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比亚迪、吉利供应商闯港交所:魔视智能3年半累亏超7亿,市占率仅有0.4%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李娜 创业最前线 时间:2025-10-17 12:57:26
智驾企业排队赴港上市,魔视智能能否突围?

出品 | 创业最前线 希波

近日,魔视智能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魔视智能)在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申报在港交所上市。

魔视智能通过全栈自研的算法与Motovis智驾大模型,打造软硬一体解决方案,覆盖行车、泊车、行泊一体、舱泊一体等全场景,是国内少数具备智能驾驶全栈自研能力的科技企业。2024年,魔视智能在国内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市场的占有率仅为0.4%。

另外,魔视智能仍未走出亏损,报告期内累计亏损7.74亿元。

在福瑞泰克、驭势科技等同行也纷纷赴港上市的激烈竞争下,魔视智能能否成功突围?

1、虞正华创办,产品落地仍亏损

2015年8月17日,魔视智能的前身魔智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股本为98万美元,由虞正华控制的Motovis Inc.全资拥有。

虞正华今年53岁,拥有东南大学取得物理电子技术学士学位以及信号与信息处理硕士学位。1999年时,虞正华还获得了上海交通大学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博士学位。

2006年8月至2008年6月,虞正华担任南京搜拍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搜拍信息)总经理。这是一家聚焦于互联网与手机领域图像搜索技术研发的企业,以图像识别与搜索技术为核心,开发面向消费者与企业的解决方案。

离开搜拍信息后,2009年3月至2016年12月,虞正华曾在上海博康智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康智能)任总经理,其团队曾主导电子警察、交通事故监测等系统的研发与落地,推动产品商业化并实现规模化应用。

2015年,也就是在博康智能任职期间,虞正华创办了魔视智能,开始进入智能驾驶赛道。

魔视智能是中国智能驾驶解决方案行业中少数具备自研AI算法设计的第三方提供商,也是中国首批实现以自研AI模型开发的乘用车智能驾驶解决方案量产的公司之一。

按2024年L0-L2级(包含L2+)解决方案的收入计算,魔视智能在第三方供应商中排名第三。

(图 / 魔视智能官网)

Magic Parking则是通过软件授权和域控制器实现自动泊车辅助(APA)、记忆泊车(HPA)、自动代客泊车(AVP)及其他功能。招股书显示,Magic Parking的停车时间≤28秒,停车成功率≥98%。

(图 / 魔视智能招股书)

针对商用车,魔视智能推出了基于自研技术平台的主动安全解决方案Magic Safety,该方案不仅包含主动安全功能,还能实现跨领域的功能融合。

据悉,魔视智能已与多家头部自主品牌建立深度合作,包括奇瑞、广汽、上汽、北汽、长安、比亚迪、吉利、长城等。公司的解决方案已经获得主机厂商客户选用于92款车型,累计交付量超过330万套。

不过,和在港股排队IPO斑马智行、福瑞泰克、驭势科技等智能驾驶企业一样,魔视智能仍然没有走出亏损的泥潭。

2、3年半累亏7.74亿,市场份额仅有0.4%

自动驾驶是一个十分火热的赛道。根据灼识咨询,我国的L0至L2+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市场从2020年的216亿元快速增长至2024年的91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43.3%,预计将在2029年达到228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0.1%。

站上风口,魔视智能的收入连年增长。

2022年至2025年6月30日(以下简称报告期),魔视智能的收入分别为1.18亿元、1.47亿元、3.57亿元和1.89亿元;年内亏损金额分别为2亿元、2.28亿元、2.33亿元和1.12亿元,累计亏损7.74亿元。

(图 / 驭势科技招股书)

可见,在连年亏损的情况下,魔视智能的盈利之路显得有些艰难。

其实,魔视智能的亏损并非一家企业之过,这和整个智能驾驶行业的特性有关。众所周知,智能驾驶行业技术壁垒极高,算法、芯片适配及数据标注等环节均需持续投入,为实现L2+及以上功能,需不断优化端到端AI模型。

报告期内,魔视智能的研发开支高达1.28亿元、1.43亿元1.60亿元和8393.4万元,占当期收入的比例为108.4%、97.7%、44.9%和44.5%。可见,公司近半收入都用在了研发上。

值得注意的是,智能驾驶市场相对分散,已经形成技术路径差异化、场景覆盖多元化的竞争格局。按照2024年收入统计,前十大市场参与者占据了约15.2%市场份额。

2024年,魔视智能在中国智能驾驶解决方案行业的国内第三方解决方案提供商中排名第八,市场份额仅有0.4%,可见公司的市场竞争力仍待提高。

魔视智能表示,公司相信能够维持业务的可持续性及增⻓,业务板块也在持续动态优化中,依托先发优势,公司将持续推进⼤规模量产交付及产品迭代升级,以巩固⾏业领先地位。

不过,和拥有大厂背书的智能驾驶企业相比,作为第三方供应商的魔视智能稍显缺乏大公司的资源支撑。

例如,华为引望智能的全栈研发体系拥有华为的技术迭代输血;Momenta与丰田、奔驰的产业资本合作进行了深度绑定赋能;斑马智行则是由阿里巴巴孵化而来。

因此,魔视智能在资金储备、供应链议价权、全球化拓展及高阶智驾技术攻坚上,均面临更显著的资源约束。在智能驾驶赛道仍具增长潜力的背景下,魔视智能能否借资本之力,缩小与头部玩家的差距、改善盈利结构,有待进一步观察。

3、估值25亿元,多家智驾企业排队上市

在经营中,魔视智能十分依赖大客户。

报告期内,魔视智能来自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分别为4200万元、4590万元、1.87亿元和1.24亿元,占当期总收入的35.6%、31.3%、52.3%和65.9%,客户集中度越来越高。

(图 / 魔视智能招股书)

由于尚未盈利,魔视智能只能依靠融资经营。

自成立以来,魔视智能吸引了多家外部投资。招股书显示,包括早期投资在内,魔视智能累计进行了12轮融资,公司的投后估值也从A轮的6100万美元增长至D轮融资后的25.43亿元人民币。

(图 / 魔视智能招股书)

魔视智能背后的投资者包括国际汽车零部件巨头大陆集团、国内集成灶行业龙头企业浙江美大、金浦投资和恒耀科技等。

为吸引投资者,魔视智能与部分投资者签署了对赌协议。协议约定,若公司未能在2026年末完成上市,或控股股东撤回IPO申请以及IPO申请被监管机构拒绝,投资者有权要求魔视智能赎回其投资。

(图 / 魔视智能招股书)

魔视智能对「创业最前线」表示,公司⽬前拥有充⾜的营运资⾦。此次IPO募资中约55%的所得款项预计将⽤于加强研发能⼒;约20%的资金将⽤于扩⼤产能、技术升级及提升交付能⼒;约15%将⽤于深化销售及营销⽹络并⽀持业务扩张;剩余的10%将⽤作营运资⾦及⼀般企业⽤途。

客观而言,自动驾驶前景广阔,是一片蓝海。即便如此,多家自动驾驶企业也只能苦苦等待上市。

例如,2024年11月,背靠李书福家族资本的福瑞泰克首次递表港交所。今年5月,驭势科技、希迪智驾也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但至今没有新进展。

具体到魔视智能来看,其市场占有率仅有0.4%,既要面对连年亏损的压力,还需直面对手的激烈竞争,排队闯关资本市场难度可想而知。

未来,魔视智能能否突出重围,「创业最前线」也将持续关注。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