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财经,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突破3140万辆,首批享受8年质保的动力电池进入退役期。然而,合规回收企业面临困境,电池回收量不足,甚至抢不过小作坊。浙江某拆车厂负责人表示,正规企业与小作坊同台竞争,报价拼不过小作坊。小作坊拆解成本低,交易无税票,价格能高出合规企业20%-30%。
武汉一家“白名单”企业透露,收上来的新能源车中80%的电池被私人或黑作坊截走,一块电池转手能卖大几千甚至上万元。部分回收点紧邻居民区,电池模组随意堆放,存在安全隐患。目前国内电池回收相关企业已超18万家,其中不少是非合规小作坊。与小作坊相比,“白名单”企业因投入巨大,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退役电池利用主要有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两种方式。梯次利用是将电池拆解重组,作为储能或应急电源继续服役;再生利用则是提取电池中的关键金属,加工成新电池。小作坊则简单检测分拣后,将电池转手卖给修理厂,覆盖整车收购成本,其他零件继续拆解出售。
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副理事长王建新表示,我国动力电池回收体系面临法规标准不健全、盈利模式不清晰、责任主体不明确等挑战。应从源头加强对退役动力电池的规范化管理,将车企和电池企业纳入回收利用主体责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