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怡
摄影:杨浦东
以“面向可持续发展的人工智能工程:能力建设与国际合作”为主题的2025年全球工程师大会之“人工智能”平行论坛10月14日在上海世博中心举行。论坛探讨了人工智能如何重塑传统产业,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转型;如何优化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协作路径,确保技术应用的伦理与安全性;并探索了人工智能在资源分配、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应用。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01
智能的自动化才是真正的ai
埃隆·马斯克认为,未来要用ai和机器解决疾病、饥荒、贫困问题。中国自动化学会监事长、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王飞跃在为此次会议所作的线上报告中对此提出了不同意见,他认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的是低空经济、本地循环经济和生态系统。对于本地循环经济生态需要有一个新的定义,全球的可持续性要基于地方的可持续性。他认为,大模型正演化为智能体,每个人都将拥有专属的智能体。
“约翰·麦卡锡说自动化大家都在做,但是我们要做到智能的自动化,这才是真正的ai。我觉得他的观点是对的,不同于代理智能或智能体智能这些‘旧ai’,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将可以体验到自主的智能体。ai将不仅带来技术的进步,而且改变人们工作和交互的方式。” 王飞跃表示。他引用卡尔·波普尔关于存在物理世界、心理世界和人工智能世界“三个世界”的理论,指出在人工智能世界,数据会变成新的资源,it技术也会由工业it技术、信息it技术发展为新的智能it技术;而且它们将有机结合,成为“平行智能”。人工智能的创始人曾认为信任力和注意力无法大规模生产,也不能流通,现在因为有了区块链和ai,信任力和注意力将不仅可以大规模生产,还不可避免地会成为一种新的商品,由此带来新的智能经济。
02
ai正成为工业经济的新引擎
abb(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康亮在主题为“人工智能:加速向实,工诚臻远”的报告中介绍,对于像abb这样的工业企业而言,ai可以被用来实现生产过程中机器设备的前瞻性维护,从而缩短设备闲置时间、降低运营成本。机器人根据周围环境形成详细的地图,以此自主导航、推动前瞻和预测,可以加快移动速度。使用ai工具还可以实现在很短的几秒钟时间里快速变换产品,而不需要关闭工厂的整个生产过程或让机器停机几小时。此外,ai的解决方案也为企业客户创造了很大价值。当系统能够控制ai提供优化、给出建议、改善工厂的运营,更加智能的生产流程可以使客户的工厂每年减少大量二氧化碳排放。数据中心还能够更好地控制能源管理和消耗,以及最小化工厂的停机时间。
中国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华南理工大学特聘讲席教授陈俊龙介绍,要达到百万亿级别的数据才可能模拟人类大脑。未来10年里,预计ai或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会产生100万亿级的参数,人们有望看到能够与人脑相连的系统。
03
要加强关注西部和不发达地区ai人力资源建设
wfeo前任主席、非洲工程能力建设工作组主席龚克指出,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和西部地区之间存在巨大的数字鸿沟,尤其是过去3年一些行业引入了人工智能工具后,这种鸿沟更加明显。同时也可以看到,一方面实体的ai基础设施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和北-上-广等中心城市,西部地区在实体基础设施和人工智能人才方面非常缺乏;但数据中心、算力中心等数字基础设施近年来在西部地区有很大进展,不少这方面的专家正在成都、西安等西部城市,使这些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后来居上。当大家讨论ai能力建设的时候,除了关注实体的基础设施建设,也要特别关注人力资源建设,因为说到底,人工智能还是需要人工进行维护和运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地区办事处主任兼代表夏泽翰曾在非洲工作,他指出,无论是非洲还是岛屿国家,都有资格参与无边界的ai应用。要弥合科技鸿沟,不仅需要普及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要有最低程度的能力建设给到不发达地区人数也许很少的工程师和科学家,为他们赋能。
本篇报道获得上海科技发展基金会资助
上观号作者:上海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