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始于科创,成于金融。围绕“全周期,更早小;全赛道,更硬核;全生态,更赋能”的目标,上海银行正构建符合科技创新企业高风险、长周期融资需求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与万千创新者同心共行,打造“转化孵化的首选行,初创成长的陪伴行”。
人工智能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应用有哪些可能?“上海银行杯AI创新创业大赛”决赛于10月12日圆满落幕。大赛致力于构建“政策+技术+资本”三位一体的赋能生态,推动AI技术与产业应用的跨界融合与协同创新。复旦大学校长助理吴力波、青浦区副区长陈锡琦、上海银行副行长俞敏华等出席活动。
巅峰赛事:点燃AI智慧新引擎
复旦大学与青浦区政府主办的“复曜青溪 智链长三角,上海银行杯AI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复旦大学(虹桥)全球校友中心举办。大赛在复旦大学、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政府、上海创智学院、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共同指导下,由复旦科创主办。
大赛自启动以来,吸引众多优秀团队参与,经过多轮遴选,最终20个项目入围决赛。决赛以闭门路演形式开展,由技术专家、产业代表及投资方组成评审团,从创新性、应用潜力、团队结构与商业化路径等维度进行综合评估,最终评出一、二、三等奖及优胜奖、入围奖等多个奖项。各参赛团队全面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应用的无限可能。
多方携手:打造AI创新共同体
复旦大学校长助理、上海创智学院副院长吴力波在致辞中表示,本次大赛是复旦大学积极响应国家战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激发创新动力的重要实践。大赛不仅是竞技平台,更是发掘培育创新种子和促进多方协同的关键纽带,有效链接了创新团队、产业需求、金融资本与科研机构。面向未来,她期望创新创业者胸怀“国之大者”、坚持“顶天立地”、秉持“开放协同”,共同构建充满活力的AI创新生态。复旦大学将持续完善“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的全链条创新生态,加速AI原创成果转化,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和经济社会进步提供有力支撑。
“本次大赛的成功举办正是‘政产学研金’高效协同,共同滋养创新沃土的生动实践,将复旦一流科研力量、上海银行专业科技金融与青浦区产业定位和发展空间紧密链接。”青浦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陈锡琦表示,立足上海西大门与虹桥商务区重要承载地的定位,青浦已锚定建设长三角创新枢纽的目标,并致力于与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力量协同并进,共绘发展新蓝图。
上海银行副行长俞敏华表示,本次大赛由多方共同搭建了一个思想碰撞、智慧交融的高水平舞台,为创新种子厚植了发展的土壤。“科技创新,始于成果转化,成于金融赋能”,上海银行将一如既往地通过更精准、更前沿、更融合的金融供给,助力从科学家的创新到企业家的创意,从实验室的技术方案到生产线的落地产出,使科学家、企业家、金融家更好同台共舞,让更多创新种子长成参天大树。
赋能未来:构建全方位支持体系
活动现场,为将“金融赋能”的承诺,转化为陪伴企业穿越周期、特别是跨越“死亡谷”的具体行动,上海银行青浦支行发布了“上海银行全周期赋能与生态共建服务体系”,并与青浦区科委、复旦国家大学科技园青浦创新中心、获奖选手代表一同签署赋能计划。
接下来,上海银行将为本次大赛的参赛者们开启绿色通道,开展一对一定制化的综合金融赋能服务。
本次大赛的成功举办,充分展现了人工智能作为新质生产力核心引擎的蓬勃动能。赛事帷幕虽已落下,但创新征程刚刚开启。未来,上海银行将以“上海银行杯AI创新创业大赛”为契机,紧密联动各方,与各位科学家、企业家一道,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创新的思维、更务实的行动,共建一个有活力、有韧性、面向未来的科技金融新生态,为科技创新的星辰大海,贡献更多力量。
原标题:《助力人工智能技术走出实验室,“上海银行杯”AI创新创业大赛决赛落幕》
栏目主编:崔家琛 文字编辑:徐卓人
作者:卓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