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在广交会服务机器人专区,一位女士体验按摩机器人。
众多采购商体验仿生手训练。
一名采购商的孩子与人形机器人握手互动。
采购商体验一款外骨骼助力设备。
10月15日,第138届广交会正式拉开帷幕。本届广交会首设智慧医疗专区,吸引手术机器人、智能监测及可穿戴设备等47家企业参加,展现我国医疗领域先进产品和技术。服务机器人专区引入46家行业领先企业,展出具身机器人、机器狗等,海内外客商云集,现场人头攒动,洽谈气氛热烈。
体验智能艾灸机器人
机械臂在穴位上方移动,艾灸精准如专家
“这感觉太神奇了,就像医生在操作!”在深圳市越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位前,一位体验完智能艾灸机器人的国际采购商指着正在运作的机械臂惊叹道。这台搭载了Nova协作机器人的智能艾灸设备,成为越疆科技此次广交会服务机器人领域的主打亮点。
记者现场看到,体验者坐在特制躺椅上,机械臂前端稳稳托举着点燃的艾条,按照设定的轨迹在穴位上方悬停、移动。“它具备±0.05毫米的高重复定位精度,”越疆科技品牌经理李嘉贤向记者介绍,“通过AI模仿学习技术,它能精准复现专家艾灸的力度、速度、姿态和轨迹,并结合激光精准定穴与智能测距控温,重现五大经典艾灸手法,为用户提供高度个性化、高品质的艾灸理疗体验。”
此外,李嘉贤强调,越疆科技的“多形态具身机器人超级工厂”方案正重新定义柔性生产:轮式机器人穿梭搬运、双足人形机器人精密装配、机械臂高精度作业……“它们已在真实工厂常态化协同,并非仅停留在演示阶段,能够在真实工厂环境中稳定、持续运行。”
几步之遥的元化智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展台前,一段震撼的现场手术视频吸引着观众驻足——屏幕中,西藏那曲比如县人民医院手术室内,元化智能自主研发的锟铻®全骨科手术机器人正在海拔4000米的高原环境辅助医生完成膝关节置换手术。
“在高原缺氧环境中,医生操作面临巨大挑战。以前最怕解剖结构变异导致截骨偏差,”主刀医生指着屏幕上的实时数据说,“现在锟铻®机器人能动态修正,误差控制在亚毫米级。”这并非个案。元化智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孟李艾俐向记者介绍,锟铻®机器人已在全国上百家医院完成了5000例临床手术验证,覆盖东部沿海至西部高海拔地区,从顶尖三甲医院延伸至县级卫生院。
孟李艾俐表示,“我们不是在办公室里设计机器人,而是在手术室里寻找答案。”研发团队曾长期驻守医院骨科,与医生同台手术,记录细节,解决痛点。这份执着换来的是硬核临床数据:相较于传统手工手术,锟铻®能将假体植入准确率提升34%,术后用药量减少30%,术后炎症反应降低50%,术后关节活动度提升8°。
“懒人经济”撬新赛道
中国扫地机器人海外狂卖150万台
在广交会展台间,深圳市无限动力发展有限公司产品经理邹伟向采购商展示着一台新款扫地机器人。随着抹布自动抬升贴合墙面,精准完成沿边清洁,邹伟介绍,“去年我们海外出货约150万台,今年目标180万台。”
邹伟指出,海外市场呈现销量趋稳、销售额攀升的态势,核心动力在于高端化转型。其新品欧洲零售价约500欧元,凭借抹布智能抬升、沿墙深度清洁、防缠绕等迭代功能赢得消费者青睐。“创新永无止境,”邹伟强调,未来研发将聚焦用户痛点,在边角清洁、除异味、防水垢等细节上持续突破。
面对复杂国际贸易环境,产能布局成为关键棋局。邹伟介绍,公司工厂月产能达30万台。同时,海外生产基地已在规划,“越南工厂预计明年投产,马来西亚、土耳其也在评估中。”当被问及是否在输出“中国式生活理念”时,邹伟表示,“扫地机器人本质是‘懒人经济’,全球消费者对便捷生活的追求是共通的。”他观察到,过去由欧美需求主导消费电子的格局正在转变,如今国内上市新品不到一年,海外就会出现同类产品。
深圳市智绘科技有限公司CMO郭巍向记者展示了其推出的商用清洁机器人Allybot-C2 Pro,该产品集扫、吸、洗、拖功能于一体,配备左右外扩边刷,四大清洁系统独立控制,大幅提升清洁覆盖效率与效果。其搭载的全自动化智能基站可自主完成加排水、充电等操作,实现真正无人化操作与7×24小时持续作业,为用户带来高效无忧体验。
郭巍强调,模块化设计是该产品的核心亮点。“它显著降低了操作学习和后期维护的门槛,清洁人员无需耗费过多精力在权限设置和设备维护上。”相较于持续攀升的全球人力成本,该产品凭借超高性价比脱颖而出,客户通常能在半年至一年内收回投资成本。
“目前,智绘科技的产品已畅销欧洲、北美、东亚及新加坡等市场。”郭巍介绍,这些人力成本高昂的发达地区对新技术的接受度极高。“过去依赖劳工解决的清洁难题,如今由自动化机器人完成,不仅易于管理,更能实现作业状态实时监控与效果保障。”
针对不同市场的特性,智绘科技制定了灵活的策略。郭巍表示,日本市场对清洁效果要求严苛,尤其重视机器人在狭窄空间的灵活性。北美市场大型建筑居多,关注清洁的经济效率与覆盖率。而欧洲市场,各国差异显著,强调本地化响应速度与多语言支持。
对于未来商用清洁机器人的市场前景,郭巍则充满信心:“当前渗透率仍处低位,随着本地化服务深化,未来5-10年该品类增速将保持高位。”据统计,智绘科技今年上半年已斩获超2000台订单(意向+交付),同比激增超400%,预计全年海外增速将不低于300%。
体验直接转化为订单
中国前沿黑科技引爆服务机器人展
在服务机器人专区,杭州太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展台成为焦点,其可穿戴外骨骼机械吸引了众多国际客商驻足体验。面对展台的火爆场面,现场工作人员表示,“大多数机器人技术都是没法体验的,像集群机器人、机器狗往往只能远远看着,体验感和互动感都不够强。而我们的可穿戴外骨骼机械,能让客商们直接穿上身,切身体验、感受科技带来的力量提升!”
该工作人员重点介绍了现场展示的主力产品——“登山助行”或“运动助行”外骨骼。“它能帮助提升使用者的效率,‘可以减少节省大概30%的这种能耗,就是身体的消耗’,特别适合登山爬楼梯或腿脚不太方便的老年人。”谈及细节,他表示这款设备穿着舒适,对人体影响小,电池续航时间约为4小时。
更引人注目的是另一款全身穿戴式负重型外骨骼,续航长达8小时。工作人员强调其功能更为强大,“登山款只能帮助腰部和大腿部,而全身款能辅助全身各个关节。‘哪怕你倚靠在机器上,只要肌肉有一点点动作倾向意向,机器就能捕捉到,从而帮助你去行动。’其适用性广泛,‘即使是没有双腿的,你也可以穿着它走路’。”
体验直接转化为订单。仅当日上午,该工作人员就与三位客商达成交易。“像这个登山用的外骨骼机械价格是800美元,”他分享道,“今天就有一位来自马来西亚的客商,他是腿脚比较不太方便的中老年人,可能觉得逛这个展太累了,所以就买了一个。”除个人买家外,他表示具备交易意向的公司众多,但因展台过于火爆,尚未来得及统计具体数量。
傲意科技展台前陈列的仿生机械手正灵活抓取物品。展台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道:“我们的机械手已设计了300种类型,覆盖不同配色与配件组合。它主要面向极客玩家和高校实验室,用于机器人整体装备开发。”现场一台1.3米高的演示机器人搭载该机械手,精准完成表演动作。“它是性价比的顶配产品,负载达四五十千克,稳定性远超普通零部件。”工作人员轻拍机械手金属关节补充道。
据了解,上海傲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傲意科技研发前沿的神经信号传感器、神经信号的AI人工智能识别技术、人机神经接口技术,产品应用于机器人灵巧手、智能脑电图机、智能仿生义肢、智能神经康复训练和评定系统、脑肌电神经接口可穿戴外骨骼产品。
当对于医疗领域应用时,工作人员指向展柜上的仿生义肢:“这款仿生义肢通过皮肤表面电极无创采集电信号,用户无需开刀,不受到二次伤害。”工作人员拿起一支义肢演示电极贴片位置展示道:“这款产品能帮助用户恢复75%以上生活能力,例如可以很轻松地提一桶水,而且每次充满电都可以续航48小时。”
而对于销售范围,该工作人员表示目前产品销往多个国家,海外业务占总营收35%,“俄罗斯是我们最大客户,而在阿拉伯地区,我们提供黄金镶饰的高配版;日本市场则将技术移植到轮椅服务老人。”
中国智造震撼采购商
直言“真正的科技爆发力在中国”
服务机器人专区的太希智能展台前,英国采购商Matthew Mayvers正佩戴着机械外骨骼轻松托举20公斤重物。“这简直不可思议!”他惊叹道,“我从未体验过这样的科技产品,穿戴后搬运重物毫无负担,连上下楼梯都变得轻而易举。要知道,徒手搬运这种重物极易造成腰部损伤,但现在我甚至感觉不到重量!”作为拥有20年全球参展经验的老广交,Matthew坦言这次体验刷新了他的认知:“我看上去不像参展20年的老手吧?”他笑着补充,“自从孩子出生后我减少了参会,这次是五年来首次重返广交会。展馆的繁荣景象超出预期,更惊喜的是我一直保持合作的五六家核心供应商都聚集在此,这次广交会实现了真正的一站式采购。”
Matthew感叹道,“这个展区让我震撼!即便在美国展会也未曾见过如此场景,这些技术将会是英国和欧洲酒店业的未来。”他指着身上佩戴的外骨骼机械称:“现在酒店业招工困难,这种不需要休假、永不停歇的设备能大幅降低人力成本。特别是在英国,能源消耗是最大开支之一,这类创新解决方案意义重大。”当记者问及他的主营业务,Matthew明确表示自己深耕商用厨房设备领域多年,主要客户是英国酒店、餐厅及酒吧。谈及中国AI厨房设备的创新突破时,他眼中充满期待:“中国企业展现的创造力令人惊叹,我计划将这些技术引入欧洲市场。”
Matthew还向记者表示,“过去我常参加美国展会,那时美国是创新代名词。但今天真正的科技爆发力在中国!”他环顾人潮涌动的展区强调,“所有尖端创新都浓缩在这个专区呈现,这不仅是广交会的蜕变,更是全球制造业格局变革的缩影。”
在广交会服务机器人专区,加拿大客商James Bhullar体验按摩机器人后,在接受记者采访表示,“这是我第一次来中国,也是首次参加广交会,现场科技感十足,氛围非常热闹。”James特别指出按摩机器人既高效又智能,切身缓解了其肩颈疲劳。“这款产品为想进入按摩行业的人节省了大量时间,是一种高效的入门方式。”
当被问及机器人按摩与真人按摩的最大差异时,James认为机器人能提供持续稳定的按摩力度,效率非常高。而对于使用感受,James提到力度可根据需求灵活调节,操作本身相当简单,但首次设置可能需要他人协助。
James还用三个词概括这次特殊的“马杀鸡”体验:“高效、舒适、解压”,并表示如果这种机器人在酒店或健身房投入市场“很有盈利的可能性”。不过谈到是否取代真人按摩师时,他表示两者各有优缺点,“真人按摩师能根据实时反馈调整位置高低,但机器人的动作是预设的,互动性不同。”
A04-05版
采写:南都记者 王蕾娜 邱康正
摄影:南都记者 黎湛均 张志韬 冯宙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