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子弹财经 孟祥娜
集中度飙升,利润空间承压,2025年的医药流通行业在变革中加速分化。
当巨头们凭借规模优势主导市场时,身为院外市场第四大玩家的融泰药业虽面临增收不增利、资金压力的考验,也向资本市场发起冲击。
据统计,国药集团、上海医药、华润医药、九州通四家全国性批发企业市场占有率已达45.76%,头部企业的主导格局愈发明显。
与此同时,两票制深入推进、带量采购扩围,压缩了传统分销业务的利润空间,企业纷纷向数字化营销、供应链增值服务等方向转型,院外市场迎来新机遇。
在此背景下,融泰药业于2025年9月26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由中信证券担任独家保荐人。
然而,冲刺上市的融泰药业面临增收不增利、短期偿债压力大、毛利率偏低等多重挑战。此次赴港上市是破局利器,还是救命稻草?
1、毛利率低于同行企业,2024年净利率仅为0.13%
融泰药业成立于2004年。招股书显示,按2024年收入计,融泰药业是中国院外医药市场第四大营销和供应链解决方案提供商。但其所占市场份额仅为1.2%,与排名第一、第二的企业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图 / Wind)
但从关键盈利指标毛利率来看,虽然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回升至7.16%,但仍低于药师帮(11.22%)、九州通(7.56%)等同行企业同期水平,说明其低毛利的业务底色尚未根本改变。
融泰药业作为院外市场的参与者,虽同样依托数字化营销体系与供应链服务能力向上游药企采购、向下游B端客户(中小连锁药店、基层医疗机构等)供货,但其业务规模与资源整合能力,均不及传统龙头华润医药、九州通等企业与头部数字化平台药师帮,在整体市场格局中处于跟随者位置。
在巨头环绕下,规模效应尚不明显的融泰药业,如何找到贴合自身资源禀赋的差异化路线,成为突破增长瓶颈的核心命题。
2、差异化优势不明显,估值溢价能力弱
融泰药业商业模式核心定位为院外医药数字化服务商,以数字化营销+供应链整合构建C端为主、B端为辅的全渠道布局。
(图 / 公司招股书)
B端借助区域伙伴与B2B平台(药师帮、1药城)间接触达基层终端,并与老百姓大药房等连锁药店补充分销,2025年上半年,B端收入占比43%。
但在规模、渠道掌控力、服务附加值上,其远不及药师帮的基层平台壁垒与九州通的全渠道重资产护城河。
盈利逻辑上,融泰药业仍依赖传统分销赚差价,为药企提供的数字化服务(数据监测、库存管理等)收入占比不足5%,技术壁垒和溢价能力欠缺,还因依赖第三方平台承受着佣金与价格压力,盈利空间被挤压。
这也导致其在资本市场溢价能力较弱。
资本层面,融泰药业IPO前B轮估值仅26.7亿元,药师帮E轮估值达93亿元,若按2024年营收计算,融泰药业对应的市销率(公司市值除以主营业务收入)不足1倍,显著低于行业1.5-2倍均值。
值得关注的是,2025年8月冲刺IPO前夕,早期投资方深创投、南山红土套现近亿元减持。
(图 / 公司招股书)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银行借款规模已达5.27亿元,其中短期借款占比超98%,高达5.18亿元,且全部依赖董事长陈长清及子公司非控股权益提供担保,短期偿债压力高度集中且与实控人深度绑定。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