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微信派发布了一条播客,话题围绕微信朋友圈展开,播客对话中的一处话题点引起了笔者的注意。
主持人问大家,“你们希望微信朋友圈推出访客功能吗?”
嘉宾一表示支持:当然想,想看看到底有谁来看过我的朋友圈。
嘉宾二同样表示支持:我甚至想看单条朋友圈的浏览数据,看看我那些朋友圈的“精准触达率”怎么样。
播客中也有嘉宾持反对意见:我并不支持,因为开通访客后会给我一定的压力。有些内容发布后,有了访客我就会去看谁来看过。如果是爸妈经常来看,我就会有一种情绪,父母会不会想通过这个途径来表达什么,那我要不要对此回应些什么,要不然这个东西一直放在那里对我来讲也是一种压力。
当然,也有人表示中立:我不太在乎别人看不看我朋友圈,大家喜欢看就看,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很自由的事。
对话中也有人提到,如果是老板来看我朋友圈,就会有种莫名的压力。
对此,微信总监“粥姨姨”表示,“微信在设计逻辑上不希望给用户增加社交压力,希望每个人在微信里都能保持一个舒适、有边界感的状态,所以微信应该不会推出朋友圈访客功能。”
针对“微信朋友圈或无访客功能”的话题,网友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笔者发现,大部分网友也是持反对意见。
有些网友只是单纯的反对,并没有表示原因。
有些网友则表示,开通访客后会增加社交压力,所以不希望开通。
而有的网友谈到,朋友圈里都是工作同事、领导、老师家长等,私生活已经被严重挤压,不希望开通。
开通访客会增加社交压力
实质是不愿被打扰也不愿打扰别人
虽然朋友圈被称为“朋友”圈,但是大家的列表里肯定少不了同事、领导和老师。
如果朋友访问自己的朋友圈,大家不会有什么抵触情绪,因为朋友是了解我们的人,和朋友相处往往是最轻松的,大家会愿意和朋友分享生活,被朋友关心和关注。
但如果是被领导、老师访问朋友圈,多数人会介意。
员工会想:领导总是看我朋友圈,会不会觉得我没有在认真工作?学生会想:老师总是访问我朋友圈,会不会觉得我没有在认真学习?大家和上级、长辈相处起来多少都会有些拘谨,而被他们关注,就会带来更多压力。
现在大家用微信社交的频率越来越来高,可能外出参加一场活动就会添加三、五个新的好友,也许日后还会他们保持联系,但是更可能是放在列表中“吃灰”。这样的话,他们于自己而言就是陌生人,面对陌生人的访问,大家会不会觉得有被打扰?
并且,开通访客后,自己在浏览别人朋友圈时也会留下足迹。如果被人知道自己在关注他,于别人而言会不会是一种打扰?自己的访问会不会变成一种“窥探”?
假如是面对自己喜欢的人,很多人其实不好意思让对方知道。如果被对方知道你在频繁访问TA的朋友圈,会不会就轻易暴露了自己?
正是因为朋友圈没有访客功能,我们才可以“大方”关注别人,且不会被人知道。
朋友圈的本质在于记录生活
而不是被过分关注
如今,大家的朋友圈里会有日常生活,也会有工作学习。
有些人晒美食、晒自拍、晒旅行,会屏蔽领导、老师,因为不希望让他们看到自己吃喝玩乐的一面,以防被认为“不务正业”。但这些是他们的快乐瞬间值得被记录,也值得被分享。
而有些人晒工作,晒学习不是为了做样子给领导、老师看,只是在记录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正如播客中所提到的,朋友圈就像一个人的编年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