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缎
盟科药业的一则定增公告,打破了长假前医药圈的平静。
这家专注于抗耐药菌领域研发的创新药企,计划通过定向增发引入南京海鲸药业作为控股股东。高达10.33亿元的募资额以及随之而来的控制权变更,瞬间点燃市场,股价在公告次日冲至20%涨停。
然而,短短48小时后,盟科药业第一大股东Genie Pharma便公开宣战,不仅对定增议案全盘投出反对票,更发起投票权征集并提请罢免包括创始人袁征宇在内的3名核心董事。大战一触即发,投资者一片哗然,公司股价应声暴跌。
一边是渴望资金续命的创始团队,一边是强势反对的美元基金大股东,双方剑拔弩张。在资本市场硝烟弥漫中,这家科创板抗生素第一股的命运悬于一线。
01 定增自救
盟科药业成立于2007年,其创始人袁征宇是国内外有名的抗感染药物专家。袁征宇早年曾参与创办的美国生物制药公司Vicuron Pharmaceuticals,在2005年被辉瑞以19亿美元高价收购,是当时抗感染领域成交金额最大的一笔交易。
历经十四年研发,盟科药业核心产品康替唑胺片终于在2021年6月获批上市,成为首个国产原研噁唑烷酮类抗菌新药,打破了国内高端抗生素领域的进口垄断格局,并于同年顺利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与同类产品利奈唑胺相比,康替唑胺在针对包括MRSA在内的革兰氏阳性菌感染方面展现出相当的临床疗效,而在安全性上却更具优势。临床研究表明,该药物未观察到肾毒性、肌肉毒性、骨髓抑制毒性及周围神经与视神经毒性等潜在风险。此外,康替唑胺还具有药物相互作用少、体内分布广、口服便利、耐药风险低及适应症拓展潜力大等特点,市场前景广阔。
作为盟科药业的核心商业化产品,康替唑胺自2021年下半年上市后,销售额便从初期的766万元迅速放量,于次年达到4820.67万元。2023年,康替唑胺在医保谈判中成功以原价续约,稳定了定价基础,2024年销售额稳步攀升至1.30亿元。
凭借康替唑胺卓越的临床价值,盟科药业于2022年8月成功登陆科创板,上市首日大涨超过40%,市值超过75亿元,成为国内抗生素第一股,风头一时无两。
然而,想靠单一产品就完成企业基本面的全面蜕变,这样的案例不能说没有,但也属于凤毛麟角。
2022年至2024年,盟科药业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0亿元、-4.21亿元和-4.41亿元,上市后累计亏损超13亿元。同时,作为一种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康替唑胺营收天花板并没有很多投资者想象中的那样高,2025年上半年销售收入6697万元,同比增长收窄至10.26%。
在长达六项的反对理由中,Genie Pharma首先对海鲸药业的资金实力提出质疑。海鲸药业需以现金全额认购10.33亿元股份,但其未经审计财报显示,截至2025年6月底总资产仅约7亿元,总负债约3亿元。Genie Pharma指出,若海鲸药业通过债务融资参与本次定增,其资产负债率将大幅飙升,考虑到其智能工厂项目仅完成一期投入,二期建设仍需大量资金,其资金链将面临严峻考验,可能影响上市公司控制权的稳定性。
其次,Genie Pharma认为双方业务协同性缺失。根据海鲸药业未审计财务报表,其2024年收入构成中,维生素D2销售占比超65%,甲钴胺片销售占比约10%,盐酸班布特罗口服溶液占比约5%,而研发服务收入占比极小。Genie Pharma认为,这家以维生素和普通仿制药为主营的企业,与专注抗感染创新药研发的盟科药业在技术和战略上协同效应有限。
同时,盟科药业在定增方案中表示:随着公司产品销售规模的扩大,自有团队覆盖终端医院的广度与深度仍较为有限,公司需要借力外部战略合作伙伴以进一步提高商业化效率。 Genie Pharma指出,盟科药业现有销售团队仅86人,而海鲸药业销售团队约百人,双方药品品种差异显著,若强行整合销售渠道,可能导致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销售渠道、人员混同,严重损害上市公司独立性。
此外,Genie Pharma还质疑海鲸药业的管理能力。理由是2025年2月, 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海鲸药业下发粤药监药罚〔2025〕2001号处罚文件,罚没42.58万元;2022年1月12日,海鲸药业维生素D2软胶囊因未按规定在湖北省及时主动申报全国最低价,被湖北省医疗保障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处拟暂停挂网。
尽管Genie Pharma罗列出多个反对理由,但其反对的最核心原因还是控制权变更的风险。若交易方案最终落地,那么海鲸药业将获得向盟科药业董事会提名5名董事的权利,该数量在9人董事会中超过半数,从而牢牢掌握公司决策主导权。对持有12年的Genie Pharma而言,在尚未获得满意回报的情况下,低价引入新控制人无疑触及其根本利益。
面对Genie Pharma的质疑,盟科药业管理层坚持认为此次定增是引入产业资本、优化股权结构的关键举措,海鲸药业在原料药开发与CDMO领域的经验将补全其生产链条,有助于提升研发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此次10.33亿元的注资可支撑公司两年以上运营,同时实力强大的新实控人入主也将给公司的长期资金需求提供持续保障。
然而Genie Pharma的反击并未止步于书面质疑。在提出反对的同时,这家美元基金提名了三位具有百奥维达背景的新董事候选人杨宗凡、王勇和徐宇超,直指管理层未履行忠实勤勉义务。这一举措,将10月9日的临时股东大会塑造成了决定公司命运的关键战场。
03 资本与产业的博弈
这场资本纷争的背后,是三方立场与诉求的激烈碰撞。
对盟科药业而言,资金短缺已是迫在眉睫的生存危机。作为专注抗耐药菌领域的创新药企,受限抗令等政策因素的影响,短期内想要依靠康替唑胺实现盈利十分困难,其发展命脉完全系于在研管线的推进。
目前,盟科药业核心管线MRX-4已在2025年5月提交新药上市申请,针对糖尿病足感染的全球多中心III期临床试验还在近20个国家同步开展,MRX-5、MRX-8 等候选药物也已进入临床开发关键阶段。
这些管线承载着企业未来的盈利希望,却也意味着未来三年需持续投入数亿元资金。以2024年3.69亿元的研发费用测算,其仅余5.22亿元的现金储备显然捉襟见肘,若无法及时融资,在研管线将面临停滞,退市风险也可能会从警示变为现实。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