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卢晓 北京报道
“我们正式进入了一个超级性价比时代。这不是最好的时代,也不是最差的时代。”10月16日,美团核心本地商业CEO王莆中在餐饮产业大会上谈到餐饮行业现状时这样说。
当天,美团宣布升级面向餐饮商家“繁盛计划”,追加28亿元帮餐饮商家守住利润、健康发展。王莆中还表示,顾客对超级性价比的需求,正在重塑餐饮业,但性价比绝不应靠同行内卷。
不仅是餐饮行业进入了超级性价比时代,餐饮市场的竞争格局今年也变了模样:京东和淘宝闪购相继杀入外卖市场,抖音、小红书上的探店经济日渐火热,互联网平台们在本地生活特别是餐饮上的竞争越发激烈。
美团再出新招
美团在餐饮产业再有新动作。
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美团追加的28亿元具体包括:追加20亿元助力金,从主要覆盖有外卖业务的商家,逐渐延伸到更多堂食商家,以及投入3亿元支持店型模式创新和投入5亿元推动“明厨亮灶”新基建。在这之前,美团于2024年底启动面向中小商家的助力金计划,目前已覆盖36万餐饮商家。
此外,美团还计划推出市井烟火榜、对上榜小店提供专属流量扶持,并在10月16日当天正式发布了餐饮商家的AI决策工具袋鼠参谋,并向行业所有商家免费开放。
这些新动作,代表着美团在餐饮进入超级性价比时代的路线选择。
王莆中当天在演讲中表示,国内餐饮大盘整体增速明显放缓,今年的餐饮客单价已经接近2015年时的水平,但与此同时餐馆数量激增,近两年从供不应求快速转变为供大于求,供给过剩带来同质化竞争,甚至引发价格战,“美团坚持做餐饮长效经营阵地。餐饮需要三五年起势,但更需要十年、二十年沉淀。”
他当天还表示,为了做好长效经营,美团要帮助商家把人引到店里去,把餐送出去,以及把经营效率提上来。
其中,在竞争火热的外卖市场,专注外卖、轻量化运转的卫星店成为美团与餐饮品牌合作的重点。
据记者了解,海底捞当前已在美团开设超过1400家新型卫星店,外卖收入增长超60%,老乡鸡董事长束小龙当日也透露,许多老乡鸡的美团卫星店“一天能交付1000到1500笔订单”。美团方面还告诉《华夏时报》记者,目前已有超900个餐饮品牌与美团合作探索卫星店,门店数量超过8000家,店均成本投入降低60%,平均回本周期6-8个月。而据美团Q2财报,其计划到今年年底,开设超过1万家卫星店。
本地生活攻防战
在餐饮行业进入性价比时代的同时,餐饮行业的竞争格局也发生着剧烈变化。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巨头都将增长的目光投向了本地生活市场,作为本地生活市场最大的板块,围绕餐饮行业的竞争角逐更为火热。
不只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内容平台带来的探店经济如火如荼,今年9月阿里旗下的高德扫街榜也杀入了到店市场,并上线了团购业务。而在外卖市场,京东和阿里旗下的淘宝闪购今年相继高调参战,围绕商家、消费者和骑手,互联网平台们通过发放大额补贴、提升骑手福利、奶茶“自由”等方式,展开更为激烈竞争。
但据记者了解,此前已有不少商家反馈,虽然外卖订单大量增加,但门店的利润却没有增长。美团外卖事业部总经理薛冰在10月16日的发言中也表示,“顾客被低价吸引来,但补贴一退,就走了;而被打乱的价格体系,却很难再恢复。”他认为,靠“以价换量”的增长,是撑不久的。恶性竞争打出来的不是健康的市场,不能把短期的热闹,当成长期的繁荣。
作为本地生活市场的老资格,美团在互联网巨头掀起的餐饮大战中接连遭遇对手“踢馆”。但推出上述一系列新动作的美团态度也很坚定:美团创始人王兴在今年Q1的财报电话会议上就已明确表态,美团将不惜代价赢得外卖竞争。
而据美团Q2财报,当期其核心本地商业板块实现营收653亿元,同比增长7.7%,超过美团当期总营收的七成,7月美团即时零售日订单量峰值超过1.5亿单,全量配送订单平均送达时间为34分钟。而王莆中在10月16日当天的演讲中还透露,美团外卖平台的客单价比友商高出50%。
需要提及的是,美团也在向餐饮之外的更大即时零售市场扩张。今年6月,美团宣布将全面拓展即时零售业务,除了拓展闪购品类、加码小象超市外,原来主打社区团购的美团优选,还将利用已建设的供应链及仓配网络,继续探索“次日达+自提”模式和社区零售新业态,同时退出部分亏损区域。
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美团的业务逻辑是通过外卖这类高频业务带动低频的电商销售,近两年其在3C数码方面拓展较快,而从即时零售整体发展看,前置仓的出现有很大概率抢占传统B2C电商的市场份额。
他同时认为,不同于电商与线下实体店此前更多是竞争关系,大消费则是线上线下协同发展,连接实体店并加强餐饮、酒旅等本地生活消费,“B2C、餐饮外卖和本地生活的多业态协同效应将成为各大电商平台竞争的核心。”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