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马骏:转型融资需求将爆发式增长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孙明 蓝鲸新闻 时间:2025-10-16 22:58:44
绿色金融过去增长很快,但未来可能会慢下来。

10月16日讯(记者 严沁雯)转型金融对融资服务的需求量可能比纯绿金融更大。10月16日,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马骏在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上表示,银行要抓住转型融资需求将爆发式增长的机遇。

马骏指出,未来几年转型融资业务或呈100%年增长。绿色金融过去增长很快,但未来可能会慢下来,因为纯绿的很多活动该融资的已有融资,未来最大的缺口在可持续领域中就是转型金融。

转型金融潜在需求有多大?马骏称,绿色金融是基于一张目录的金融服务,但是目前有大量的经济活动不在其中,比如钢铁、水泥、煤电、有色、造纸、化工、航运航空等,无法从绿色金融的领域中获得碳中和支持。

目前已有转型金融方面的创新,马骏举例称,比如可持续挂钩的贷款、债券,以及部分省市推出转型目录。湖州已经基本建成了转型金融的体系框架,有激励机制、碳账户,转型规划等,让转型金融的成本大幅度下降。一些银行开始建立转型金融业务试点,不过还有很多银行刚刚起步。

在马骏看来,对于银行而言,要抓住未来转型金融爆发式增长的机遇并非易事。对比纯绿融资,转型融资难度更高,识别客户更难,帮助客户做转型规划要出辅导,识别技术路径也不是银行一般员工都懂的。

对此,马骏提出七条建议:一是当地无转型目录则自行制定,有则用政府目录,建立转型客户和项目准入流程;二是有效识别潜在转型客户;三是辅导转型客户明确转型技术路径与预估收益;四是辅导转型客户开展碳核算和编制转型规划;五是为客户争取政策激励,降低融资成本;六是开发适合客户的转型金融产品,如可持续挂钩贷款、项目类融资、中小企业碳效贷、供应链融资等;七是编制银行自身转型规划,指导中长期转型金融布局。

在此之中,马骏提到编制银行自身转型规划的必要性:国家有碳中和目标,2035年前设定7%-10%碳总量下降的自主贡献目标,有责任的银行应编制规划助力落实。同时管理高碳资产风险敞口,可以规避转型风险。此外,还可以主动识别转型客户或被投企业,规划和优化内部资源配置和能力建设。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