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杨金祝
近日,成都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和成都高新区发展改革局联合举办清洁机器人场景创新对接会,活动聚焦清洁机器人从“试点示范”迈向“规模应用”的过程,针对落地成本高、场景适配难等核心瓶颈问题,邀请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及一线应用单位齐聚,开展务实对接,共商推广路径,为打造智慧环卫的“高新样板”凝聚力量。
活动现场
华高场景公司董事长李俊杰介绍,其“有鹿智能清扫机器人”已在管委会、铁像寺水街、天府长岛等多个区域完成三个月实地验证,作业质量符合保洁标准,单点可实现节省2-3名人工。目前正拓展至大源公园、交子大道等区域开展新一轮测试。
四川省人工智能研究院展示了水面保洁机器人的应用成果,该设备已在成渝地区部署9台,并于新川湖试点取得良好效果。未来拟联合本地头部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强化技术支撑。
会上,街道、部门和园区代表围绕配套服务、场景应用、合作模式与成本效益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提出多项实际需求。
清洁机器人
针对企业提出的问题,肖家河街道、西园街道、桂溪街道、芳草街街道等基层管理单位分别介绍了辖区内产业园区、公共区域等潜在应用场景;生态环境城管局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希望在成本可控基础上拓展清洁机器人知识库,实现“一机多用”;新城环卫公司和桂溪环卫公司则从实际应用角度,对机器人的道路驾驶适应性、固定清理模式等提出具体问题,企业方也逐一作出回应。
成都高新区发展改革局相关领导表示,场景赋能是企业新技术应用迭代的重要途径,建议在新建产业园区配套推广清洁机器人应用。
本次会议为技术供需双方搭建了高效沟通的桥梁,标志着成都高新区在推动智能机器人赋能城市治理、培育新质生产力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通过汇聚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多方协同,成都高新区正积极构建开放协同的创新生态,加速推动智慧环卫从 “试点验证” 走向 “规模应用” ,为成都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具身智能场景应用高地注入新动能。
(图据成都高新区发展改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