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京东天猫扎堆造车,有大公司参与的“卖车”行动真的没风险吗?

IP属地 中国·北京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时间:2025-10-16 22:12:49

△点击上图查看详情

最近,京东跨界进军汽车领域的消息引起不少讨论。在“2025年京东11.11惊喜开放日”上,京东正式官宣,要和宁德时代、广汽集团联手打造一款“国民好车”。10月底将开启内测试驾,11月9 日发布且仅在京东独家销售。


天猫也于今年7月与山子高科合作推进智能汽车定制化新零售,首款车型V17已进入样车测试阶段。不过,尽管这些造车行动均有大企业背书,采用“电商平台+汽车制造商”的合作模式,却让人不禁疑问:在大企业背书的合作造车,真的没风险吗?


东天猫:造车不按常理出牌

京东这次造车,看着和华为、小米这些互联网大厂的造车路数差不多,其实走了条完全不同的路。广汽负责生产制造,宁德时代提供电池和换电服务,京东则专心做销售和挖掘用户需求。这种“不自己重投建厂”的轻资产模式,让京东避开了造车最烧钱的环节。


其实刘强东早就惦记汽车领域了。2015年他就投资了蔚来汽车,2018年京东上线了整车交易平台,2021年还成立了汽车事业部,当时和天际汽车合作推出“京选好车”,试着用线上众筹的方式卖车。可惜后来天际汽车资金出问题、市场竞争力不足,合作没能继续,现在京东在造车这条路上算得上是卷土重来。


天猫的造车路径和京东有点像。合作方山子高科不简单,既有造车资质(早年收购了河北红星汽车,还传闻要接手重组的哪吒汽车),还是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整条汽车产业链都能覆盖。

天猫的核心作用是搞大数据,采集2000个细分市场的需求数据,把市场验证时间压缩到30天内,要知道传统车企做这件事通常得6-8个月。消费者还能通过天猫直接定制车辆配置,之后由天猫独家线上卖车,线下批量交付,妥妥的互联网卖车新玩法。


电商造车:押注未来生态布局

京东和天猫敢跨界造车,底气都来自各自的优势资源。京东在全国有近3000家自己的养车门店,还有超过4万家合作门店,甚至有改装店和自营贴膜工厂,服务网络遍布全国。更关键的是,京东手握6亿活跃用户的消费数据,去年就有超2000万用户在京东搜整车,而且有调研显示,72%的中国消费者都能接受线上买车。


今年5月,京东还注册了“Joyrobotaxi”商标,正式瞄准了自动驾驶出租车领域。未来,京东还想把Robotaxi的车内变成“移动电商货架”,实现“线上下单、车里取货”的即时零售闭环,搞出一个全新的消费场景。对京东来说,造车其实是从“卖商品的平台”变成“提供生活服务的服务商”的关键一步,它在AI、物联网、大数据这些领域的技术,以后还能和智能汽车的车机系统、用户交互功能结合,甚至为未来的自动驾驶物流铺路。


天猫的实力也不容小觑,它有近10亿活跃用户,天猫养车在全国有2500多家门店,覆盖300 多个城市,能提供维修保养、洗车美容、新能源汽车维修等服务,付费会员都超过200万。


在大企业背书下合作造车

真的没风险吗?

“电商平台 + 汽车制造商”这条路也并非是一条捷径,就比如京东之前和天际汽车的合作,最后天际汽车资金出现问题倒闭了,消费者面临售后无门的困境。

这也不是特例,极越背后有百度这样的大老板,最后不也照样消失了吗?消费者的售后维权 同样一波三折。无独有偶,“合创”汽车背靠广东珠投和广汽集团,倒闭后消费者售后困难,几经周折,最后才被广汽接手。


上述两家倒闭车企的现状,至少还有车企接手售后,而威马、爱创、奇点、前途、拜腾等汽车品牌,它们的车主该怎么办?而互联网平台卖车,也不是没有失败的案例,比如大搜车,累计获得阿里巴巴、蚂蚁金服、晨兴资本等机构超12亿美元融资,2017年入选"全球新晋独角兽",2020年以200亿元市值位列胡润全球独角兽榜第108位,最后依然倒闭了。


造车是一件严肃的事,关乎安全、信任与承诺,橙柿互动再次提醒消费者,购车、选车时一定要理性谨慎。

如今京东、天猫这两家电商都选择了“电商平台 + 汽车制造商” 的合作模式,主打“一站式配齐”的服务理念。这种独特的“生态整合”玩法能不能成功,有待市场检验。

橙柿互动·都市快报 记者 张景嵩

编辑 陈伊

审核 罗祎 陈欣文

BREAK AWAY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