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2025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举行。在此之前,腾讯曾交出了一份写满“AI”的营收净利双增半年报,在这份财报里,腾讯将AI能力“化整为零”用在了各项业务里。
而在本届大会上,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首席执行官汤道生详细解释了腾讯的AI战略,他表示,AI已经成为腾讯的“新业务基因”。
AI是如何“再造”腾讯的?对此,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在会后对汤道生进行了采访。
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首席执行官汤道生正接受采访。 企业供图
投入AI 如何以“最聪明”的方式花钱?
“BAT”三巨头中,腾讯曾在财报电话会中提到相比“ALL IN AI”,腾讯要以“更聪明的方式来花钱”。
如何平衡AI投入和产出的关系?汤道生告诉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AI还在投入期,毫无疑问需要持续做大力的投入,“但是要服务10多亿用户,这么大的群体,我们需要的算力是非常多的。也会迫使我们去思考,怎么更有效率,达到效果的同时,也以最优的成本来服务大家。”
过去一年,腾讯混元密集发布了30多个模型。汤道生表示,其中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如何以更低的部署和推理成本,实现更强的模型性能,从而加速模型在产业中的落地。
“我们对AI进行大量投入,除了研究如何针对场景解决用户的痛点,同时也会研究怎么能把AI的使用规模化,这也是国内很多模型厂商所采取的态度。”汤道生表示。
三年前,腾讯曾提出“宁要150斤的肌肉,也不要200斤的虚胖”。汤道生对此“旧事重提”,表示经过这几年持续聚焦核心产品和技术,“减脂增肌”,腾讯云已经成为云市场上极具竞争力的“健硕参赛者”。
他进一步解释称,过去非常多云厂商的收入构成,不仅仅是自己的产品,还包括一些集成的项目,甚至也会包含短信的服务,“当我们真正把收入构成打开,会发现里面有很多不同类型的类目,有一部分可能并不是腾讯云的核心能力,或者基于我们技术团队打造出来的差异化能力。对于非常同质化的,或是基于转售别人的产品来充当收入的,对腾讯云团队来讲长期而言不一定健康,所以‘减脂’就是坚决裁掉那些低质量的收入或者是不可持续的投入。”
“反过来,因为团队把更多精力聚焦在自研产品的打磨,包括云的底座、数据库、大数据平台等,我们在自研产品的收入增长是非常可喜的,也非常健康。我看到的是,客户对于数字化的需求在公有云和私有云上均持续递增。所以,腾讯云这几年,通过更聚焦自研产品、核心产品,有了更高质量的产品收入,即‘增肌’。”汤道生说。
元宝崛起 AI成为腾讯“新业务基因”
腾讯之所以如此看重AI发展,重要的原因之一是腾讯元宝在今年年初挟DeepSeek之势“异军突起”,收获大量用户,一举成为市面上主流的AI大模型应用之一,而腾讯看到这一点之后,开始不断将元宝的能力延伸至其他业务线,进行产品“联动”,如现在,用户可以在视频号、公众号等的评论区@元宝,还可以在微信中直接添加元宝为好友进行聊天。
9月16日,对于当前火热的罗永浩与西贝事件,有用户在某公众号文章的评论区内@元宝进行评论。
“我们不断地在探索元宝更多的使用场景,也会跟腾讯更多产品做结合联动,今天大家可以在微信上看到不同元宝能力的呈现。我们希望,元宝作为C端产品的重要智能化载体,持续跟更多不同的产品做联动,真正帮助客户在某一场景里满足需求。”汤道生说,元宝“最终它的规模能到多大,很大程度看用户对元宝是不是持续喜爱,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对于元宝未来的发展方向,汤道生表示,当前的形态可能是中间态,“我们内部,包括微信团队,经常有沟通什么样的用户体验最合适?到底用户希望哪种用户体验最能满足他们的需求?我们一直都在做讨论,而且也会做探索尝试和小范围的灰度测试,有一些功能可能就在未来的微信内出现,也有一些实验过后觉得不太满意,也可能会停留在打磨的阶段。未来大家也会看到微信跟元宝的融合形态会不断发展变化。”
据汤道生介绍,AI已经成为腾讯的“新业务基因”:腾讯元宝上线一年多,已经成为国内DAU排名前三的AI原生应用,用户现在每天向腾讯元宝的提问量,已经达到年初一个月的总量;IMA知识库文件数量已经突破1亿;QQ浏览器的AI月活数比4月增长了17.8倍。同时,AI也助力腾讯广告、游戏等业务实现双位数增长。
腾讯全面适配国产主流芯片
另外,腾讯在本次大会上宣布,腾讯已经全面适配国产主流芯片,并参与和回馈开源社区。软硬件协同全栈优化是腾讯云的长期战略投入,通过异构计算平台的软件能力,整合不同类型的芯片对外提供高性价比的AI算力。
汤道生对此表示,腾讯的确正在跟多家芯片厂商合作进行适配,“模型有很多种类,在不同场景下需要的芯片配置都不一样。我们也会持续跟多家厂商合作,我们聚焦做软件的部分、模型的部分和数字化技术,以非常开放的心态跟各家芯片厂商展开合作,针对不同场景寻找最合适的硬件,打造最合适的模型和工具。”
在他看来,芯片行业发展非常蓬勃,需求多种多样,“我们抱着非常开放的态度,也保持开放针对不同的场景,持续开展多方面的合作。”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罗亦丹
编辑 杨娟娟
校对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