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中金:机器人大模型为具身智能破局关键 产业重心转向“小脑+大脑”系统研发

IP属地 中国·北京 智通财经 时间:2025-09-19 10:19:23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金发布研报称,机器人大模型是破解传统机器人控制瓶颈、迈向通用具身智能的关键路径。当前行业主要基于大语言模型、自动驾驶大模型及多模态大模型探索的发展方向,产业重心已转向“小脑+大脑”系统研发,而不同企业在研发与商业化路径上存在差异。该行认为只有极少部分具备全栈技术能力、资源整合优势与长期主义战略的企业,未来将通过收敛技术路径,最终定义“具身智能”的核心标准。

中金主要观点如下:

机器人大模型助力通用具身智能发展

传统机器人在任务、场景和数据方面存在较强的专一性,泛化能力较弱,难以应对复杂环境,更偏向“人形机器”的属性。相比人类学习,机器人在集体学习效率上具备优势。目前行业已形成共识,即机器人大模型可通过融合视觉、触觉等多模态信息,弥补机器人在“物理常识”方面的不足,是推动产业向通用具身智能迈进的重要路径之一。

现有成熟模型应用于机器人存在局限

大语言模型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虽发展成熟,能提供专业的信息咨询与方案建议,但暂无法直接解决机器人物理操作问题,且存在“幻觉”现象,在与机器人技术整合过程中也面临困难。自动驾驶模型与机器人在感知、决策、执行的底层技术上有相通之处,但机器人面临的场景更复杂、对通用性要求更高,自动驾驶领域存在的极端场景泛化不足、安全冗余失衡等问题,机器人目前也难以有效突破。

商业化路径选择与企业能力边界待明确

商业化进程中,“硬件优先”(由车企、机器人企业主导)与“模型优先”(由AI企业主导)两种路径各有特点与优势。受场景复杂度、技术门槛以及商业回报周期等因素影响,多数企业可能会聚焦于特定垂直领域,实现该场景下的“通用/柔性”应用;该行认为,仅有少数具备全栈能力的企业,有望进一步突破至“具身智能”层级。

风险

技术尚未成熟,市场竞争激烈,行业政策待完善。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