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讯(记者 朱俊熹)在9月18日开幕的meta Connect年度开发者大会上,三款智能眼镜新品相继亮相,包括升级后的第二代Ray-Ban meta AI眼镜、专为高强度运动设计的Oakley meta Vanguard,以及其首款内置显示屏的meta Ray-Ban Display。
活动一开始,现场大屏就通过meta创始人兼CEO马克扎克伯格佩戴的meta Ray-Ban Display眼镜,实时转播他从后台走向舞台的第一视角画面。在视野右下侧,不仅可以显示音乐播放界面,还会弹出新收到的图文信息。在行走过程中,扎克伯格没有掏出手机,仍然轻松地回复了其中几条。
然而在登台后的演示环节,meta的智能眼镜新品便频现翻车。先是在展示Live AI实时交互功能时,第二代Ray-Ban meta眼镜多次无视佩戴者的语音指令,给出重复性的回答,导致演示草草收尾。随后,扎克伯格试图通过meta Ray-Ban Display接听视频通话,却因为眼镜屏幕上未显示接听按钮而失败。整个事情的讽刺之处在于,你花了多年时间开发技术,结果当天的WiFi却拖了后腿。扎克伯格自嘲道。
据meta官方介绍,meta Ray-Ban Display搭载的是全彩色、高分辨率显示屏,并非始终处于开启状态,在用户需要时才显示。混合使用下,眼镜电池续航可达6小时,配备的便携充电盒总续航时间则达30小时。和当前许多智能眼镜通过手机或戒指进行交互不同,meta的新款显示眼镜配有肌电图腕带,可将肌肉活动产生的信号转化为眼镜指令,用户只需通过细微的手部动作即可实现滚动、点击等操作。
一位国内AI眼镜企业高管对蓝鲸科技表示,meta之所以要做全彩显示的智能眼镜,与其产品定义密切相关,会更偏向娱乐、日常生活场景而非效率工具,因此需要较强的交互性和更好的观看体验。为了实现全彩显示,meta需要承担更高的成本,不得不做出一些牺牲。例如,meta Ray-Ban Display采用单目显示而非双目;FOV(视场角)仅20°,也会导致用户看到的屏幕视野相对较小。
meta Ray-Ban Display不一定是一个商业上会非常成功的产品,但至少让我们看到了很多新的交互可能性。该高管称。他认为,该款产品所搭配的神经腕带能够为AI眼镜厂商提供一种新的选择,探索是否可以用更隐蔽的方式来自然、流畅地操控眼镜产品。
meta Ray-Ban Display的起售价为799美元(约合人民币5676元),包括眼镜产品和meta神经腕带。将于9月30日起在美国的部分实体零售店发售,计划2026年初再拓展至加拿大、法国、意大利和英国。相较而言,第一代Ray-Ban meta的起售价为299美元,新推出的第二代眼镜产品的起售价为379美元。
2023年9月面世的第一代Ray-Ban meta,被普遍认为是智能眼镜行业的重要里程碑。雷朋母公司EssilorLuxottica在最新财报中指出,Ray-Ban meta眼镜的销量同比增长超过三倍,亦推动公司今年上半年总销售额同比增长7.3%。2024全年,该眼镜的全球销量达100万副。另据国际数据机构IDC,预计2025年全球AR/VR头戴设备及无显示屏智能眼镜的出货量将增长39.2%达1430万台,主要受到Ray-Ban meta系列的推动。
在Ray-Ban meta用百万级出货量验证了市场需求后,此类不带显示屏、搭载AI助手及摄像头、设计简约时尚的产品路线就吸引了多家厂商下场追赶,期望能复刻meta的成功。以国内智能眼镜行业为例,百度、小米等大厂陆续推出了类似的AI眼镜产品,雷鸟创新等创企更一度喊出Beyond meta的口号,希望设计出全面超越meta的产品。
扎克伯格曾表示,像Ray-Ban meta这样不带显示屏的眼镜,只是在全息显示技术成熟之前,一种先满足市场需求的实惠形式。从长远来看,市场上将并存两种产品形态:追求极致体验的全息眼镜,以及注重性价比、专为AI体验优化的简约眼镜。此外还会出现一系列介于两者之间的产品,就像这次推出的meta Ray-Ban Display。
在前述AI眼镜厂商高管看来,对于meta Ray-Ban Display这款带屏的新品,很难像前代产品那样引发大规模的复刻潮。一方面在于其高售价设立了门槛,受众群体相对较小,出货量有限,不会吸引大量厂商追逐。另一方面,带屏的显示技术难度远高于单纯的拍摄功能,即使想要跟进,也面临着较高的技术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