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大佬都在下场做酒店,马化腾坐不住了

IP属地 中国·北京 蓝鲸新闻 时间:2025-10-16 12:13:40

文|迈点

近日,深圳市星耀未来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的注册信息一曝光,整个酒店圈都在讨论:搞酒店这件事,马化腾还是坐不住了。1.4亿元注册资本、腾创未来全资持股,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不是腾讯随便搞的"副业",而是带着明确战略目的的布局。但如果只盯着马化腾一个人也不够,早在腾讯之前,阿里早就靠飞猪打通了酒店线;王兴带着美团酒旅坐稳本地生活入口;就连字节跳动都在悄悄测试"短视频+酒店预订"的玩法。酒店这门看似传统的生意,突然成了互联网巨头的新战场。有人说这是旅游业回暖后的跟风操作,也有人觉得只是大佬们的资产配置,但往深了想:马化腾的1.4亿元,或许砸的不是客房,而是数字时代的场景入口。

1、互联网大佬扎堆做酒店生意

如果你还觉得互联网企业做酒店是为了赚房费,那格局就小了。这两年酒店行业有个明显的趋势:一是不少酒店企业都在死磕零售业务GMV,亚朵更是个中翘楚,买枕头、床垫啥的都能卖出25亿元;二是酒店会员体系贡献入住率占比不断提升,而这些会员很多都是线上渠道转化来的。

这两个趋势本质上是同一件事——酒店已不仅仅是卖床位的地方,而是装流量的容器,这恰恰戳中了互联网巨头的痛点。

互联网流量红利见顶后,所有巨头都在找"能留住人的地方"。短视频是碎片化停留,电商是交易型访问,只有酒店能实现"24小时沉浸式场景绑定"——客人从入住到离店,每一分钟都在产生可被捕捉的数据和需求。

腾讯之前的布局其实早有伏笔。2022年其联手基汇资本竞购四季酒店股权,当时外界还猜是理财,现在看更像"侦察"。2024 年干脆联合万达推出"竞盛酒店",把电竞IP塞进客房,本质是试水"内容+住宿"的变现模型。

大佬们的逻辑很清晰:酒店是线下流量的"终点站"。线上流量再贵,只要能把用户拉进酒店这个封闭场景,就能通过餐饮、零售、娱乐完成多次变现。

马化腾现在入场,本质上是不想错过这场"流量争夺战",微信有10亿用户,但这些用户大多停留在社交、支付场景,缺乏"沉浸式消费"的机会。而酒店,刚好能把这些用户从线上拉到线下,再通过微信小程序、视频号、企业微信完成服务和变现。

2、用互联网思维,重做一遍酒店

互联网企业做酒店,从来不是"从零开始",而是带着现成的武器库来的。他们能快速站稳脚跟,核心是手里有三张传统酒店没有的王牌,每一张都戳中了行业的痛点,这也是腾讯大手笔成立酒管公司的底气。

第一张是低成本的流量池。现在的酒店想要线上获客,要么靠OTA,要么靠自有渠道,但互联网企业自己就是流量平台:阿里有淘宝、支付宝、飞猪;美团有本地生活入口;腾讯有微信、视频号。这些平台的用户,本身就有"出行、住宿"的潜在需求,只需要做个"入口跳转",就能把流量导给自家酒店业务。

第二张是能变现的数据资产。传统酒店也有数据,但它们对数据的挖掘显然不如互联网企业专业,在互联网企业手里,这些数据都是"活"的:也就是说可以通过用户在平台的行为,能知道他喜欢吃辣还是吃甜,爱电竞还是爱亲子,甚至能预判他的出行目的。这些数据用到酒店里,就能精准提供服务:给电竞爱好者送游戏外设,给亲子家庭准备儿童牙刷,用户满意度自然高。

更关键的是,数据还能反哺其他业务:用户在酒店买了某款伴手礼,平台就能在他回家后推送同款商品,实现"住宿-零售"的跨场景变现。

第三张是轻量化的生态协同。传统酒店想扩张,要拿地、盖楼、招员工,投入大、周期长。但互联网企业做酒店,基本不用"重资产"模式,而是靠"生态协同"赚钱。比如美团,可以把酒店预订和"外卖、打车"绑在一起,用户订酒店时能领外卖红包,订外卖时能享酒店折扣,形成互相导流的生态。

这种"轻资产、高协同"的模式,投入小、见效快,还能避开传统酒店的运营难题。腾讯这次成立酒管公司,大概率也会走这条路——靠微信生态给酒店赋能,这可比做二房东划算多了。

3、未来几年的酒店市场,还得继续洗牌

互联网企业扎堆进入酒店业,不是要"消灭"传统酒店,而是要加速行业的"分层",这也意味着未来几年的中国酒店市场,还得继续洗牌:压力给到了头部连锁酒店,中小酒管或许有喘口气的机会。

以前,中小酒管没品牌、没流量,只能靠OTA导流,利润薄得很。但现在,互联网企业主动上门提供解决方案:腾讯能给他们接入微信预订和会员体系,阿里能帮他们升级数字化系统,美团能给他们导本地生活流量。尽管这些服务虽然要付一定费用,但如果佣金比重能接受,还能自己掌握用户数据,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对中小酒店来说,这相当于"借互联网的船起航",不用自己建生态,也能吃到数字化的红利。对头部连锁酒店集团来说,压力就大了。以前,连锁酒店靠"统一品牌、统一服务"抢占市场,但现在,互联网企业的"生态协同"吸力更强。未来如果连锁酒店集团不和互联网企业合作,是否会受到流量和数据的牵制也犹未可知。

从产业发展角度来看,这场洗牌的本质,是酒店业开始从"服务竞争"转向"资源竞争",互联网企业的入场,只是把这种竞争提前了而已。就像当年移动支付颠覆现金交易,不是因为现金不好用,而是因为移动支付更方便。未来,互联网生态赋能的酒店,也不是因为传统酒店不好,而是因为它们更懂用户、更能赚钱。

4、结语

可以看到,马化腾砸1.4亿元搞酒店,不是"一时兴起",而是互联网行业向线下渗透的必然结果。当线上流量见顶,酒店这个"线下流量容器",自然成了巨头们的必争之地。

而阿里、美团、腾讯这些玩家,之所以敢下场,不是因为他们突然精通了酒店运营,而是他们手里的流量、数据、生态,刚好解决了传统酒店的痛点。这些痛点怎么解决的?在今年11月20日举办的2025迈点文旅节中的第七届酒店运营创新大会上,将会展开专题剖析和解读。

这场战争,从来不是"互联网企业 vs 传统酒店",而是"新玩法 vs 旧模式",但无论形式怎么变,核心都是"以用户为中心"。对整个行业来说,这未必是坏事,互联网企业的入场,会倒逼传统酒店加速数字化、创新化,最终受益的还是消费者。

不过谁能最终活下来,还是要看谁能真正把流量转化为用户的体验升级。毕竟,用户愿意为酒店买单,本质还是因为"住得舒服",而不是因为"背靠互联网巨头"。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