,而在于安全和可靠性。对于奥迪来说,把价格拉低到22万区间,并不意味着可以在品质上“打折”。它必须用更快的开发节奏回应市场,但同时要让消费者相信,“即便是22万的奥迪,也依旧是奥迪”。

然而,这条道路并不轻松。德系标准意味着开发周期长、测试环节多,这与中国市场讲究的“快上快迭代”天然存在冲突。如何在不牺牲安全性的前提下保持节奏?奥迪能否避免被卷进“交付至上”的陷阱?这是E5 Sportback在未来市场表现中必须回答的问题。

换句话说,E5 Sportback是奥迪的一次豪赌。它试图证明,中国速度和德系品质不是对立面,而是可以兼得。但这份“兼得”的信心,需要靠时间和市场来验证。

如果E5 Sportback能在未来几年保持低故障率与稳定口碑,那么奥迪就会在新能源豪华市场重新树立标杆;反之,它可能会陷入“价格打下来了,品质没守住”的双重质疑。

BBA在华格局的转折点

奥迪E5 Sportback的意义远不止于销量数字。它背后折射出的,是BBA在中国市场的格局变化。

奔驰仍在坚守高价路线,靠品牌溢价维系豪华姿态,但在新能源市场的渗透率不断下滑;宝马在电动化上节奏偏慢,智能化更是乏善可陈,新世代看起来很美好,但是国内量产尚需时日。相比之下,奥迪凭借E5 Sportback的本土化和激进定价,似乎在BBA当中领先了一些节奏。

这不仅是一次产品战,更是一场态度战。奥迪选择不再固守燃油车时代的定价逻辑和品牌神话,而是用中国市场的语言与玩家同场竞技。它让BBA没有了退路:要么学会以用户为核心,要么继续高高在上,慢慢边缘化。

E5 Sportback就像是奥迪写给中国市场的一份投名状。它把价格压到最低,把本土化做到最彻底,把智能化放在最前沿,成为第一个在新能源时代主动学习新势力、并反手制衡的传统豪华品牌。在新能源的江湖里,这像极了一个曾经高傲的老将,脱下厚重盔甲,重新学会用新的方式上阵杀敌。

未来的悬念在于:奔驰和宝马会不会跟进?如果不跟,奥迪或许会在新能源赛道率先收复失地;如果跟进,那BBA之间的竞争,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激烈。无论如何,E5 Sportback已经让豪华电动市场彻底改写了规则。

在这个意义上,奥迪的22万,可能比任何一台超跑的百万售价都更具颠覆性。因为它不仅动摇了特斯拉的基本盘,也让奔驰、宝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李玉鹏,编辑|李程程)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