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未发先获数亿元订单!智元机器人上新,明年海外收入有望增至三成

IP属地 中国·北京 时代财经 时间:2025-10-16 22:12:41

本文时代财经 作者:郭美婷

近期,人形机器人厂商加速落子布局。智元机器人的最新产品尚未正式发布,就已先获得数亿元订单,并已开启首批商用交付。

10月16日,智元机器人举行线上直播发布会,正式发布新一代工业级交互式具身作业机器人智元精灵G2。据了解,精灵G2是以工业标准打造,具备工业、物流、导览等多场景通用能力。

同天,智元机器人与均普智能在宁波联合举办智元精灵G2的投产仪式,并同步开启与均胜电子(600699.SH)过亿元采购合同的首批交付商用,正式落地汽车零部件制造场景。此前,精灵G2也已斩获龙旗科技(603341.SH)数亿元订单,切入消费电子精密制造核心场景。

此外,智元机器人合伙人、高级副总裁、具身业务部总裁姚卯青透露,智元机器人非常重视海外市场,公司期望明年在海外收入能够达到公司整体收入的30%甚至更多。


图源:企业供图

今年量产目标规模为数千台

2023年11月,智元机器人发布了精灵G1,据智元机器人方面透露,目前G1的出货量已超过千台。而仅仅过去一年多的时间,精灵G2就已面世。

姚卯青表示,智元机器人只有在产品通过内部IPD(集成产品开发)流程的TRC(技术就绪评审)节点,且已达到可导入小规模量产的阶段时,才会对外发布。而且产品能够实现“发布即交付”,部分场景甚至“未发布已交付”,在发布前就已与客户达成订单合作,并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完成落地部署。

而从技术的角度来看,智元机器人的迭代遵循的是“本体-数据-算法-应用”的飞轮逻辑,G2 的重大升级正是基于G1落地后发现的难点与局限性展开的。

例如,机械臂采用力控方案,每个单关节均配置力矩传感,可实现阻断控制,专门应对工业场景中插接类等需要柔顺控制的作业需求;同时优化第六、七关节构型,将原协作臂的SRS三段式构型升级为“十字腕”关节,两个自由度垂直正交,更贴近人类腕部结构,能适配超市货架等狭小空间的操作场景。

躯干与腰腿部设计也进行了核心升级,原升降导轨式结构仅支持俯仰动作,腰部仅1个自由度,现升级为3个自由度,可实现平面旋转、前后弯腰及左右摇摆。其中,平面旋转能让机器人无需转动底盘即可操作两侧货架,提升作业效率;左右摇摆则可辅助机械臂延展可达空间,适配导览讲解等场景中侧面取物、探头展示等需求。

下肢采用折叠构型,运输时可收缩至底盘内,大幅简化安装、包装及运输流程,抵达现场后还能自主从航空箱中驶出;形态上更具拟人化,解决了G1升降式带机柜设计在人机交互、导览接待等场景中亲和力不足的问题。

“效率提升是核心变化之一。”姚卯青表示,原本需部署两台G1才能完成的工作量,现在一台G2即可胜任。对客户而言,更直接的价值还体现在更高的稳定性对后期运维与维修成本的降低。


图源:企业供图

他透露,智元机器人今年的量产目标规模为数千台。不过,在这个推进过程中,遇到最大的难题是供应链保供。供应商的供货能力、产品良率均处于持续提升阶段,尚未完全稳定。

“我们的产品迭代速度较快,这使得供应商用于产品打样、验证、打磨及迭代的周期被大幅压缩,目前其在产能规划、管理体系建设以及质量与工艺优化等方面,仍处于逐步完善的爬坡阶段。”姚卯青坦言,目前智元机器人正与供应商保持紧密合作。

已启动全球布局

在此次发布会上,智元机器人一连宣布了两大单过亿元的订单。

事实上,今年在人形机器人领域,不少明星公司均进入“亿元订单”“千台交付”密集落地期,如优必选9月宣布获得国内知名企业2.5亿元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产品及解决方案采购合同;同月,惠科股份全资子公司深圳慧智物联与智平方达成合作,将于惠科全球生产基地累计部署超过1000台具身智能机器人;此前6月智元机器人、宇树科技两家企业均成功中标超亿元运营商采购项目……

据姚卯青介绍,目前与龙旗科技的合作处于早期的产品的部署和测试阶段,然而对于智元机器人而言,与龙旗科技等企业的合作并不仅仅是订单收入的意义。“我们现在最看重的就是能够让机器人尽可能多的去进入一些真实场景,在真实场景里获取高质量的数据,这对当前公司的机器人技术发展路径而言,是至关重要的核心环节。”姚卯青透露,智元机器人使用的数据里,真机数据占比达到90%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龙旗科技是智元机器人股东之一。在智元机器人今年3月完成的由腾讯领投的B轮融资中,龙旗科技也是参与方之一。天眼查显示,龙旗科技目前持有智元机器人0.7394%的股权。

姚卯青表示,智元机器人计划在今年年底初步完成G2在实验室的POC(概念验证),并将在明年一季度正式在龙旗科技的产线上进行落地和部署。


图源:企业供图

在姚卯青看来,未来1-2年机器人落地机会十分充足。其中,工业场景是核心且潜力巨大的市场。工业场景下,许多岗位仍存在用工量缺口,也有人员流动性大、稳定性不足等问题。而工厂环境相对可控、任务明确,对机器人部署更友好,因此存在大量机器人替代与补充的机会。

服务类场景也已接近落地状态,如安检、常规巡检机房等场景,可通过“机器自主执行 + 远程操控”结合的模式,完成巡检与操作类任务。此外,展厅讲解接待、展馆导览等偏向人机交互、文娱属性的场景,也已进入实质探索阶段。

“目前来看,服役两年的机器人,若用于替代两班及以上工人,其总成本已能与人力支出打平,甚至更低。”姚卯青指出,这是在国内人力成本较低的情况下,若拓展至海外市场,这类场景的经济账会更易算通,投入回报性价比也更高。

因此,姚卯青认为,海外市场具有相对较高的用工成本、用工难度、人员管理难度,以及老龄化高、出生率低等特性,对机器人的需求十分明确。同时,海外市场的整体定价空间与我们可实现的利润率也相对友好。

基于此,智元机器人今年已启动全球布局,包括推进全球经销网络建设,且在全球主要市场联合当地合作伙伴开展产品联合设计、研发、生产与销售,通过本地化模式更快、更好地理解并渗透当地市场。目前智元机器人已收到大量海外客户需求。

“我们期望明年海外市场收入占公司整体收入的比例,能达到30%甚至更高。”姚卯青说。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