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9 月 17 日消息,据 DigiTimes 报道,受强劲人工智能(AI)需求推动,2025 年第四季度 NAND 闪存与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的合约价格预计将大幅上涨 15%-20%,打破了传统的年末降价格局。供应短缺促使云服务提供商积极备货,其中高堆叠层数的 3D NAND 产品已接近售罄。
业内人士透露,受机械硬盘(HDD)供应短缺影响,大型云服务提供商(CSP)已将其大数据存储需求从 HDD 转向高容量固态硬盘(SSD)。
最新报告显示,三星电子计划于 2026 年推出的最先进 V9 NAND(预计堆叠层数约 290 层)已接近售罄。该 3D NAND 产品凭借三大核心优势 —— 更高堆叠层数带来的更优成本结构、更快的读取速度以及单芯片更大的裸片容量,吸引了云服务提供商客户的强烈优先采购意愿。
目前,货源争抢已蔓延至主流的 V8 NAND 产品,这一现象也反映出近年来 AI 服务器的蓬勃发展态势。随着算力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数据存储能力”正成为 AI 技术下一阶段发展的关键需求。
近期,闪迪(SanDisk)与美光(Micron)均宣布上调 NAND 价格,这一举措表明存储厂商预计 2026 年市场容量供应将趋紧。美光的财年于 8 月底收官,其内部库存或已完成清理,而此时各大云服务提供商正逐步加大 2026 年的订单量。这一供需变化促使多家厂商提前释放后续涨价信号,提醒下游客户新一轮价格周期即将到来。
尽管四季度合约价格尚未最终敲定,但供应链方面预计,此轮涨价幅度肯定将超过个位数百分比。从 2025 年四季度到 2026 年一季度,合约价格每季度或上涨 15%-20%,这一趋势清晰反映出全行业面临的供应约束。
另有消息源透露,存储厂商近期已针对 10 月合约提出 10% 的涨价要求。据此推算,季度价格涨幅可能超过 20%,且 NAND 与 DRAM 的合约价涨幅基本相当。从现货市场表现来看,DRAM 的价格涨幅甚至可能比 NAND 更为显著。
NAND 市场在 2024 年第三季度曾陷入低迷,但自 2025 年第二季度起开始显现复苏迹象,这为相关供应链注入了信心。市场最初预计,在四季度至次年一季度这一传统淡季期间,存储价格将出现下滑,但 2025 年的价格走势显然成为了例外。
尽管消费者购买力未出现显著提升,但大型云厂商订单量明显增加的趋势表明,2025 年的存储价格上涨态势将从三季度延续至四季度,并有可能进一步持续到 2026 年一季度。2026 年全年价格预测仍保持乐观,市场预期各季度的价格上涨将与传统的三季度旺季顺利衔接。
随着 NAND 市场回暖,存储厂商已陆续启动涨价,整个供应链均从中受益。目前,多家存储模组厂商持有低成本库存,有望进一步享受市场红利。
NAND 控制器巨头群联电子(Phison)公布,2025 年 8 月公司利润实现大幅跃升,当月营收约达 59.34 亿新台币(IT之家注:现汇率约合 14.02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23.48%;税后净利润为 6.5 亿新台币(现汇率约合 1.54 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激增 49 倍。这一业绩表现反映出群联电子聚焦非消费市场的战略布局及研发投入所带来的积极成效。
群联电子表示,公司将继续加强与 NAND 存储厂商的合作,确保供货能够满足全球客户多样化的应用需求,并把握市场复苏所带来的增长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