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试管和培养皿都成了展品?他们跨界协作共创“生成”与“城升”

IP属地 中国·北京 文汇报 时间:2025-10-15 22:11:25



2025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虹口展区在雷士德工学院旧址启幕。 文汇报记者 叶辰亮摄

老厂房地图上摆放着高高低低的试管,其间装着腾笼换鸟后新企业研发的新材料,寓意地块的有机生长;电机牵引织线,微小的振颤带来布匹的广幅变动,寓意个人与社区的高密链接……今天,2025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虹口展区在雷士德工学院旧址启幕。

展区以“生成:城升”为主题,结合虹口区打造北外滩“世界会客厅”和“科创街区”的创新实践,通过8个跨媒介创作,将虹口区的5个社区、15家科创企业与15个国际前沿案例融合展示,从生域、生产、生态、生活、生机五方面,搭建跨界协作的共创平台。


装置《生长的天际线》以“生物制造”的天际线演绎从实验室到产业的转化之路。 文汇报记者 叶辰亮摄

以展览中“未来生产”版块为例。这里以图文介绍了合成生物技术企业蓝晶微生物、虹口区天工开物创新孵化中心,也分享了英国伦敦一处废弃苗圃被改造成社区食品种植中心、澳大利亚悉尼一家微型工厂将电子废弃物回收转化为3D打印线材等经验,体现在地赋能循环再生的理念。在上海创新创意学院设计的装置《生长的天际线》中,底部是一份上海医疗手术器械厂的园区老地图,这里通过城市更新已蝶变为蓝晶微生物等企业所在的北科创生物产业园。地图上陈列了一组蓝晶微生物的试管与培养皿,其内放置了企业自主研发的可降解材料PHA。策展人介绍,这是将微观生物制造映射为宏观城市图景,以“生物制造”的天际线演绎从实验室到产业的转化之路。


瑞虹新城社区涌现了“社区微更新居民设计师顾问团”等机制,孵化了“瑞邻社区营造发展中心”社会组织。 文汇报记者 叶辰亮摄


动态光影装置《光息》在无尽循环中体现社区营造的生生不息。 文汇报记者 叶辰亮摄

在“未来生活”版块,以瑞虹新城社区实践为主题展示的科技向善、多元共生令人印象深刻。瑞虹新城社区通过27年的旧城改造,成为集住宅、商业体、商务楼宇等为一体的综合社区。近年来,这里涌现了“社区微更新居民设计师顾问团”等机制,将小区中的闲置空间、老旧设施改建为活动场、会客厅、智能垃圾厢房等。以专业化志愿服务推动公众参与,将居民愿景变成日常场景。由此孵化的“瑞邻社区营造发展中心”,是环瑞虹区域青年跨界组成的社会组织,正构建起多元社群活动服务平台。上海纽约大学交互媒体艺术专业设计的动态光影装置《光息》,通过电机牵引制造织物张力,用编程LED洒下流动光,在无尽循环中体现社区营造的生生不息。


本次展览是区域特色与创新成果的集中展示,体现了数字化赋能城市更新的生动实践。 文汇报记者 叶辰亮摄

在市规划资源局相关负责人看来,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既是一场全民参与的城市空间艺术“嘉年华”,也是思考谋划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盛会。虹口展区主题中的“生成”是指城市持续演进的生命力,“城升”则代表城市发展愿景。本次展览是区域特色与创新成果的集中展示,体现了数字化赋能城市更新的生动实践。“真正的城市升级,不仅是建筑的更新,更是文化的传承、艺术的滋养和人文精神的升华。”

2025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虹口展区由虹口区人民政府主办,虹口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和上海创新创意设计研究院承办。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