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每年6000亿美元增长至3-4万亿美元资本开支?摩根大通:黄仁勋“吹的牛”是可以实现的

IP属地 中国·北京 华尔街见闻官方 时间:2025-10-18 00:08:01

近日,黄仁勋预测,全球AI数据中心年度支出将从今年的约6000亿美元,到2030年飙升至3万亿至4万亿美元。这意味着未来五年资本支出需实现年均42%的增长,市场质疑:黄仁勋在“吹牛”?

摩根大通在一份最新报告中指出,黄仁勋关于人工智能数据中心资本支出将爆炸式增长的预测,尽管听起来极为激进,但从财务角度看完全可以实现。该行分析认为,通过三大融资企业内部产生的融资、私募股权/风投基金投资、以及通过债务或股权发行进行的外部融资,科技行业有足够的能力为这场史无前例的投资热潮提供资金。

将面临1.6万亿的年度资金缺口

摩根大通的测算显示,到2030年科技行业将面临高达1.6万亿美元的年度资金缺口。

摩根大通的分析首先聚焦于全球科技行业(以MSCI全球信息技术与通信服务指数成分股加上亚马逊和特斯拉)的现金流与资本支出状况。报告估算,2025年,该行业的年度经营性现金流约为1.6万亿美元,而包括研发在内的资本支出约为1.3万亿美元,从而产生约3000亿美元的财务盈余。

报告假设,到2030年,AI数据中心支出将达到黄仁勋预测范围的中点,即3.5万亿美元。同时,假设2025年AI数据中心投资为6000亿美元,其余7000亿美元资本支出按过去三年11%的年均增长至2030年的1.1万亿美元。届时,科技行业的总资本支出将达到4.6万亿美元。

即便假设经营现金流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至4万亿美元,该行业仍将面临6000亿美元的资金缺口。

如果再考虑到股东回报,资金压力将进一步加大。报告假设,科技行业的股东回报将从今年的7000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的约1万亿美元。计入这部分支出后,科技行业到2030年,年度总资金缺口将扩大至1.6万亿美元。

私募与风投:填补缺口的关键力量

面对万亿美元级别的资金缺口,私人资本将成为第一道重要的力量支撑。摩根大通指出,私募股权(PE)、风险投资(VC)以及基础设施基金正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涌入数字基础设施和AI领域。

报告引述数据称,目前数字基础设施的年化募资额约为700亿美元,而根据Pitchbook的数据,今年投向AI和机器学习领域的PE/VC资本年化规模已达2600亿美元。两者合计,2025年私人市场可为AI投资提供约3300亿美元的资金。

摩根大通预测,若这部分私人资本以每年10%的保守速度增长,到2030年其年度投资额将达到约5310亿美元。这意味着,私人资本的注入将能把2030年科技行业的1.6万亿美元资金缺口收窄至约1.1万亿美元。

债务融资:可控的杠杆扩张

剩余的约1.1万亿美元缺口,将主要通过债务融资来解决。摩根大通认为,科技行业完全有能力承担这一规模的债务扩张,而不会引发系统性风险。

报告根据美国非金融企业的融资结构,假设这部分新增债务的40%(约4300亿美元)来自银行贷款,其余60%(约6400亿美元)来自债券发行。

此举对科技行业资产负债表的影响是市场关注的焦点。摩根大通的分析显示,即使增加了如此规模的债务,到2030年,科技行业的净债务与经营现金流之比将从目前的0.7倍上升至1.2倍。这一水平不仅本身可控,而且与MSCI全球指数当前2.2倍的平均比率相比,依然显得极为健康。这表明科技公司拥有充足的借贷空间来为AI的未来进行投资。

不过,尽管摩根大通报告认为黄仁勋的预测从融资角度来看有可能实现,但电力供应和传输能力等其他潜在瓶颈,将是未来需要审视的下一个关键挑战。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