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全棉时代狂奔背后:平均店效下滑6%,母公司稳健医疗存货压顶19亿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胡颖 子弹财经 时间:2025-10-15 08:58:28
全棉时代狂奔,稳健医疗不稳健。

出品 | 子弹财经 李斌

今年国庆期间,在北京金地广场的全棉时代门店里,一包卫生巾标价约22元,比市场主流品牌七度空间高出不少。店员热情推荐:现在十一期间有优惠活动五件六折,这种折扣不常见。

而全棉时代背后的母公司稳健医疗,正凭借这一消费板块的快速扩张,试图摆脱传统医用敷料业务的增长瓶颈。

2025年上半年,稳健医疗交出营收52.96亿元、同比增长31.31%的成绩单,其中健康生活消费品业务(全棉时代品牌)贡献超六成收入,成为驱动增长的核心引擎。

然而,业绩狂奔的背后隐忧浮现。2025年上半年全棉时代线下门店平均店效下滑6.18%,而稳健医疗存货规模持续高企,2025年上半年公司存货达19.4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4.93亿元,周转天数长达142天,与去年持平。

规模与效率的鲜明反差,正深刻拷问着全棉时代的狂奔模式。一方面,全棉时代通过全棉水刺无纺布专利技术构建品类壁垒,品类覆盖母婴、成人、家居等多场景需求;另一方面,门店快速扩张至近500家,却面临单店产出下滑与库存压力。

更深层的矛盾在于,全棉时代试图以全棉重塑消费习惯,讲出品牌溢价故事,但其高价策略在消费复苏缓慢的背景下遭遇挑战。消费者虽认可纯棉、健康、环保的品牌价值,却对价格敏感,品牌复购率因此受挫。

与此同时,稳健医疗通过消费品板块对冲医疗业务下滑,但期间费用率飙升至35.59%,公司利润空间被持续挤压。

全棉时代的故事,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精彩。

1、走高端路线,全棉时代撑起增长引擎

全棉时代的诞生,源于母公司稳健医疗的一次技术危机。

2005年,曾多年从事医用纱布出口生意的稳健医疗,遭遇了产品质量危机纱布易掉线,引发客户投诉。为解决这一问题,创始人李建全带领团队研发了全棉水刺无纺布技术,既保持了棉的柔软,又解决了掉絮问题。

然而,稳健医疗在2007年开始批量投产这一技术时,才发现当时无纺布技术尚未进入欧盟认证标准,因此无法进入海外医疗市场。因此,当时主做出口生意的李建全开始将目光转向国内。

2009年,全棉时代应势而生,稳健医疗业务从医用领域拓展至消费市场。

全棉时代率先推出的纯棉柔巾,由于解决了传统毛巾易滋生细菌、纸巾屑多的问题,再加上精准切中了消费升级的需求一炮而红。

对应地,全棉时代也通过开设线下门店强化品牌的全棉、健康、高端品牌形象。「子弹财经」走访的北京金地广场全棉时代店,就开在地下一层靠近商场扶梯处,该门店在门口核心位置陈列了婴童及成人服饰,其次是棉柔巾与卫生巾,最后是家居用品等。

但种种数据表明,在消费复苏缓慢的背景下,高端策略能否持续获得消费者买单,仍需市场检验。

2、老本行医用业务承压,转型消费品谋出路

全棉时代的激进扩张,映射出母公司稳健医疗的战略转型。

(图 / 2025年上半年财报)

一方面,稳健医疗业务从以医用耗材为主转型到消费品为主,公司销售费用持续走高;另一方面,大手笔收购也伴随着高额整合成本,导致公司管理费用屡创新高。

(图 / 稳健医疗2025年上半年财报)

对此,稳健医疗回应称:全棉时代店效短期波动,源于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叠加,疫情后消费者购物习惯发生显著变化,线下客流向线上转移的趋势仍在延续。

渠道对齐消费者偏好需要时间,但问题却迎面而来线上流量费用趋贵、线下用户逐步流失,稳健医疗卖货效率越来越低,对应公司存货水平持续高企。

2025年上半年,公司存货19.46亿元,存货周转天数142天。如果按照主要收入贡献来确定竞品企业,那么相较于恒安国际(93天),稳健医疗这一周转效率明显偏低。

更值得关注的是,较高的存货水平也带来了跌价风险。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存货跌价余额为2.19亿元,显示部分商品可能存在滞销风险。

稳健医疗正处于用规模换市场的关键阶段。无论是收购GRI强化海外产能,还是全棉时代加大线下开店力度,都显示出公司对市场份额的追求。然而,效率指标的回落也给公司扩张模式敲响警钟:如果店效持续下滑、存货周转放缓、费用控制不力,高速扩张反而可能成为负担。

尤其是在消费复苏缓慢、医疗集采政策持续的背景下,公司能否在扩张中保持稳健运营,将成为下一阶段的关键考验。如何提升单店产出、优化库存结构、控制并购整合成本,是管理层必须直面的问题。否则,规模越大,风险越高。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