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从成立到完成3亿美元融资仅用4年,这家公司如何在无人车赛道杀出重围?

IP属地 中国·北京 封面新闻 时间:2025-09-17 18:24:30

“自动驾驶中,随时停车,请保持车距。”8月29日,在位于江苏苏州的中通昆山城市运转中心,快递网点负责人杨会田在手机上点了几下,一辆货箱上印着“九识ZELOS”等字样,装着快递包裹的无人车从转运中心出发,自动驶向网点。沿途,这辆会等红绿灯、会变道、会礼让行人的无人车,吸引了不少路人的目光。



九识无人车

作为低速无人驾驶产业最先发展的赛道,城市无人配送刚起步就吸引了百度、京东、阿里等互联网大厂落子。而在这个过程中,一家名为“九识”的智能科技公司,自2021年8月成立至今,用不到4年的时间完成近3亿美元B轮融资,超7000辆无人车上路,总里程数超过3500万公里,成为中国成长最快的自动驾驶企业。

2023年5月,九识智能Z5作为全球首款L4级城配量产车型正式亮相。2025年5月,九识智能重磅发布E系列无人物流车平台及首款车型E6,仅1.98万元的起售价,更是在物流市场激起千层浪。



全球首款L4级城配量产产品——九识Z5系列下线

“九识”是如何在这条竞争激烈的赛道上杀出重围的?又将如何完成其全球化布局?近日,九识(苏州)智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庄立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解答。

创立九识智能

从送可乐到聚焦城配物流

初见庄立,他身着印有“ZELOS”标志的黑色T恤,没有刻板印象中技术男的木讷、不苟言笑,在公司里见谁都是笑呵呵的,让人几乎忘记他是这家公司的创始人之一。

创立九识智能前,庄立曾任职百度硅谷研发中心高级架构师,彼时百度启动自动驾驶技术布局,他也成为国内最早一批投身该领域的工程师之一,深度参与全球首个自动驾驶开源平台“Apollo”的研发。

2017年李彦宏亲赴硅谷与百度硅谷精英们探讨自动驾驶的未来,得出的结论是决胜的关键并非系统与框架,而是海量、多场景、高质量的数据。这个结论直接促成了Apollo系统的开源,也带来了中国自动驾驶生态的蓬勃。而中国复杂的地貌特征、气候环境、人车交互都为自动驾驶提供了足够丰富的动态场景。

“百度Apollo开源系统,为国内很多自动驾驶和无人车公司提供了基础,可以说中国的无人驾驶行业能快速发展、反超欧美,一方面源自中国在基础建设布局方面的持续投入,另一方面就是建立在这种鼓励开源、相互促成的社区氛围上的。”2021年7月已转战京东北美的庄立在组织架构调整中意外失去了硅谷的工作,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思考后他决定回国创业。在了解到苏州良好的创业氛围、对AI和自动驾驶产业的支持后,庄立2021年8月在苏州工业园区注册成立了九识。

虽然基于Apollo开源系统,九识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搭建出系统框架,但庄立也很快意识到了创业的难可远不止技术那点儿事。但他开朗坦诚的性格很快聚拢了在自动驾驶领域战斗过的老朋友们,比如九识现任CEO孔旗。在2021年秋结束了在硅谷的动荡与漂泊后,孔旗到上海与家人团聚,后来也在投资人与庄立的盛情邀请下,加入了九识。



九识无人车在最低零下27度、雪天凝冻气候下持续运营近180天

为何聚焦城配物流领域?按照庄立的说法,并非选择,而是一次次试验探索得出的结论,从最初确定做无人驾驶到聚焦物流,再到如今无人车多场景应用,“到现在我们也在探索,然后不停地升级。”

庄立表示,九识智能在创立初期走了不少弯路,甚至去承包物流网点;直到摸索后才意识到应该回到以商业可持续的逻辑获得数据,才能生存和发展。

九识无人车的第一个配送任务,是从前置仓到团长点,一趟送可乐的差事。路线不长,却让车辆第一次在真实路况下经受考验,也逼着团队修正算法、补齐硬件短板、优化整车系统。

市场反馈给了九识前进的方向,庄立表示,经过长时间积累,“客户的需求提出来之后我们就要改进,我们作为一个创业公司,作为一个需要用无人驾驶去改变生态的一个公司,肯定是要多听客户的需求,倾听市场的见解,来改善我们的产品和硬件。”



九识无人车行驶在城市中

手写的第一份合同

落地覆盖近300个城市和地区

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是九识卖出第一台无人车。2023年5月,九识智能Z5正式亮相,这是全球首款L4级城配量产车型,实现公开道路商业化落地。西安的快递老板老孙在网上了解到九识后,直接到公司要求看车、试车、谈价格,随后在办公室,拉着九识的财务和法务起草了九识的第一份手写合同。

“这份合同很重要,证明客户是认可我们的车辆,它是能够真正带来价值的。”庄立说,“客户通过了解九识的产品,发现其不仅能帮他们省钱,更能帮他们赚钱,所以他们愿意在遇到问题时反馈给我们,让我们改进产品,为他们创造更多的价值。”



客户正在进行Z5-2025款无人车装货

一年后的2024年6月,九识发布全球首个城市L4级低速全场景Z系列平台及车型,发布会当晚创造了5290台的单日订单纪录。截至2025年8月,九识智能累计交付超7000台,在快递物流KA客户(即通达兔、邮政)中市场占比76%。中大型尺寸车辆(≥5m³)市场占有率88%。最新数据显示,中国无人物流车市场中,九识智能占比已经超过70%。

今年8月,带着全球落地近300城的成绩,九识智能又推出了行业首款重载城配物流无人车L5,以1.8吨载重能力刷新城配无人车载重纪录。

目前,九识智能的产品已经落地覆盖近300个城市和地区,帮助客户降低运营成本平均66%,自动驾驶累计运营里程超3300万公里,预计2025年实现万台交付。

随着越来越多的无人车行驶在道路上,人们除了在社交平台发视频围观,安全问题也成为讨论的热点。

在庄立看来,安全性是无人驾驶的基础,其本质是数据积累能够达到一定的量级,每个案例的处理最终由模型或者规则给出相应措施,数据量和安全性处于相互交叠、相互提升的状态,“我们现在7000多台车每天收集这么多数据,其实是能够在各种复杂场景上,不管是大院子里、停车库,还是人行道上,都能够进行响应。”

获得“全球独角兽”称号

“未来生态会越来越多元”

2025年4月,九识公司完成近3亿美元B轮融资。2025年7月《GEI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2025》发布,九识智能获得“中国独角兽”称号;胡润研究院发布《2025全球独角兽榜》,九识智能获得“全球独角兽”称号。

事实上,早在2年前,九识就已经在为全球化做布局。2023年10月,九识与新加坡平价合作社签署合作协议,落地新加坡境内首个自动驾驶城市物流转运项目,并参与了新加坡TR-68自动驾驶规范技术标准的修订。



九识智能与新加坡职总平价合作社(供应链公司)合作项目落地新加坡首个无人货物转运项目

2年时间,九识面向海外市场,在日、韩,以及中东地区、欧美地区的国家均有物流无人车辆落地。

在全球化过程中,最大的考验是什么?

“了解客户需求,应该是最大的难点。”庄立表示,技术和数据并非难点,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复杂的道路场景数据,“你需要知道每个国家到底需要什么,比如中东国家需要自动驾驶去改善民生,比如阿联酋一大早就特别的热,还比如新加坡比较小,对车辆管制比较严,人力也非常稀缺,我们能帮他做什么?这就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谈及未来,作为九识联合创始人的庄立表示,无人车行业未来的生态一定会越来越多元,大家都会找到属于自己的细分市场,推动整个行业的蓬勃发展,“这个市场足够大,能够容纳很多玩家,因此我们更关注自身的实力,在技术上不断精进,近期与上海交大达成合作,在自动驾驶大模型、计算机视觉等前沿领域进行共同研究。”

公司在发展中还会遇到各种问题,比如界定路权与道路数据信息安全、如何在全球化运营中推动生态保护、如何应对发展中的诬告与中伤等等;而作为一个技术直男,庄立也坦言,“会把更多的事情交给兄弟们去做,我更想做自己喜欢的技术相关的事情。”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