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第二次工业革命,被誉为电气化时代,其主要标志之一就是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
1876年,德国人奥托发明了四冲程发动机,标志着现代内燃机时代的到来。奥托不仅被誉为内燃机之父,也为现代汽车工业发展的奠基人。
中国内燃机起步晚
我国的汽车和内燃机工业起步较晚。从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苏联援建的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创建开始。
到上世纪80年代上海大众等合资车企的兴起,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直到2009年,中国汽车产量突破1000万辆,超过了美国成为全球第一汽车制造国家。
但是,一直以来国内的汽车发动机的主流供应商,基本还是大众、丰田、三菱、康明斯等企业,特别是在汽车发动机方面。
回忆一下曾几何时,德、日和美系的合资汽车品牌,基本都使用其自家的发动机。而国产的自主汽车品牌厂商,很多使用的航天三菱或东安三菱的合资发动机。
中国内燃机已全面逆袭
现代内燃机已经诞生150年了,甚至几年前国内的汽油发动机市场,还是大众、丰田等德日系厂商主导。
不过,近日中国内燃机协会发布了,2025年1-8份我国内燃机行业的销售数据。数据显示,我国无论是在多缸柴油机,还是多缸汽油发动机方面,国产发动机都已经占据了领先地位。
时至今日,我们终于可以喊出:中国汽车发动机,终于告别德、美、日时代了!
柴油发动机方面
柴油发动机可划分为:单缸柴油机和多缸柴油机。其中,单缸柴油机技术水平要求不高,主要应用在农机上,一直都是国产发动机占主流。国内排名前5的厂商是常柴、常发、四方、三环和金飞鱼。
汽车用的都是多缸柴油机,主要是重卡、中卡、轻卡、客车、皮卡、越野车、工程机械、船舶、发电等领域。2025年1-8月我国多缸柴油机销量为275万台,其中商用车使用量为131.4万台。
10大多缸柴油机厂商
国内多缸柴油机销量前三位的厂商分别是:潍柴控股、玉柴集团和云内动力,市场份额分别为18.19%、14.31%和8.56%。
多缸柴油机销量进入前10位的合资厂商有2家,包括东风康明斯(第6)和江铃汽车(第7),市场份额分别为5.32%和4.66%。这两家厂商的产品主要应用在重卡、轻卡、皮卡、轻客等领域。
此外,进入行业的前10的多缸柴油机厂商,还有安徽全柴(第4)、浙江新柴(第5)、解放动力(第8)、上海新动力(第9)和蜂巢动力(第10)。
可见,在多缸柴油机市场,国产发动机制造厂商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位。与此同时,国内商用车品牌,也基本都是自主品牌(福田、解放、东风、重汽、陕汽、宇通、金龙等)。
汽油发动机方面
相比于柴油发动机方面的强势表现,我国的多缸汽油发动机,逆袭的时间要来的晚的多。
在新能源汽车时代到来之前,国内的乘用车市场合资品牌的销量是占主导地位。无论是大众、丰田、本田、日产、通用、福特等主机厂商,都有自己的发动机工厂,肯定是采购自己的产品。
并且这些企业大部分都有上百年的发动机技术积累,在燃油经济性、动力性、可靠性等方面,一直都领先于起步较晚的自主品牌发动机。
不过,随着以奇瑞、长安、比亚迪、吉利等车企的崛起,在汽油发动机方面,也开始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渡。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时代到来后,国产汽车凭借着插电式混动技术的领先优势,率先打造了插混专用发动机,并一举实现了逆袭。
数据显示,2025年1-8月份,国内多缸汽油机累计销量为1344.1万台,其中应用在乘用车上的有1303.49万台,占比近97%。
10大多缸汽油机厂商
国产多缸汽油机销量前3位的厂商,也全部都是国产厂商,包括:奇瑞汽车、比亚迪和吉利动力。它们的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了14.07%、10.02%和9.29%。
合资汽车的发动机厂商有4家入围,包括:一汽大众(第4)、上通五菱(第8)、广丰发动机(覅9)和上海大众动力总成(第10)。
此外,长安汽车(第4)、蜂巢动力(第5)和小康动力(第6),也入围多缸汽油机销量的前10位。
最后
总的来看,2025年前8个月在我国的发动机市场上,国产内燃机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地位。其中,柴油机方面10强企业占据了8席,汽油机方面10强占据了6席。
现代内燃机工业发展150年来,中国发动机厂商在国内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实现了市场占有率的逆袭的背后。
一方面,离不开是中国内燃机人数十年如一日的努力;另一方面,也离不开新能源汽车时代的技术冲击,而中国汽车和内燃机厂商抓住了时代的风口。
随着纯电汽车渗透率的提升,不少全球汽车大厂,都在减少甚至要停止新发动机的研发,相信汽车用内燃机的销量将逐渐下降。
在这个汽车内燃机日暮的时代,我们看到了国产发动机的后来居上,多少有些复杂的感情在里面。就好像努力了几十年,我们终于赶上了,但是这个赛道却要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