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Science》证实:饿出长寿!寿命延长53%,长寿基因传到“玄孙”

IP属地 中国·北京 果壳 时间:2025-10-15 12:17:22

如今绝大多数人早已摆脱“吃不起饭”的困境,“饿肚子”反而成了需要刻意为之的事。

食物资源丰富带来的“营养过剩”,让肥胖、“三高”、心血管疾病肆虐。出于健康考虑,许多人开始主动“饿肚子”:戒掉晚饭,拉黑奶茶,视炸鸡汉堡碳水视为洪水猛兽……有人甚至得出了“越饿越幸福”的感悟。



而科学也不断证实:饿肚子确实对身体大有裨益。近日,美国贝勒医学院研究团队在权威期刊《Science》刊文:饿肚子不仅能让自身寿命延长53%,后面的4代子孙也能获得先人赠送的“长寿红利”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过表达了线虫肠道中的溶酶体酸性脂肪酶LIPL-4后(这种酶通常在饥饿时被激活),线虫体内组蛋白H3在第79位赖氨酸上的二甲基化和三甲基化水平显著升高,而且这些信号恰好集中在基因开关最敏感的区域。

研究团队进一步分析得出结论:溶酶体酸性脂肪酶LIPL-4信号点亮了his-71基因,后者编码了组蛋白变体H3.3,H3.3不用DNA复制就能被整合进染色质,更容易被打上甲基化印记。而且his-71基因可继续进入卵母细胞,实现了延长寿命这一效应的跨代传递。

简而言之,饥饿时,溶酶体酸性脂肪酶LIPL-4启动溶酶体脂解程序,通过调节甲基化的方式,重新塑造基因的表达模式,且将这种基因融进了生育细胞中。



为了实验结论的准确性,贝勒医学院研究团队进行了反复的验证。科研人员操作让线虫失去所有H3.3变体后,过表达LIPL-4的线虫平均寿命延长几乎消失;而单独敲除线虫的his-71基因时,寿命延长效果大幅下降至13%。

不过,一方面上述研究只是基于线虫模型,在人身体中是否同样具有普适性需进一步验证。更重要的是,在民以食为天、美食数不胜数的国度,抵抗美食诱惑实在困难。吃饭被很多人认为是构建幸福生活的重要因素,如果为了健康和长寿放弃美食,很多人不愿意也难以做到!

就像一道数学题有多种解法,其实“挨饿”并非唯一通达健康与长寿的途径,科学家亦有其他方案。此前抗衰领域权威科学家总结的“衰老12大标识”(The Hallmarks of Aging)中,除了“挨饿(热量限制)”,另一大众易于接触且技术成熟度高的方案就是“一生好”补剂。







北京某律师合伙人赵先生直言:“国产早就不输进口了”,并表示自己连续使用半年后,“疲劳感减轻”“注意力更集中了”。

总体而言,平时饿一饿肚子是件好事,不仅能让自己活得更久,让子孙后代受益。但是如果坚持不了也无可厚非,毕竟如果弃美食而去,生活的乐趣也会少了很多。而且随着科学的持续进步,未来会有更先进的方案,大家可以轻松简单地拥有更美妙的健康体验。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