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马云和刘强东都盯上了微信这块肥肉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朱天宇 新浪财经 时间:2025-09-17 22:16:37

市场资讯

(新行情)

英雄所见略同。

出品 | 新行情 作者 | 李新

网传淘宝将上线微信小程序并支持免密支付

最近势头正猛的阿里,任何消息都牵动着市场的情绪。

近日,市场流传一则重磅消息:阿里巴巴集团与腾讯旗下微信正就一项深度合作展开磋商。

根据传闻,合作核心方向为淘宝计划在微信生态内上线官方小程序,这意味着用户无需跳转外部链接,即可在微信环境中直接完成商品浏览、下单乃至支付的全流程闭环交易。

作为合作的对等条件,淘宝或将向微信支付开放“免密支付”功能。此举被普遍认为将显著优化用户在跨平台交易中的支付体验,减少操作步骤,进而有望提升整体交易转化效率。

图源:小红书

若上述合作最终落地,将标志着中国互联网行业两大核心生态——阿里电商生态与微信社交生态,首次在核心交易链路上实现“双向打通”。

这一突破背后,是微信向淘宝开放其超12亿月活用户的超级流量入口,而淘宝则需让渡部分支付环节的主导权,打破此前电商交易与社交流量、支付工具间的壁垒。

不过,当前合作仍存在多重不确定性。

例如,双方在数据权限共享边界、交易分佣机制设定、交易风险防控责任划分,以及用户隐私保护标准等核心条款上,尚未对外披露具体细节。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免密支付”功能,其直接涉及用户资金安全与授权边界,需严格遵循金融监管要求,进行合规性设计与风险防控,这也成为合作推进中的关键考量因素。

此外,支付宝作为阿里巴巴生态内的核心支付工具,在淘宝向微信支付开放关键权限后,其在阿里电商交易中的角色定位、功能调整方向,同样是市场关注的焦点,目前尚无明确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阿里与微信合作传闻发酵前不久,微信电商生态的入口调整已率先落地。

前几日,京东购物公众号发布通知,明确微信“发现-购物”的京东入口将于9月30日关闭,并提醒用户通过“京东购物”小程序或微信钱包页继续使用服务。

图源:IT之家

这一调整早有预兆:今年7月起,微信发现页“购物”入口已逐步从网页灰度切换为“京东购物”小程序;8月底,部分用户的小程序内已收到提醒,确认入口从9月1日起启动“小程序搬家”。

图源:IT之家

从背景来看,此次关闭是双方合作合约到期后的正常动作——

2022年6月,京东与腾讯签订为期三年的战略合作协议,腾讯为京东开放“发现—购物”一级入口与“我—服务—京东购物”二级入口,京东则向腾讯发行对价最高2.2亿美元的A股,双方还同步在通信、广告、会员服务等领域展开协同。

图源:京东

随着京东与微信的一级入口合作落幕,市场难免将阿里与微信的合作传闻视为“接棒”信号——

对电商平台而言,微信超12亿月活的流量池与社交裂变能力,已是无法忽视的必争之地。

此前,京东借助微信入口拓宽了流量边界,如今淘宝若能实现微信生态内的交易闭环,将是对核心流量渠道的重要补充。

而对微信来说,无论是此前接入京东,还是如今传闻对接淘宝,本质上都是在完善电商生态的多元化布局,通过引入不同类型的头部平台,进一步激活小程序、支付等生态功能的价值。

不过,截至目前,阿里巴巴与腾讯双方均未就合作传闻作出官方回应,市场正密切等待正式确认或澄清。

但无论此次合作最终能否落地,从京东与微信旧合作到期、到淘宝与微信新合作传闻出现的脉络或许都说明了:中国互联网头部平台正逐步摆脱此前“筑墙自守”“流量壁垒”的竞争模式,转向探索“开放共赢”“生态协同”的新路径。

这一趋势若持续推进,或将推动行业迈入协作大于竞争、共生优于壁垒的新阶段,对电商生态重构与用户体验升级产生深远影响。

阿里巴巴动作频频

值得注意的是,今天(9月17日),阿里巴巴高开2.74%报157.7港元/股,续创近4年新高,港股总市值重回3万亿港元,今年来累计涨近100%。

截至2025年9月17日港股收盘,阿里巴巴港股报161.6港元/股,最新市值3.08万亿港元。

图源:百度股市通

阿里今年以来的股价暴涨,或许与其AI战略密不可分。

今年年初,阿里巴巴CEO吴泳铭明确提出:阿里巴巴未来的战略就是全业务AI化,未来三年,阿里将投入超过3800亿元,用于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总额超过去十年总和。这也创下有史以来,中国民营企业在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最大规模的投资纪录。

这一说法在阿里巴巴在8月29日发布的财报中有所体现:阿里云智能集团当期收入达333.98亿元,同比增长26%,增速创下近三年以来的最高水平,AI 技术对云业务的赋能作用持续凸显。

图源:阿里巴巴

从长期投入来看,过去四个季度,阿里巴巴在AI基础设施建设与核心技术研发上的累计投入已超1000亿元,为技术转化与业务落地提供充足资金支撑。

此外,阿里旗下核心业务也在通过AI技术拓展场景边界。

9月10日,高德地图重磅推出“高德扫街榜”功能,凭借对本地生活场景的精准切入,上线首日活跃用户便突破4000万,成为“AI + 本地生活”融合的又一标杆案例,进一步丰富了阿里AI生态的应用场景。

图源:电商派

更值得关注的是,9月12日,据媒体消息,阿里巴巴正推进一款全新人工智能芯片的研发工作,核心目标是填补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产品空白。

图源:华尔街日报

目前,该芯片已正式进入测试阶段,产品定位聚焦更广泛的AI推理任务场景,具备更强的通用性。

消息还称,这款芯片采用国内厂商代工模式,并与英伟达的芯片架构保持兼容,这一设计既符合本土化供应链需求,也降低了下游用户的迁移成本,为后续市场推广奠定基础。

再到今日,阿里巴巴在港交所公告,已于2025年9月16日完成发行本金总额约为32亿美元于2032年到期零息可转换优先票据,用于增强云基础设施及拓展国际商业业务运营。

图源:阿里巴巴港交所公告

根据公告,本次募集资金净额,约80%用于增强云基础设施,包括扩大数据中心、升级技术及优化服务以满足增长需求;20%用于拓展国际商业业务运营,重点进行营运投资以提升市场地位与效率。

显然,从芯片研发到云业务增长,再到全业务AI化的长期投入,阿里正构建“技术-业务-生态”的完整AI闭环,持续巩固其在国内AI领域的头部地位。

除了阿里巴巴的动作引发市场热情之外,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的动态也引发了关注——

据消息显示,马云于昨日晚间现身位于阿里B区的HHB音乐酒吧,同行者包括阿里高管邵晓锋。

当天,马云身着深色T恤搭配白色短裤,头戴白色鸭舌帽,整体状态轻松,神情愉悦。

图源:电商派

此外,更受行业关注的是,有知情人士透露,马云目前已开始重返阿里巴巴园区,其对公司业务的直接参与度达到近五年来的最高水平。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