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恒心
来源|博望财经
云锋金融凭借亮眼的资本市场表现,近日成为备受瞩目的焦点。
2025年9月15日,云锋金融交易大厅内的电子屏上闪烁着令人惊叹的数字:单日涨幅近20%,月内累计涨幅突破120%,今年4月28日以来,不到五个月已经涨幅约400%。这场资本狂欢的催化剂源自香港证监会在9月8日的一纸批文——云锋证券成功获批升级第一类牌照。
此次牌照升级具有里程碑意义,使云锋金融成为香港少数几家能够提供合规虚拟资产交易服务的持牌机构。投资者现在可以通过云锋金融的综合账户,无缝对接传统证券与虚拟资产交易。
01
市场反应与战略转型,牌照升级引爆价值重估
据官网显示,云锋金融是一家创新型金融科技集团,拥有证券经纪、资产管理、保险业务、金融科技业务板块,为个人、机构投资者和企业客户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旗下子公司持有香港证监会授予的1、4、9号金融服务牌照,同时通过控股万通保险国际持有香港保监局长期保险业务牌照及香港强积金核准受托人资格,已先后推出“有鱼股票”、“有鱼智投”、“云锋有鱼”系列移动应用程式(App)。
云锋金融获得虚拟资产交易资格的消息在资本市场引发强烈反响,股价与成交量的异动彰显市场对此次牌照升级的高度认可。
这场资本盛宴并非空穴来风。今年港股市场呈现出“沾币即涨”的奇特现象,凡是涉足数字货币领域的上市公司都获得了资本青睐。
战略布局早有预兆。云锋金融为进军数字货币领域做了充分准备,不仅委任复星集团联合创始人梁信军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梁信军在Web3区块链、人工智能和元宇宙等领域拥有丰富投资经验;还早在7月份就公布了将虚拟资产纳入财务战略的规划。9月2日,云锋金融公告已在公开市场累计购买1万枚以太币,总投资成本达4400万美元。这些举措表明云锋金融对虚拟资产领域的投入是全面而深入的,绝非短期炒作。
业务转型意义深远。云锋金融此次获得的牌照升级,使其能够在一个综合账户体系下为客户同时提供传统证券和虚拟资产交易服务。这种一站式服务模式不仅提升了客户体验,更创造了新的收入增长点。
云锋金融还与蚂蚁集团旗下蚂蚁数科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并对专注于现实世界资产(RWA)代币化的Pharos进行战略投资,展现出构建完整生态系统的战略野心。
总体而言,云锋金融通过获取虚拟资产交易牌照,成功实现了业务结构的战略升级,为其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02
业务协同与业绩支撑,双轮驱动构建价值基础
在积极布局虚拟资产的同时,云锋金融的传统保险业务表现出色,两大业务板块形成良好协同效应,为其价值增长提供双重保障。
传统业务根基稳固。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云锋金融上半年实现保险收入15.3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云锋金融权益股东应占净利润达4.86亿港元,同比激增142%。按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计算的股东应占盈利为4.9亿港元,同样实现142%的大幅增长。这些数据表明,云锋金融在创新转型的同时,主营业务保持了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保险业务表现尤为亮眼。新造业务年度化保费(APE)达22.22亿港元,同比劲增107%;新业务价值(VNB)达6.1亿港元,同比大增81%。总内含价值权益稳健增长至224亿港元,每股股东应占总内含价值权益为3.92港元。旗下万通保险国际的新业务表现突出,净营运利润达到6.96亿港元,同比增长21%。据香港保监局数据显示,2024年万通保险以28亿总保费排名香港险企第10名,市场份额1.3%,显示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双轮驱动模式形成。云锋金融的成功在于传统业务与创新业务的协同发展。保险业务提供的稳定现金流和利润,为虚拟资产等创新业务提供了资源支持;而创新业务的快速发展,则为其打开了新的增长空间,提升了整体估值水平。这种业务结构使云锋金融能够兼顾稳健与成长,既保持了财务基础的牢固性,又具备了未来增长的想象力。
人才与资源全面配置。云锋金融为支持业务转型,不仅在资本配置上向虚拟资产领域倾斜,还在人才引进和合作伙伴选择上做了精心安排。邀请梁信军加入董事会,与蚂蚁数科达成合作,都是这一战略的具体体现。
毋庸置疑,云锋金融通过传统业务与创新业务的有机结合,成功构建了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为其持续成长提供了强大动力。
03
政策环境与行业趋势,顺应潮流把握历史机遇
云锋金融此次能够成功获批虚拟资产交易资格,并在资本市场获得热烈响应,与香港虚拟资产合规化进程加速的大环境密不可分。
政策演变历程清晰。回顾香港虚拟资产监管政策的发展,经历了从限制到开放的明显转变。早期阶段,监管以风险提示和限制性监管为主,虚拟资产市场缺乏清晰、合规的发展通道。
自2022-2023年起,香港监管风向开始转变,推出了虚拟资产交易所牌照制度,向合规机构敞开大门,同时将投资者保护置于重要位置。到2024-2025年,监管政策逐渐成熟,允许更多持牌券商基于现有牌照拓展虚拟资产交易业务,推动“传统金融+虚拟资产”的融合发展。
监管意图多维解读。香港证监会的系列政策调整释放出明确信号:一是支持虚拟资产合规化与机构化发展,引导行业从无序走向有序;二是强化投资者保护机制,通过严格牌照审批避免风险外溢;三是借助政策优势,吸引全球资本、项目方及合规平台入驻,将香港打造成“亚洲虚拟资产中心”。
据香港证监会资料,目前已升级1号牌、可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的券商共47家,云锋金融是其中较早抓住机遇的机构之一。
行业发展空间广阔。虚拟资产与传统金融的融合正在全球范围内加速进行。机构投资者对数字资产的配置需求不断增长,传统资产代币化(RWA)呈现巨大发展潜力,合规交易平台成为连接传统金融与数字资产的重要桥梁。Web3.0和区块链技术的成熟为金融创新提供了技术基础,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在发展虚拟资产交易方面具有天然优势。
云锋金融准确把握了政策导向和行业趋势,通过提前布局虚拟资产领域,成功占据了市场先机,不仅在牌照申请上积极主动,在业务准备、人才引进、资源配置等方面也做了充分安排。这种前瞻性的战略布局,使云锋金融能够在政策放开的第一时间获得准入资格,并迅速开展相关业务,享受市场红利。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云锋金融积极探索金融科技和虚拟资产等新方向,但也面临着高管层过往问题的牵连、虚拟资产业务本身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较高的财务杠杆以及市场对其短期融资行为的看法等多重挑战。例如,此前云锋金融曾在2020年引入“太平系”高管张可担任云锋金融副董事长、行政总裁兼万通保险行政总裁,但次年8月,据中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披露,张可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调查。
随着更多机构入场,香港正在加速其“亚洲虚拟资产中心”的建设进程。云锋金融们面临的不仅是股价的短期波动,更是如何在这场金融变革中构建长期价值的挑战。
未来已来,传统金融与虚拟资产的融合正在重新定义金融市场的格局。至于云锋金融未来如何走,博望财经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