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美股四指数齐创历史新高,英特尔创1987年来最大涨幅

IP属地 中国·北京 华尔街见闻官方 时间:2025-09-19 10:22:00

在消化了美联储周三的复杂信号后,市场周四重拾涨势。

投资者最终将美联储的行动解读为“降息周期已经开启”,这为风险资产提供了支撑。

而英伟达宣布向英特尔投资50亿美元,英特尔股价飙升并带动芯片板块走强,三大美国股指和小盘股指将近四年来首次集体收创新高。小盘股指数收涨2.51%。


标普500指数收涨31.61点,涨幅0.48%,报6631.96点,突破9月15日所创收盘历史最高位6615.28点,成分股英特尔涨22.77%领跑。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收涨124.10点,涨幅0.27%,报46142.42点,突破9月11日所创收盘历史最高位。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纳指)收涨209.399点,涨幅0.94%,报22470.725点,时隔两天再创收盘历史新高。 纳斯达克100指数收涨231.207点,涨幅0.95%,报24454.894点,时隔两天再创收盘历史新高,英特尔领跑一众成分股。

芯片指数反弹超3%。英伟达涨3.5%,英特尔飙涨近23%,创1987年来最大涨幅。特斯拉逆市跌逾2%。中概指数跌近2%,阿里跌超2%。联邦快递盘后一度涨超7%。

美失业数据后,美债收益率创近两周新高。离岸人民币盘中跌200点失守7.11,跌离11个月高位。比特币一度逼近11.8万美元。黄金原油两连跌、盘中跌超1%。

英特尔为何创1987年来最大涨幅?

消息面上,英伟达斥资50亿美元入股老对手英特尔,并将与其联合开发面向PC与数据中心的芯片。

这一出人意料的合作,不仅为陷入困境的英特尔注入了新资金,也凸显了计算产业格局的剧烈变化。

根据双方周四披露的协议,英伟达将以每股23.28美元购入英特尔普通股,较前一日收盘价折让约6.5%。截至周三收盘,英特尔市值约1160亿美元,此次交易意味着英伟达持股不足5%。相比之下,英伟达的市值已超过4万亿美元,是全球半导体行业的绝对主导者。

双方合作内容方面,英特尔将在新一代PC芯片中引入英伟达的图形处理技术,并为基于英伟达硬件构建的数据中心产品提供处理器支持。尽管具体产品上市时间尚未确定,两家公司强调此次合作不会改变各自的独立发展战略。

消息公布后,英特尔美股盘前一度暴涨30%,英伟达的另一个竞争对手AMD跳水,跌幅超过4%。截止周四收盘,英特尔大涨22.77%,创1987年来最大涨幅。


这笔资金注入对英特尔意义重大。近年来,英特尔在高性能芯片市场节节败退,无法凭借现有业务独立承担先进制程研发的巨额投入。

就在过去几个月,英特尔已先后获得美国政府约10%的持股支持、日本软银20亿美元的战略投资,并通过出售资产加速融资,特朗普也亲自充当推销员。

英伟达的加入,进一步稳固了这家老牌芯片巨头的资金链。

这场“联姻”使得昔日的劲敌关系发生转变。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声明中表示:

“这一历史性的合作,将英伟达的AI与加速计算堆栈,与英特尔的CPU和庞大的x86生态紧密结合。我们将共同扩展生态系统,为下一代计算时代奠定基础。”

根据声明,双方合作内容包括:

英特尔将在PC芯片中整合英伟达的图形处理单元,以更好地与AMD竞争;在数据中心领域,英特尔将为英伟达的AI集群提供通用处理器,补充后者加速芯片在通用计算上的不足。

英特尔首席执行官陈立武(Lip-Bu Tan)表示:

“感谢英伟达的信任,x86架构数十年来一直是现代计算的基石,我们将继续推动创新,满足未来的计算需求。”

英伟达目前仍在使用Arm技术设计自家处理器,并强调这一计划不会改变。

事实上,早在2022年,英特尔的营收还超过英伟达两倍。然而,随着AI浪潮来临,英伟达凭借提前布局的加速芯片与软件生态占据领先地位,今年预计营收将达到2000亿美元,其数据中心业务单独规模已超过其他任何一家芯片公司的总销售额。相比之下,英特尔在AI计算和先进制程上落后,被迫依赖台积电生产高端产品。

在新任CEO陈立武的带领下,英特尔正推行更开放的战略,主动寻求合作,并向外部公司开放工厂产能。此次携手英伟达,被视为其务实转型的重要一步。

伟达CEO黄仁勋在与英特尔CEO陈立武联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双方的新协议专注于新款定制芯片开发,特朗普政府并未参与达成这一合作关系。

黄仁勋透露,英伟达和英特尔的工程师团队已合作一年时间,两家公司的合作协议将为英伟达打开笔记本电脑市场的新领域,使英伟达成为英特尔服务器CPU的主要客户。他预计投资英特尔的回报将是巨大的,合作关系将解决250亿至500亿美元的市场机会。

作者鲍奕龙、张雅琦、卜淑情

热闻推荐:

⭐星标华尔街见闻,好内容不错过

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不代表平台观点,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独立判断和决策。

觉得好看,请点“在看”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