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又一个机器人种子明星诞生了

IP属地 中国·北京 华尔街见闻官方 时间:2025-10-16 20:15:54


作者 | 黄昱

编辑 | 王小娟

全球人工智能发展如火如荼,AI正在从大模型走向物理世界,具身智能和机器人成为核心载体,特斯拉、英伟达、华为、阿里等巨头纷纷入局,国内也诞生了不少机器人明星公司,比如今年爆火的宇树科技和智元机器人。

而在具身智能广泛而庞大的产业链上,又一家种子新星横空出世,并且获得了不少投资机构的青睐。

华尔街见闻获悉,近日,具身触觉头部企业千觉机器人(Xense Robotics)宣布完成亿元Pre-A轮融资,这已是该公司今年内完成的第三轮融资。

本轮融资阵容堪称豪华,由孚腾资本(上海具身智能基金)领投,产业资本理想汽车、彬复资本和科实资本等知名机构共同参与,而高瓴创投、元禾原点、戈壁创投等老股东则持续加注。

在具身智能的发展热潮中,千觉机器人无疑是跑得最快的选手之一。

千觉机器人成立于2024年5月,总部位于上海,是一家以多模态触觉感知技术为核心、专注智能体灵巧操作的高科技企业,致力于通过创新触觉,赋予智能体触觉感知,让智能体理解真实的世界,推动具身从精细操作到实现通用感知。

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千觉机器人已经先后获得了高瓴创投、璞跃中国、交大菡源基金、智元机器人、元禾原点、戈壁创投等众多知名机构的注资。

此次亿元Pre-A轮融资中,千觉机器人更是集结了国资背景基金、头部产业资本和一线市场化VC,凸显了其在资本市场的强大号召力,更有助于千觉机器人的战略发展,推动其触觉感知技术在真实产业场景的落地与推广。

华尔街见闻从千觉方面了解到,此次融资将用于加速公司在技术研发、产品迭代、团队扩建及市场拓展方面的布局,进一步强化千觉机器人在具身智能触觉操作和感知领域的领先优势。

一家成立不到一年半的初创公司,缘何能获得头部市场化机构与产业资本的联手押注?

答案指向了具身智能落地最关键、也最稀缺的一环——触觉技术。行业和资本已形成共识,触觉是解决机器人精细化操作和感知交互温度的核心要素。

长期以来,机器人主要依靠视觉进行操作,但视觉存在盲区、遮挡、光照变化等诸多局限,导致机器人在精密装配、动态交互、柔性物体抓取、人机协作等复杂任务上始终难以突破。这成为机器人从“能看”到“能干”的一道鸿沟。

触觉技术,正是弥补视觉局限的关键。正如科实资本北京业务中心总经理王冠达所言:“触觉感知能力直接影响模型世界和物理世界的交互效果,是具身智能场景落地的关键技术卡点之一。”

在王冠达看来,千觉机器人基于视触觉传感器,能够提供三维力场分布、触觉图像等多模态高精度的接触面物理信息,可以满足运动控制、模型训练等不同类型客户需求。同时,公司创始人是国际最早研究触觉和机器人精细控制结合应用的MIT团队核心成员,其外部接触感知理论研究成果得到国际顶尖会议认可。

据悉,千觉机器人的创始人马道林,通过结合高精度多模态的触觉传感系统与其在力学与操作领域的深厚积累,在全球范围内率先提出“依靠触觉构建空间感知”的机器人操作新路径,并自主独立开发出了一套全新的、稳定可靠的视触觉软件架构与多场景适配的硬件结构体系,实现了机器人“接触-感知-控制”闭环。

此外,孚腾资本负责人认为,物理智能是人工智能发展的最前沿和最令人期待的挑战,决定着人工智能能否走入物理世界,因此,物理交互的数据和智能是物理智能的关键基石。千觉机器人以视触觉感知技术为核心,致力于突破物理交互的感知与智能挑战,是目前市场上唯一能提供超越人类手指感应能力方案的公司。

与此同时,该负责人表示,具身智能是上海市重点战略方向,千觉机器人作为上海本土创新企业,以工业具身为起点,为具身智能与人形机器人产业提供核心触觉感知与控制模组,发展面向智能体全面物理交互的核心技术体系,其清晰、务实的技术商业化路径,让孚腾资本对其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千觉机器人正是凭借其打通“高精度多模态触觉感知系统到智能控制算法”的全链条技术路径,以及在多个产业场景中得到验证的商业化能力,成为了资本眼中具备高度稀缺性的“种子”明星。

此外,千觉机器人也是业内产品矩阵布局最为完善的玩家。

目前,千觉机器人已布局全域应用场景的全系列触觉传感器、触觉数采系统、触觉仿真器、触觉执行器及触觉控制系统。公司自研的高精度多模态触觉传感器与智能感知算法、智能控制算法相结合,构建覆盖多维感知、智能决策到系统方案落地的全链条技术路径。

换而言之,千觉机器人不仅是一家传感器公司,还是一家“触觉智能感知”解决方案与平台型公司。

当前,千觉机器人的产品已率先在具身灵巧操作、工业精密装配、触觉检测、柔性物流、家庭智能体等场景得以验证和应用。

据华尔街见闻了解,千觉机器人的产品获得行业头部客户的肯定,与智元、自变量、理想、欧莱雅中国、海尔、谷歌DeepMind等客户形成紧密合作。

2022年底以来,伴随AI大模型浪潮,具身智能明显火了起来。进入2025年以来,随着AI大模型等技术的不断突破,具身智能的产业化进程显著提升。

国内宇树科技、智元等不断更新最新进展,海外创业公司Figure、1X接连发布产品,华为、阿里、腾讯、京东、小米、小鹏等纷纷宣布加大AI和具身智能投入。

阿里通义千问技术负责人林俊旸近日透露,Qwen内部已经组建了一个关于具身智能的小组,标志着阿里正式进军物理AI。

不少行业大佬对具身智能的未来也十分看好。英伟达CEO黄仁勋曾公开表示,机器人时代已经来临,具身智能是人工智能的下一波浪潮,未来人形机器人将像汽车般普及。

腾讯首席科学家、Robotics X实验室主任张正友指出,长远来看,机器人肯定要走进千家万户,相信会像马斯克预测的那样,未来机器人数量可能会有100亿台,否则腾讯也不会创建机器人实验室。

政策的东风也将是具身智能发展的重要推手。2025年,“具身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北京、深圳等十余个省市接连出台行动计划,目标均指向千亿级产业规模。

摩根士丹利则预测,到205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将累计部署10亿台,市场规模达5万亿美元。

在具身智能加速商业化的背景下,触觉技术也存在巨大的空白增量市场。根据国际市场研究公司VMR数据,2024年全球触觉传感器市场规模已突破150亿美元,未来数年将超350亿美元。随着具身智能及智能感知交互的发展,触觉市场有望突破万亿美元规模。

在这场争夺“物理世界数字化”主导权的关键战役中,没有人想要缺席。以千觉机器人为代表的、拥有核心技术和清晰商业化路径的创新企业,正将“让机器人感知物理世界”的目标,一步步成为现实。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