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正加速向通用人工智能演进,百万亿参数或成超越人类智能的关键奇点”“ AI技术对医药、游戏、汽车等社会关键行业的赋能作用,展现技术落地实效”……在近日举行的2025广州互联网+新经济大会上,政府代表、学术专家、企业领袖等各界嘉宾共同探讨数字经济发展新趋势、新挑战与新机遇。此次大会发布了2025广州数产融合典型案例、广州市“5G工厂”名录,并启动寻找2025年度“广州数字经济先进工作者”。
2025广州数产融合典型案例发布。
广州市“5G工厂”名录发布。
AI引领智能化赋能产业升级
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规模持续攀升,作为核心引擎城市的广州正以“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核心蓝图,加速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跃迁。《广州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5)》显示,广州数字经济综合实力持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2024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首次突破4000亿元大关,达到4470.30亿元,同比增长9.8%。
作为2025年广州市网络安全宣传周系列活动之一,2025广州互联网+新经济大会由广州市委统战部、广州市委网信办、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广州市工商业联合会、广州市总工会指导,广州互联网协会、广州计算机学会联合主办,以“数启湾区·智融百业”为主题,紧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聚焦“数产数智深度融合”与“绿色化转型升级”,以“人工智能+”为牵引,致力于为千行百业赋能。
在以《人工智能最新研究成果及发展趋势》为主题的分享中,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陈俊龙教授聚焦人工智能前沿发展,强调大模型正加速向通用人工智能演进,百万亿参数或成超越人类智能的关键奇点。在此进程中,国产大模型的崛起成为亮点,头部企业正积极发布算力平台以强化训练优势。国家层面的“人工智能+”行动纲要及夯实八项基础支撑为产业筑牢根基。展望未来,产业发展将呈现多元趋势:Token经济学、云边智能协同、大健康、低空经济、具身智能(泛在智能)与情智机器人以及数字平行人等方向将深度融合,驱动经济社会深刻变革。
天翼云、明珞装备、华为云、有米云、Fordeal、谷歌等业界大咖齐聚一堂,以人工智能+为引擎,深入探讨新型工业化智造转型,区块链技术在构建可信数据空间、促进数据资产化的应用前景,数字贸易作为新引擎正推动企业全球化开拓航海蓝图,直击企业在网络法治领域的核心痛点、共建清朗网络空间,展示AI技术在各领域的创新应用与实践成果。
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陈俊龙教授作主题分享。
构筑数字产业发展新生态
在全球产业格局深刻重构、数字经济成为区域竞争新焦点的背景下,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升级,以治理创新护航健康发展。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管一级调研员史春风提到,广州正全力贯彻“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战略,依托“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目标,积极推动产业互联网在传统特色产业中的深度应用,已初步形成生产制造侧、销售侧反向、全产业链及基座侧四大赋能模式。
广州互联网协会理事长、广州电信副总经理张晖表示,协会已持续服务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发展18年,始终致力于搭建政企沟通桥梁、促进行业交流合作。今年,协会荣幸成为中央网信办首批“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立法联系点”之一,将汇聚各方智慧,促进网络法治环境建设,推动网络强国建设。
在“数字贸易”专题会分会场中,广州市工商业联合会副局级干部李洁明提到,当前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日新月异,正在重塑全球贸易格局与商业形态。数字贸易作为数字经济时代对外贸易的新形态、新引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打破地域界限,连通全球市场,为各类市场主体开辟前所未有的增长空间和出海航道。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袁炯贤(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