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东西(公众号:chedongxi)
作者 | Juice
编辑 | 志豪
日前,2026款岚图梦想家(参数丨图片)正式上市。
2026款岚图梦想家的动力系统进行了大幅升级,首搭岚海智能超混系统,在续航方面,2026款梦想家搭载的62.5度大电池带来了350km CLTC纯电续航。
▲2026款岚图梦想家
智能化方面,2026款岚图梦想家也搭载了华为ADS 4与鸿蒙座舱5。
动力系统和智能化系统两方面的升级,也收获了用户的青睐。根据岚图汽车官方公布的数据,2026款岚图梦想家上市18小时后,大定突破10000台,其中乾崑Ultra版本的订单占比超过了50%。
▲2026款岚图梦想家上市18小时后大定突破10000台
在发布会结束后,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CEO卢放、岚图汽车CBO、销售公司总经理邵明峰也接受了车东西在内的媒体采访,分享了更多车辆开发背后的故事。
1、与华为合作是彼此赋能
邵明峰认为,岚图和华为的合作是真正的强强联合。
▲岚图汽车CBO、销售公司总经理邵明峰
他认为,一个强劲的大脑需要强健的肢体配合,岚图在平台架构、整车安全等方面的能力可以将华为乾崑辅助驾驶的性能发挥到极致。
举个例子,同样是采用了华为乾崑辅助驾驶的车型,目前只有岚图可以做到零百刹停130公里的上限,这正是背后岚图造车实力的支撑。
另一方面,邵明峰也认为,岚图和华为的合作是彼此赋能。华为在辅助驾驶和智能座舱方面给岚图带来了赋能,但岚图也凭借出色的销量和市场表现给华为辅助驾驶系统提供了优质验证平台和传播声量。
卢放认为,岚图和华为的合作是长期的合作关系。从结果上来,岚图FREE+、岚图梦想家已在各自细分市场成为TOP级车型,也让更多用户感受到了华为辅助驾驶的魅力。
▲岚图汽车CEO卢放
岚图有信心和底气,可以把和华为的合作做得比其他品牌更出色。
2、订单增长很快,产品升级是与用户沟通的结果
从今年7月份开始,岚图汽车基本上1个月发布一款新车,预计发布五款新车,现在已经发布了3款,目前还有两款车没有上市,一个是岚图追光L,另一个是一辆大六座的SUV。
邵明峰表示,从流量上来看,这几款车的关注度都非常高,但是从终端来讲,确实面临着压力,一方面渠道铺得还不够,另一方面人手不足。
此外,目前车辆的订单量也比较大,工厂也在加班加点,尽早将车交付到用户的手中。
卢放表示,岚图汽车的每一代产品都和用户进行了深度沟通,紧密围绕实际用车场景。
邵明峰说,岚图在开发这一代岚图梦想家时,紧紧围绕用户全场景需求,推出了智能超混车型,拥有超长的纯电续航和综合续航,充电效率也大幅提升。
车主平时在高速上找充电桩并不难,但是在节假日抢充电桩可能引发焦虑。岚图梦想家仅需10分钟左右即可充电至80%,用户去一趟卫生间、买杯咖啡的时间,电量就补充得差不多了。即便遇到排队,超长综合续航也会降低用户的焦虑。
3、岚图坚持反内卷,企业要有造血的能力
卢放说,岚图从始至终坚持反对内卷,反对坚持价格战。这不仅是企业经营的必需,也关系到岚图能否持续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
因此,岚图内部对所有产品都有明确的毛利和盈利能力要求,要求每个产品都有造血的能力,没有利润靠持续的输血是不健康的。
尽管如此,岚图也不会定过高的价格,而是综合考虑市场与用户的接受程度,通过一个合理的价格和合理的利润,实现可持续发展。
日前,工信部等八部委推出的相关政策和指导文件,岚图方面非常支持,会坚定的落实相关的指示。
4、大车也可以有小车的驾驶体验
2026款岚图梦想家作为一款MPV,如何让用户开的更加轻松是岚图方面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邵明峰说,在2026款岚图梦想家上有两个功能可以大幅降低开大车的难度:后轮转向和华为ADS 4辅助驾驶。
在用户正常开车的时候,可能不会感觉到这是一款大车,但是在调头、倒车、地库会车等场景下,大车确实会比较难。但有了后轮转向之后,转弯半径大幅减小,开起来就像小车一样灵活。
在华为ADS 4辅助驾驶的加持下,2026款岚图梦想家的泊车能力进一步提升,“离车泊入”可以直接完成泊车;端到端的记忆泊车功能也可以直接帮助用户完成泊车。
这两个功能将会解决很多用户的焦虑。
5、不为了出海而出海,要构建全面的出海体系
在产品出海方面,卢放表示,东风集团及旗下多个品牌已在海外进行市场拓展与品牌展示,岚图也制定了相应的出海战略以支持集团全球化布局。
去年,岚图已经发布了“6655”出海战略,目前仍在坚定推进。岚图的出海不是简单的设立“国内50%、海外50%”的比例指标,而是更注重在全球不同区域实现渠道落地和品牌运营。
真正成功的出海必须建立在对海外市场的深入理解之上——包括用户习惯、法律法规、购买方式等,不能为了“走出去”而走出去,岚图希望实现在地化品牌运营与服务能力。
6、极限试车是为了测试车辆性能上限
车企高管目前都在进行个人IP的打造,岚图也在这方面有布局,几位高管都开通了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
卢放认为,开设社交账号的初衷并非成为“网红”,而是希望建立与用户直接、平等沟通的桥梁。高管走上前台,是为了打破企业和用户之间的隔阂。
对于此前多次进行极端场景下的产品测试,卢放认为这主要是希望以用户视角验证车辆在真实路况下的表现,而非仅仅展示极限工况下的参数。
而在封闭场地内进行的严格极限测试,都是在充分保障公共安全的前提下,用于验证车辆的性能上限。
卢放说,不少车企的高管都会亲身参与测试,这样可以为用户提供可信的参考,帮助他们理解车辆的真实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